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本课堂“学的设计”初探
——我教“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2021-04-07王君
王 君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独特性;能够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合作探究以及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国情,培养民族自豪感、环保意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基因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三、学习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播放多媒体课件:地震前四川的风光与人文图片,顺次提出问题:(1)你觉得风景怎样? 由于近日来学生看到了太多的灾区惨状,强烈的对比下“好”与 “美”字脱口而出。(2)美(好)在哪里?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生活之所以丰富多彩,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物。导入并板书课题。
过渡语:听说过生物的多样性吗? 你是怎么理解的?
受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限制,多数学生容易将“生物的多样性”理解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此时不急于评判,“有道理,那我们就由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入手开始研究”,自然导入课题。
2.物种的多样性——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当堂先学)
物种是否具有多样性呢? 展示课本P86“资料分析”,提示学生注意资料的呈现形式——图表,思考运用相应的方法步骤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本P86“资料分析”,同时出示课件上的讨论题:
①表中生物类群从分类学上来说,又可以分为哪两类? ②除动物和植物外,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类群? ③表中我国已知生物类群哪种最多? 哪种最少?
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完成大屏幕上的讨论题,看看有什么收获?
(2)小组交流与合作,“请将你的答案与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形成组内意见”5-10 分钟后,问“哪个同学愿意发表自己小组的答案与收获?”学生很踊跃,找学生回答。“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有没有不同或补充。”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鼓励:“大家的发现真不少,看来同学们利用图表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比较强。生物种类确实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活在这样的国家,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
(3)小组表达交流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合作成果。
(4)教师点拨:(以学定教,适时点教)
①种类多,意味着什么多呢? 由于刚学过分类知识,部分学生提到“特征”多,此时规范学生的学科语言,“特征”在遗传学上应叫作“性状”;②性状与什么因素有关? ——基因与环境浮出水面。(基因决定性状,环境影响性状);③通过这些影响因素,你还能得出什么“多”的结论? ——基因多与环境多。④理论推导如此,实际情况如何? 引入下一知识点教学。
3.基因的多样性——观察思考,整理归纳
(1)观察典型图片,进行问题探究:
①狗与猫的形态结构对比:思考狗与猫长相(性状)是否相同? 说明了什么?
结论1:不同的生物构成基因库(种间基因具有多样性)
②不同猫的形态结构对比:思考不同猫长相(性状)是否相同? 说明了什么?
结论2:一种生物构成一个基因库(种内基因具有多样性)
③以上两组图片说明了什么?
结论3:基因具有多样性
(2)教师点拨:基因是物种的组成部分,基因决定性状,那么基因多样性与种类多样性之间关系怎样? 学生整理归纳后得出如下结论:
基因多样性构成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教师点拨:性状与基因、环境有关,基因具有多样性,环境是否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呢?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发现新知: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又构成了生态系统,因此“环境多”又可以说成是“生态系统多”的问题。从理论角度分析,切入下一主题。
4.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复习旧知,链接生活,探究问题
(1)复习提问:
①你了解哪些生态系统? ②我国有哪些生态系统? ③这些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哪些生物种类?
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点击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生态系统。
(2)问题探究,唤醒、巩固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生物种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假如有一天,森林中的大树都被砍光了,
①小鸟会怎样? ②森林生态系统会怎样? ③整个生物圈会怎样?
由于温室效应,南极的冰架正在消融,假如有一天,南极的冰架轰然倒塌,请你想一想,那可爱的企鹅会不会悠闲自得地走到我们这儿来? 为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3)整理归纳:某些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学生在一连串的问题探索中加深了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强化了知识的联系。
(4)教师点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种类多样性之间是什么关系? 对基因多样性有无影响? 引导学生分析整理三层次之间的关系,以此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并同步构建知识体系:
物种多样性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影响物种多样性,影响基因多样性。
(5)过渡语: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生物的多样性有了新的认识,研究它有什么价值呢?
5.情感铺路,总结归纳——基因多样性的价值
挖掘课本资源,从杂交水稻的成就激发爱国情感,从基因资源入手寻找功臣,依次分析资料(1)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2)美国大豆生产危机的解决;(3)淄博人李振声育成的小麦远缘杂交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引导学生理解基因资源的价值,得出结论我国是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基因多样性是遗传育种的宝贵资源。利用身边的实例,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
6.小结归纳
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整理归纳完整的知识体系: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是遗传育种的宝贵资源,物种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完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教学。
7.知识运用与巩固
(1)大显身手:通过一组习题巩固新知,当堂达标。
(2)撰写小论文:联系当前实际,利用多媒体配乐图片展示四川地震前、后风光与人文景象,引导学生感受“地震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思考“如何实现科学救灾”,以实现课后拓展。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本课堂不仅要设计学生的学,学生的评价,还要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教学重结论也重过程。我们还发现,设计的好不等于开展的好,预设与课堂现实往往会有差距,如何解决? 学本课堂(学的设计),我们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