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三“度”
2021-04-07张海丽
张海丽
“整本书阅读”,脱胎于叶圣陶先生“读整本书”的阅读思想,是相对于单篇短章阅读而言的一种有效阅读方式。对于具有一定阅读基础与阅读能力的高中学生来说,更要做实、做细、做好“整本书阅读”。然而,聚焦高中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过程,就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高中教师与高中学生对“整本书阅读”存在“误解”。在这些高中教师与高中学生眼中,“整本书阅读”似乎只是从头至尾、一字不漏地读完一本书、一套书。殊不知,这并不是“整本书阅读”的应有之意。真正意义上的“整本书阅读”,是既要有深度,还要有广度,也要有高度的阅读整本书。如此,学生才能够从整本书中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吸收更多的精神养料。下面笔者将主要围绕“读思结合、读写结合和读练结合”三个方面,详细论述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深度、广度与高度。
一、读思结合,让阅读有深度
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大量的输入,也是足量的吸收。只阅读,不思考,显然,不是有效的阅读。没有思考的阅读,只有大量的输入,缺乏足量的吸收。因此,读思结合,即阅读与思考的有机结合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在指导高中学生阅读整本书时,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和依据学生的现实需要设计整本书阅读的任务,还要鼓励、引领、启迪学生自始至终将阅读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在阅读中发展思维能力,在思考中吸收语言知识。事实上,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读思结合,正就是学生与书中的文本、人物对话,以及与该书的作者对话的一个过程。通过这样的读思结合,通过这样的对话,学生也就能够实现深度阅读。
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这本书时,笔者明确提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要做到读思结合。为了让学生明确如何做到读书结合,笔者还为学生展示了读思结合的范例:作者为什么要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场景进行细致入微地描写? 作者为什么要惟妙惟肖地描写大观园中的饮食文化? 林黛玉为什么要葬花,她在葬花时,除了伤感惆怅之外,还联想到了什么? 晴雯挨打时,她除了无声哭泣之外,心里还会想些什么? 在第五十三回,叙述贾母听戏这件事时,为什么要引入《凤求鸾》?
显而易见,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时,教师向学生展示读思结合的范例,不仅能够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何做到读思结合指明方向,还能够让学生初步感知到读思结合在促进深度阅读方面的作用。唯有以读思结合为契机,学生才能够读深悟透整本书的主旨大意与思想内涵。
二、读写结合,让阅读有广度
尽管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两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板块,但是,其二者之间,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厚实充足的阅读做保障,就不可能形成文思泉涌的写作能力。正因为阅读与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时,教师也不应该硬生生地将其“分开”,将其“割裂开”,而应该将其恰如其分联系起来、合情合景地结合起来,做到读写结合。同样,在指导高中学生阅读整本书时,教师也应该鼓励、指引学生将阅读与写作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而让整本书阅读更加有广度。
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读写结合,不仅包括一些“读写大结合”,还包括一些“读写小结合”。所谓“读写大结合”,就是让学生对某一个章回进行缩写,或让学生围绕某一个章回写一些阅读感悟。当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对某一个章回进行改写、扩写,或者在阅读整本书之后,大胆尝试写一些书评等。除了这些“读写大结合”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努力做到“读写小结合”。如,在阅读文本时,在自己的一些理解、感悟、思考、想法等以批注的形式这节呈现在书籍的扉页上,或讲一些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段勾画下来,以便自己反复品读,或者也可以围绕文本中的某一些细节,展开合理想象,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有机结合起来,或者还可以围绕文本中的一些好句佳段,“趁热打铁”再仿写一些好句佳段等。
由此可见,无论是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读写大结合”,还是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读写小结合”,都有助于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都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助于同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如此,整本书阅读也就变得更加有广度。
三、读练结合,让阅读有高度
毋庸置疑,阅读是整本书阅读的主旋律。但是,除了阅读之外,为了检测学生阅读的效果,引领学生阅读的方向,督促学生阅读的进度以及提升学生阅读的高度,适量的、适时的,设计与开展一些与整本书阅读相关的练习,还是极有必要的。而这,也就是所谓的读练结合。事实上,教师围绕整本书的主旨大意与思想内涵设计的一些练习,就好比是一道引领学生登顶阅读之巅的阶梯。之所以如此,主要归因于高中学生有限的阅读基础、有限的知识视野,所以他们对整本书中的一些故事情节、思想内涵等,理解仍然比较肤浅,不太透彻。在这样的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启迪与点拨,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引领。而练习正是教师启迪与点拨、指导与引领学生有效阅读的抓手,正是教师引领学生提升阅读高度的一道阶梯。
比如说,在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这本书时,教师可以根据既定的阅读计划,依据预定的阅读进度,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与认知水平,精心设计一些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高度的练习题。如,围绕小说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道旨在提升学生阅读高度的习题:“请结合小说第一回内容思考,贾宝玉和林黛玉名字的由来”;围绕小说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练习题“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在世人眼中宝玉是个‘废物’?”;围绕小说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样是理家,探春理家与凤姐理家的目的相同吗? 有哪些异同之处?”以这些旨在提升学生阅读高度的练习题为阶梯,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效益也就会节节攀升。
实践证明,整本书阅读指导过程中的读练结合,既是检测学生阅读效果的一张“试纸”,也是提升学生阅读高度的一道“阶梯”。随着学生阅读效果与阅读高度的提升,整本书阅读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作用也就会水涨船高。
总而言之,在指导高中学生阅读整本书时,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自始至终做到读思结合,也可以鼓励学生想方设法做到读写结合,还要指引学生适时适度做到读练结合。以读思结合为蹊径,学生就能够有深度地阅读整本书;以读写结合为扶手,学生就能够有广度地阅读整本书;以读练结合为阶梯,学生就能够有高度地阅读整本书。如此,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一个语言知识丰富、阅读能力卓越、阅读视野开阔、写作经验丰富的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