APP下载

参麦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1-04-08殷万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3期
关键词:磷酸肌酸参麦心肌细胞

殷万里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安阳455000)

病毒性心肌炎(VM)是一种炎症性心肌疾病,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多样,轻症患者症状不明显,通常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者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甚至可导致猝死[1]。 现阶段,治疗VM 主要在于恢复受损心肌细胞、控制心肌炎与病毒感染。 磷酸肌酸钠能提高心肌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水平及心肌细胞活性,保护心肌细胞。 近年来,中医药在免疫调节方面优势显现,逐渐得到临床应用。中医学认为,VM 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而参麦注射液具有益气养阴之功效,可显著提升VM 临床疗效[2]。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4 例VM患者,旨在探讨参麦注射液、磷酸肌酸钠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2 月~2020 年1月收治的94 例VM 患者,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各47 例。 单一用药组女21 例,男26 例;年龄22~71 岁,平均(46.13±11.35)岁;病程5~33 d,平均(18.74±6.27)d;心功能分级:8 例Ⅰ级,24 例Ⅱ级,15 例Ⅲ级。 联合用药组女20例,男27 例;年龄24~70 岁,平均(46.06±10.78)岁;病程7~32 d,平均(18.81±6.02)d;心功能分级:9 例Ⅰ级,25 例Ⅱ级,13 例Ⅲ级。 两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病程)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心电图检查、病毒性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等证实为VM。(2)排除标准:伴有心、肝、肾功能异常;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其他心肌病;治疗依从性差;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抗病毒、 抗心律失常、维生素C、高营养、辅酶Q10胶囊等对症治疗。 单一用药组采用磷酸肌酸钠(国药准字H20203111)治疗,磷酸肌酸钠1.0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30~45 min 内结束,1 次/d。联合用药组在单一用药组基础上采用参麦注射液(国药准字Z53021720)治疗,参麦注射液6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 次/d。 两组均用药2 周。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 周后心肌损伤标志物。 包括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抽取4 ml 晨起空腹静脉血,离心取血清,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CI1000) 测定cTnⅠ、CK-MB 水平。(2)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 周后炎症介质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抽取5 ml 晨起空腹静脉血,离心取血清,以酶联免疫法测定TNF-α、IL-6 水平。(3)比较两组腹部不适、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TnⅠ、CK-M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联合用药组cTnⅠ、CK-MB 水平低于单一用药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s)

CK-MB(U/L)治疗前 治疗2 周后联合用药组单一用药组组别 n cTnⅠ(μg/L)治疗前 治疗2 周后47 47 t P 0.83±0.23 0.76±0.21 1.541 0.127 0.25±0.11 0.43±0.18 5.850<0.001 28.34±6.35 27.29±6.21 0.811 0.420 16.51±5.09 20.66±6.12 3.574 0.001

2.2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TNF-α、IL-6 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联合用药组TNF-α、IL-6 水平均低于单一用药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ng/L,±s)

表2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ng/L,±s)

组别 n TNF-α治疗前 治疗2 周后IL-6治疗前 治疗2 周后联合用药组单一用药组47 47 t P 384.36±79.85 376.51±80.62 0.474 0.636 127.47±20.03 188.12±24.96 12.992<0.001 59.23±14.08 56.45±13.46 0.978 0.330 22.06±8.74 33.17±10.06 5.716<0.001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VM 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众多学者认为免疫变态反应、病毒侵犯是主要诱因[3]。 当VM 患者心肌细胞感染后,体内三磷酸腺苷会逐渐消耗,导致能量供应不足,磷酸肌酸钠属能量缓冲剂,能维持心肌细胞正常水平,有效控制细胞代谢情况,保护心肌功能[4]。

VM 在中医学中属“胸痹、温病、心悸”等范畴,外感病毒侵入,内舍于心,累及营阴,致使心失涵养,引发心脉不畅,最后导致心气亏虚,出现胸闷、心悸,治疗应活血化瘀、益气养阴[5]。 参麦注射液由红参、麦冬等制作而成,红参性温,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益气固脱之功效;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效。 二者协同可发挥益气养阴之功效。 现代药理学表明,麦冬可提高心肌抗缺氧能力,红参有效成分人参皂苷能清除氧自由基,阻止脂质过氧化,提升心脏泵功能,优化心肌局部循环,提高心脏收缩力,二者联合能更好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6]。

cTnⅠ、CK-MB 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主要标志物,cTnⅠ是心肌特有收缩蛋白,健康人群血液中无cTnⅠ,当心肌受损后,心肌胞浆内cTnⅠ会穿透细胞膜进入血液,释放量与心肌受损范围、损伤程度呈正比,而CK-MB 是判定心肌炎常用血液生化指标,是判断心肌损伤重要检查手段, 在心肌与横纹肌中广泛存在,心肌受损后3~8 h CK-MB 在血液中浓度持续上升,9~30 h 达到高峰[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 周后, 联合用药组cTnⅠ、CK-MB 水平较单一用药组低(P<0.05),说明参麦注射液、磷酸肌酸钠联用治疗VM 患者, 可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缓解心肌损伤程度。 TNF-α 是炎症反应、免疫系统重要调节因子, 血清水平异常上升会造成免疫病理损伤,促进病毒复制,促使炎性细胞浸润与心肌细胞坏死,加重心肌炎症反应;而IL-6 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分泌,诱导T 细胞生长,加速炎症反应,进而造成心肌损伤[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 周后,联合用药组TNF-α、IL-6 水平较单一用药组低(P<0.05),表明参麦注射液、 磷酸肌酸钠联用治疗VM 患者,可减轻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参麦注射液、 磷酸肌酸钠联用治疗VM 患者安全性高。这与参麦注射液作为中成药毒副作用小有关。综上所述, 参麦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VM 患者,可减轻心肌损伤、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磷酸肌酸参麦心肌细胞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抑制Caspase 2蛋白酶活性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研究
心肌细胞增殖能力研究进展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引起1岁女童过敏性紫绀一例Δ
FGF21作为运动因子在有氧运动抑制心梗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磷酸肌酸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
参麦、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致1例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