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患者行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04-08牛翠金张志伟
牛翠金,张志伟
滨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山东滨州 256600
临床上, 肺炎是一类最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小儿由于年龄较小、身体发育不完全、免疫力较弱,在春冬两季较容易发生肺炎[1-2]。 小儿肺炎可能由于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多种因素导致,是小儿身体健康的重要威胁[3-4]。目前,对于小儿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以抗感染治疗为主,辅助卧床休息、多饮水等措施,但就治疗效果来看, 单一药物治疗取得的疗效并不理想,因此联合用药方案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5-6]。该文选择该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 80 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就溴已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伦理会批准,于该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中随机选择80 例为研究对象, 由计算机系统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40 例,男患儿21 例、女患儿19 例;最小年龄1 岁,最大年龄7岁,平均年龄(3.03±0.78)岁;平均体质量(14.04±1.22)kg。研究组患儿 40 例,男患儿 20 例、女患儿 20 例;最小年龄 10 个月,最大年龄 6 岁,平均年龄(3.35±0.82)岁。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80 例患儿各项症状、体征均与《儿科学》关于小儿肺炎的标准相符,具体内容如下:①患儿存在持续性咳嗽,干咳表现最为常见,少痰或无痰;②存在持续性的发热症状,常见呼吸困难表现;③听诊结果显示,呼吸音减弱或呼吸音较粗,可闻湿罗音。80 例患儿的监护人了解并熟悉该组研究全部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患儿;排除肝肾严重功能不全患儿;排除临床资料不全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维生素C 联合头孢呋辛钠药物治疗方案。 维生素 C(国药准字 H32025842,规格:5.0 mL∶1.0 g), 根据不同患儿的体重和实际情况,按25.0~30.0 mg/(kg·d)标准取适量的维生素 C 与 100.0 mL浓度为5.0%的葡萄糖溶液混合,静脉滴注给药,1 次/d。头孢呋辛钠(国药准字H20063759,规格:0.75 g/瓶),根据不同患儿的体重和实际情况,按100.0 mg/(kg·d)标准取适量的头孢呋辛钠与100.0 mL 浓度为5.0%的葡萄糖溶液混合,静脉滴注给药,2 次/d。 40 例患儿全部接受为期7 d 的连续治疗。
研究组患儿接受溴已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方案,头孢呋辛钠药物使用方法、用量等与对照组相同。溴已新 (国药准字 H31022703, 规格:2.0 mL∶4.0 mg,2.0 mL×10 支),根据不同患儿的体重和实际情况,按1.0 mL×0.4 mg/(kg·d) 标准取适量的溴已新与 100.0 mL 浓度为5.0%的葡萄糖溶液混合,静脉滴注给药,2次/d。 40 例患儿全部接受为期7 d 的连续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有效率。 显效:治疗3~5 d 后,患儿各项临床病症完全消除,检查结果显示患儿恢复正常;有效:经7 d 的治疗,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水平,或显著下降,各项临床病症明显改善,白细胞水平基本恢复正常水平,X 线检查结果肺部阴影显著改善;无效:经7 d 的治疗,患儿各项症状均无变化,甚至出现恶化有效率加显效率即为治疗总有效率。
统计、 对比两组患儿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发热症状消失时间等症状消失时间,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病症的消失时间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病症的消失时间对比[(),d]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病症的消失时间对比[(),d]
组别 肺部湿啰音消失发热症状消失 咳嗽症状消失 白细胞恢复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3.76±1.42 6.34±1.45 8.040<0.05 2.10±0.85 3.58±1.23 6.260<0.05 3.31±0.97 5.68±1.54 8.235<0.05 4.77±1.42 6.96±2.21 5.272<0.05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2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对比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肺炎是发生在肺泡、终末气道以及肺间质的炎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一般有发热、呼吸急促、干咳等几类,少数患者在咳嗽、深呼吸时会感到胸痛,部分患者会有少痰表现,一些严重患者可能由咳血表现[7-8]。幼儿和小儿由于年龄较小,身体发育不完全,免疫力较差,感染肺炎的风险较高,尤其在春冬两季小儿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呼吸道疾病[9]。 小儿肺炎发病早期,患儿的症状表现并不明显,以发热、呼吸困难为主,很容易与发烧、感冒混淆造成治疗的延误。 同时,小儿肺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基于以上几点,做好小儿肺炎患者的治疗工作, 缩短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0]。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进入人体后可以通过抑制透明质酸水解,达到改善肺泡壁和细支气管壁的通透能力的目的,进而减少肺泡和细支气管的炎性渗出物,帮助患儿改善肺换气[11]。同时,维生素C 对于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 这种清除作用与维生素C 的服用剂量成正比, 由此可进一步减轻患儿的肺部损伤,加速肺炎的康复[12]。 头孢呋辛钠是一种新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对比第一代头孢菌素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对于多种病菌,包括格兰阴性杆菌、葡萄球菌、不动杆菌等等,均有着良好的杀菌效果[13]。 头孢呋辛钠进入人体后,药物有效物质可以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进行相互结合和作用,产生转肽酶酰化过程,进而抑制细菌中隔和细胞壁的合成。同时,头孢呋辛钠对于细菌细胞壁黏肽成分的交叉联结,具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可以由此抑制细菌细胞的分裂。 维生素C 联合头孢呋辛钠是治疗小儿肺炎的常规方案,但单一的头孢呋辛钠治疗,其治疗效果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14]。
溴已新是临床常用的气道黏液溶解剂,以鸭嘴花碱衍生物为主要成分,进入人体后可以与痰液中包含的黏蛋白和多糖黏纤维素反应,使其溶解降低痰液的整体黏度,进而达到稀释痰液,辅助患儿排除痰液,改善患者病症的目的。 同时,溴已新对于患儿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患儿胃黏膜有着刺激作用,有利于患儿排除痰液[15]。 溴已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可以充分发挥两种药物的优势,从杀菌、 抑制细菌分裂和帮助患儿排痰两个方面进行治疗,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该组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两组患儿各项症状均逐渐好转,其治疗,两组患儿各项症状均逐渐好转,其研究组患儿肺部湿啰音、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消失时间(3.76±1.42)、(2.10±0.85)、(3.31±0.97)、(4.77±1.42)d要明显短于对照组 (6.34±1.45)、(3.58±1.23)、(5.68±1.54),(6.96±2.21)d,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与对照组7.50%对比结果(P>0.05)。 这与万明[16]的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95%)高于对照组的(77.55%)(P<0.05),基本一致。
溴已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方案对小儿肺炎患者疗效确切,在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症状消失时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且安全性与传统方法相近,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