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保健对早产儿生长和智力发育的影响研究

2021-04-08赵春香

系统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智力早产儿保健

赵春香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五图街道卫生院马山分院妇产科,山东潍坊262406

早产儿在医学上通常是婴儿体重在2.5 kg 以下、孕周<37 周的婴儿[1]。 据临床医学调查显示[2-4],约有5%~8%的早产儿会出现脑室内出血, 还往往伴随贫血、肌无力、嗜睡等症状,严重威胁产儿的生命健康。由于早产儿体内铁含量低,离开母体后,自身血清铁含量急剧下降,产儿体内缺乏维生素D、磷、钙等物质也会导致上述临床症状出现。早产儿的体温中枢系统未发育完善,皮下脂肪较少,且体表面积较大,体温会随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显著变化,若不注意保暖则会出现硬肿现象。因此对于早产儿的护理显得更为重要,营养是保障早产儿正常发育的关键,在日常给予早产儿护理中要注意保暖, 居室要做到定期通风换气,及时更换尿布,避免身体着凉。 在日常饮食中,要做到精心喂养, 对于营养的供给一定要及时足量,满足产儿的自身生长需要。在进入房间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刺耳噪声影响宝宝。在日常照料中要多对宝宝进行肢体感官接触, 促进宝宝的智力与生长发育健全。因此为进一步研究儿童保健对早产儿生长和智力发育的影响,现择取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来该院进行保健治疗的100 例早产儿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择取该院进行保健治疗的100 例早产儿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 例。实验组中男26 例,女24 例;出生体重 2.5~4.5 kg,平均出生体重为(3.11±0.41)kg;胎龄 28~32 周,平均胎龄为(29.87±0.43)周。对照组中男 27 例,女 23 例;出生体重 3~5 kg,平均出生体重为(3.25±0.32)kg;胎龄 29~31 周,平均胎龄为(29.16±0.38)周。 两组性别比、出生体重、胎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且家属知此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流程。

1.2 方法

对照组:实验给予对照组早产儿采用医院常规保健方法。叮嘱家长做好对早产儿的日常饮食,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保障婴儿的生长发育;指导家长对早产儿进行科学教育,多给予孩子精神鼓励,使其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活动,最后通知家长定期给予早产儿体检。

实验组: 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增加儿童保健方法。 ①根据儿童的具体年龄与体检结果,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儿童保健方案,保障所制定方案满足儿童身体生长的营养需要。 ②人在儿童期具有强烈好奇心,对周围陌生环境具有强烈的探索心理,识别风险的能力不强,又因儿童在此生长阶段,身体平衡力尚未发育完善,这些不利因素都会威胁儿童的健康成长。 因此家长在此阶段要为儿童进行全面监护,保障其健康成长。 ③家长在照料时要保障儿童的日常睡眠休息时间,6 岁以下儿童保证每天睡眠时间在10~12 h。④作为家长要定期带领儿童去正规医院做身体检查,医生可以根据儿童的身体发育情况予以营养调整,并根据体检结果发现儿童所存在身体健康问题,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按时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发生,保障其健康成长。 ⑤在儿童智力快速生长期间,家长可以给予儿童采用智力开发玩具, 促进与激发其智力发育,为儿童的身体与智力发育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1.3 观察指标

实验结束后,评价两组儿童的身体与智力发育情况。实验借助儿童发育评价标准参照表评价儿童的身体与智力发育情况,其中包括社交能力、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能力、适应性等方面。

记录两组早产儿在成长阶段营养类疾病发生情况,其中营养类疾病包括贫血、骨骼畸形生长、佝偻病、肥胖症、营养不良。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早产儿12 个月身体发育情况比较

实验组儿童12 个月身体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早产儿12 个月身体发育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早产儿12 个月身体发育情况比较()

组别 身长(cm) 体重(kg) 头围(cm)实验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73.76±2.45 71.42±0.87 6.364<0.001 9.85±1.24 9.05±0.81 3.819<0.001 45.02±1.34 43.21±1.06 7.491<0.001

2.2 两组早产儿12 个月时智力发育情况比较

实验组儿童12 个月时智力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2.3 两组早产儿营养类疾病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早产儿营养类疾病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2 两组早产儿12 个月时智力发育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早产儿12 个月时智力发育情况比较[(),分]

组别实验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社交能力91.23±7.34 85.63±5.62 4.283<0.001大运动 精细运动90.21±5.23 87.85±4.78 2.355 0.021 91.82±5.13 84.67±4.24 7.597<0.001语言运动 适应性96.07±2.65 86.24±1.34 23.407<0.001 88.56±6.23 83.21±5.34 4.610<0.001

表3 两组早产儿营养类疾病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相关医学研究指出[5],早产、低体重会影响儿童的身体与智力发育,在语言、运动以及社交能力等方面都落后正常婴儿。 由于早产儿离开母体后,身体各系统发育相对不完善,容易遭受来至外界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照料中要注意保暖, 患儿早期消化系统较弱,吮吸能力差,开始可以给予其喂糖水,若未发生呕吐则可以进行喂奶[6]。 在早产儿进食时要特别注意喂养方式,尽量做到少吃多餐,切勿进食太多,进食完成后把婴儿轻轻竖起来抱,轻轻拍打婴儿后背,帮助其更好地消化。 根据我国的国情发展,家庭干预是最主要的干预方式,父母在早产儿的整个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医院的专业指导能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认识,提升其干预与喂养能力,家庭式干预对早产儿童的体格、运动及智力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是有效降低伤残率的重要方法。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能使婴儿操与按摩更好地实施,并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7]。家庭是家庭成员与婴儿的共同生活场所,父母作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在保健过程中,只有让家长充分真正认识到儿童保健对早产儿生长智力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调动家长与孩子的积极性,获得更高配合度,最终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

该次实验结果显示,给予早产儿采用儿童保健方法具有显著效果。 实验组早产儿12 个月时的身长为(73.76±2.45)cm,体重为(9.85±1.24)kg,明显优于对照组早产儿为(71.42±0.87)cm,体重为(9.05±0.81)kg(P<0.05);实验组早产儿的营养性疾病发病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文章具体实验数据与孙文娟[8]所撰写的《社区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研究》结论相符,具有一致性,其在文章中指出,给予早产儿采用儿童保健方法后,12 月时儿童的身长为(74.58±4.23)cm,体重为(10.03±1.65)kg,儿童的营养类疾病发生率为8.78%。 充分证明了给予早产儿采用儿童保健能有效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发育。

综上所述,给予早产儿采用儿童保健方式,能有效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减少营养类疾病发病率,提高儿童的社交与语言能力。正确的儿童保健方法与其智力身体发育呈正相关趋势, 这对儿童心理健康、人格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智力早产儿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欢乐智力谷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