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期钢板固定联合VSD 对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研究

2021-04-08吴华成陈逵李斌彭磊

系统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筋膜胫骨伤口

吴华成,陈逵,李斌,彭磊

竹溪县人民医院骨科,湖北竹溪 443000

胫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1],由于胫骨多为粉碎性开放性骨折,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骨筋膜室压力升高,局部血液循环不良,造成骨筋膜室肌肉和神经的急性缺血性坏死,最终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 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胫骨骨折常有恶性循环,如果治疗不当将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 胫骨位置相对特殊,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等多处骨折的多发部位,增加了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早期诊断和减压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关键[2]。 封闭负压吸引是通过控制负压来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新治疗方法。 该研究选择2017年1 月—2020 年1 月该院科室收治的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共60 例, 探索了一期钢板固定联合VSD 对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科室收治的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共60 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0 例,男∶女为18∶12;平均年龄(35.21±10.21)岁。观察组 30 例,男∶女为 19∶11;平均年龄(35.67±10.78)岁。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断标准;②对该研究方案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手术禁忌;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④合并精神疾病;⑤合并恶性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一期切开减压手术,减压之后先用聚维酮碘进行创面的浸泡,之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创面冲洗,术后采用外固定板进行固定,并每天换药处理,用凡士林油纱进行换药。

观察组给予一期钢板固定联合VSD 治疗。 清洗伤口-采用腰麻/连续硬膜外麻醉彻底清洗伤口,清除伤口内相关组织和异物,尽可能保留神经和血管。 内固定-横形、 斜形和粉碎性骨折用加压钢板和螺钉固定,大块粉碎性骨折用钢板加螺丝钉固定。骨不连时,取出断端硬化骨折,打开髓腔,加压断端。 修复创面-肌瓣移位法覆盖骨渗漏, 当肌瓣不能重复使用时,在裸露的骨面上打小孔,促进肉芽生长。 根据伤口的大小和形状,应切割敷料,使其完全接触伤口并完全覆盖。 将靠近创面2~3 cm 的正常皮肤钻孔, 拔除引流管,将敷料缝合固定在皮肤上,用生物半透膜封闭创面。 术后用负压吸引器负压吸引, 负压强度维持在50~60 kPa。 5~6 d 后,取下敷料,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植皮修复或二次清创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平均换药次数、肿胀消失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切开后创面封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Lysholm 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平均临床指标时间

观察组平均换药次数低于对照组,而肿胀消失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切开后创面封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相应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时间比较()

组别 平均换药次数(次)肿胀消失时间(d)使用抗生素时间(d)切开后创面封闭时间(d)住院时间(d)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 值P 值24.56±4.91 7.21±1.21 18.792<0.05 15.56±2.91 8.21±1.25 12.711<0.05 20.25±3.18 2.19±0.51 30.714<0.05 14.56±4.91 9.21±2.67 5.243<0.05 26.25±5.18 12.19±2.12 13.759<0.05

2.2 治疗前后膝关节Lysholm 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Lysholm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Lysholm 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Lysholm 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分]

组别Lysholm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65.13±3.02 65.60±3.21 0.584>0.05 92.56±3.21 86.56±3.12 7.341<0.05 6.27±1.28 6.28±1.26 0.213>0.05 1.19±0.11 2.67±0.35 22.095<0.05

2.3 感染发生率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骨筋膜室综合征通常是由肌肉和神经的缺氧和缺血引起的。常见原因为外伤性骨筋膜腔体积缩小或术后绷带过紧,长期受重物压迫,主要临床表现为创伤后肢体剧烈疼痛。骨筋膜室综合征最常见于前臂或小腿[3]。在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时,应注意当张力过大缝合时,应使用凡士林纱布包扎,待患区肿胀消退后再缝合,严禁皮肤强力缝合,增加压力,结果影响手术的效果。 切开减压后,随着压力的降低和血液循环系统的改善,大量的毒素会积聚到血液中。 应注意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可能性,并积极处理[4]。受伤后7 d 内软组织损伤未完全恢复,肿胀未完全消失,此时并发症较多,患肢变硬、无弹性,肌肉呈束状、僵硬、无弹性;持续严重肿胀易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损伤后应改变传统石膏固定方法,可选择钢板进行固定治疗。 该方法简单易行,能促进软组织肿胀消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内固定和早期切开减压, 能更有效地降低张力,避免感染,骨折内固定牢固,对血液循环损伤小,骨折愈合好。 同时避免了术后使用止痛泵。 通过临床研究发现,术后硬膜外镇痛掩盖了病情,会导致小腿部分肌肉坏死、致残。

该研究的成果中:观察组平均换药次数、肿胀消失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切开后创面封闭时间、住院时间(7.21±1.21)次、(8.21±1.25)d、(2.19±0.51)d、(9.21±2.67)d、(12.19±2.12)d 优于对照组相应的指标;治疗后观察组膝关Lysholm 评分(92.56±3.21)分、视觉模拟评分(1.19±0.11)分 显 著 优 于 对 照 组(86.56±3.12)分 、(2.67±0.35)分;观察组感染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P<0.05)。 这与吴旅等[5]的研究:术后创面闭合时间为(10.3±7.5)d、膝关节 Lysholm 评分(91.1±4.0)分,基本一致。说明:一期固定和VSD 治疗允许患者及早进行功能和功能锻炼,恢复患者身体功能,且可简化操作,有助于控制手术时间[6],还可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治疗成本低。

目前,VSD 技术已成为骨科创面的标准治疗方法,能促进肉芽生长,降低感染率,修复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7]。在联合内固定的基础上,可促进局部血供,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预后,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筋膜切开减压后无创伤,它可以一次封闭,降低感染风险[8]。 VSD 在皮肤或软组织缺损的创面覆盖或填充材料,然后使用生物半成品,通过膜封闭,通过可控的负压促进伤口愈合,加速水肿消失,加速伤口愈合,降低感染风险[9-10]。VSD 根据患者伤口大小,选择不同规格的泡沫材料覆盖伤口,缝合固定在伤口边缘皮肤上,再用生物渗透性聚氨基甲酸乙酯薄膜覆盖伤口及周边皮肤,再将引流管连接到负压吸引器上,保持持续负压引流。 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中,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多发性骨折等高能损伤,有效的固定是治疗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重要环节。固定方式有多种,如髓内钉、钢板、外固定器等。其中,钢板固定应用范围广、创伤小,还能起到拉应力和压力的作用。还能防止骨折端固定不稳造成的二次损伤。另外,骨折用钢板固定后,患者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改善全身血液循环,特别是骨折的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减轻水肿[11-12]。

综上所述,一期钢板固定联合VSD 对胫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确切,可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抗生素应用。

猜你喜欢

筋膜胫骨伤口
伤口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伤口“小管家”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手足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预防及切开减张术后的护理
隐神经——大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