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依恋对情绪调节的影响:气质的调节作用

2021-04-07张嘉琪秦梦嫄

关键词:情绪反应调节作用耐受性

刘 文, 张嘉琪, 王 瑞, 秦梦嫄

(辽宁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一、引 言

依恋是个体与生活中某个特定对象之间的强烈情感联系,是一种本能反应的结果,是个体寻找某个依恋对象并与之保持长久情感联结的一种倾向,这个依恋对象会同时在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给予其稳定的安全感[1]。依恋理论表明,依恋的个体差异是照护互动的结果,在童年期个体与父母形成的依恋模式会成为其以后各种社会关系,特别是人际交往关系的原型[2]。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依恋的对象会逐渐从父母转移至朋友和恋人。个体与依恋对象的情感联结会影响其在不同亲密关系中的情绪与行为[3]。

情绪调节是个体有意识地自愿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4]。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有选择地采用情绪调节策略,在生理反应、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做出改变。Gross认为主要有五种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是其中既能减少情绪反应又是最常用且最有价值的两种。认知重评是一种比较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从更加正向积极的角度对出现的负性情绪重新进行评价。相反,表达抑制则是一种较为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需要个体进行自我控制来对正在或即将经历的情绪反应进行抑制或控制[5]。因此,情绪调节在个体的社会适应和社会功能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6]。

依恋系统本质上是一种情绪调节机制,情绪在依恋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依恋系统主要存在于个体应对威胁、恢复情绪平衡的过程中,它的激活和对亲密关系的寻求是个体在情绪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并在个体酝酿情绪反应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依恋理论认为,依恋对象的支持和情绪的可用性对个体的情绪调节有很大影响[7]。不同依恋风格的个体会采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并由此产生不同的适应结果。安全依恋的个体对情绪的理解和调节能力更高,其在情绪控制能力方面更具有优势[8]。安全依恋的个体会采取更为适应的情绪调节策略,如通过寻求支持或解决问题来应对,以及调节诸如愤怒和悲伤等情绪去减缓痛苦以完成良好适应[9]。相反,不安全依恋的个体更可能出现情绪调节缺陷以及适应不良等问题[10]。高依恋焦虑的个体容易沉浸在对以往积极的依恋经历的回忆中;而高依恋回避的个体则更倾向于通过去激活的情绪调节策略抑制依恋系统的激活[11]。鉴于亲子依恋和情绪调节在个体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气质是由个体反应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主要取决于有机体的生物因素,其动力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斯特里劳认为,反应的外部特征包括行为的时间特征和能量特征[12]。行为的时间特征包括敏捷性和坚持性,能量特征包括感觉敏感性、情绪反应性、耐受性和活动性。气质调节理论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气质在个体与外部环境之间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气质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13]。气质与情绪调节的关系密切,气质的部分维度是个体情绪调节发展的基础[14]。也有研究发现,气质的不同维度对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情绪调节策略有着不同的影响[15]。Groh等人通过元分析发现,个体的气质特征,特别是其中关于情绪调节的特质与其依恋质量有关。依恋和气质都是个体行为、认知和情感差异的前因和基础[16]。因此,研究者认为,在个体依恋与情绪调节的关系中,气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以往对于成人依恋、气质和情绪调节的两两因素间关系的研究比较丰富,但鲜有研究考察成人依恋和气质与情绪调节的具体内部关联,即个体不同气质和依恋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情绪调节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大学生依恋对其情绪调节的影响,以及气质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随机选取辽宁省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共9所院校中的300名本科生作为被试。剔除无效被试,例如多选、漏选或者全部题目选择同一选项的被试(只要三个问卷或量表中有一个不符合要求即视为无效),最终得到292名大学生作为有效被试。其中,男生139人(占48%),女生153人(占52%);大一57人,大二54人,大三78人,大四103人;年龄范围为18~24岁(M=21,SD=1.54)。

(二)研究工具

采用Brennan等人编制、李同归等人修订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17]。该量表包括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依恋回避是指个体亲近和依赖他人时会感觉不自在;依恋焦虑是指个体害怕被他人拒绝和抛弃。该量表由36个项目组成,回避和焦虑分量表各半,采用李克特7级评分方式,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4和0.89。

采用王力等人修订的《情绪调节问卷》[18]。该问卷包括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个维度,由10个项目组成,采用李克特7级评分方式,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9和0.77。

采用Liu等人修订的中文版《成人外部行为特征——气质调查表》[19]。该量表以斯特里劳的气质调节理论为基础,运用心理测量学的方法修订,共包含六个维度(敏捷性、坚持性、感觉敏感性、情绪反应性、耐受性和活动性),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69~0.78之间。

三、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效应检验

本研究中使用的测量工具——《亲密关系经历量表》《情绪调节问卷》《成人外部行为特征——气质调查表》,均由被试自行填写,这可能会导致在研究中出现共同方法偏差效应。因此,首先通过Harman单因素检验方法来检验本研究的共同方法效应[20]。结果表明,在未进行旋转的情况下共提取了10个主成分因子,其中第一个主成分共解释总方差变异的26.15%(小于40%),由此表明在本研究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效应。

(二)初步分析

以性别、年龄为协变量,对依恋、气质和情绪调节各变量进行偏相关分析,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及相关系数见表1。

表1 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及相关系数(N=292)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依恋与情绪调节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其中,依恋回避与认知重评呈显著负相关、与表达抑制呈显著正相关;依恋焦虑与认知重评呈显著正相关、与表达抑制呈显著负相关。依恋与气质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依恋回避与敏捷性、活动性和感觉敏感性呈显著正相关;依恋焦虑与敏捷性、耐受性和感觉敏感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坚持性和情绪反应性呈显著负相关。气质与情绪调节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认知重评与敏捷性呈显著负相关,与耐受性呈显著正相关;表达抑制与敏捷性呈显著负相关,与情绪反应性呈显著正相关。

(三)大学生情绪调节的性别差异与年级差异

认知重评在性别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t(290)=2.111,p< 0.05,即男、女生在认知重评上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认知重评显著高于男生。表达抑制在性别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t(290)=2.342,p<0.05,即男、女生在表达抑制上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表达抑制显著高于女生。

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在年级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认知重评在年级上无显著差异,F1(3, 288)=2.285,p>0.05;表达抑制在年级上也无显著差异,F2(3, 288)=0.745,p>0.05。即情绪调节在年级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四)气质在大学生依恋对情绪调节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以大学生依恋各维度为自变量,以情绪调节各维度为因变量,以气质各维度为调节变量,分别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气质对依恋和情绪调节关系的调节作用。对自变量依恋和调节变量气质分别进行中心化处理。模型第一层进入大学生的性别和年级,第二层进入依恋、气质,第三层进入依恋与气质的交互项,将情绪调节作为因变量,预测变量的进入方式全部采取Enter方式。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敏捷性在依恋焦虑和认知重评的关系中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见表2)。如表2所示,在控制了性别和年级这两个变量后,依恋焦虑对认知重评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敏捷性对认知重评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敏捷性对依恋焦虑与认知重评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

表2 敏捷性、依恋焦虑和认知重评的回归分析(N=292)

为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敏捷性的具体调节作用,采取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将敏捷性划分为高、低组,进行简单斜率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高、低敏捷性组人数分别为106、186。对气质敏捷性得分在高、低组上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高分组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t(290)=24.326,p<0.001。对敏捷性调节作用进行简单斜率检验表明:对于高敏捷性组而言,依恋焦虑能够显著正向地预测认知重评,B=0.210,t=2.194,p<0.05;对于低敏捷性组而言,依恋焦虑也能够显著正向地预测认知重评,B=0.179,t=2.473,p<0.05。即依恋焦虑能够显著正向地预测认知重评,但对高敏捷性的个体而言,依恋焦虑对认知重评的影响更大,敏捷性在依恋焦虑与认知重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图1 敏捷性对依恋焦虑和认知重评关系的调节作用

回归分析结果也表明,耐受性在依恋回避和认知重评的关系中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见表3)。如表3所示,在控制了性别和年级这两个变量后,依恋回避对认知重评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耐受性对依恋回避与认知重评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

表3 耐受性、依恋回避和认知重评的回归分析(N=292)

为进一步分析和探讨耐受性的具体调节作用,采取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将耐受性划分为高、低组,进行简单斜率检验,结果如图2所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高、低耐受性组人数分别为183、109。对耐受性得分在高、低组上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高分组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t(290)=3.451,p<0.01。对耐受性调节作用进行简单斜率检验表明:对于高耐受性组而言,依恋回避能够显著负向地预测认知重评,B=-0.243,t=-3.367,p<0.01;对于低耐受性组而言,依恋回避无法预测认知重评,B=0.008,t=0.078,p>0.05。因此,耐受性在依恋回避与认知重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图2 耐受性对依恋回避和认知重评关系的调节作用

研究还发现,情绪反应性在依恋焦虑和认知重评的关系中表现出负向调节作用(见表4)。如表4所示,在控制了性别和年级这两个变量后,依恋焦虑对认知重评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情绪反应性对依恋焦虑与认知重评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

表4 情绪反应性、依恋焦虑和认知重评的回归分析(N=292)

为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情绪反应性的具体调节作用,采取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将情绪反应性划分为高、低组,进行简单斜率检验,结果如图3所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高、低情绪反应性组人数分别为105、187。对情绪反应性得分在高、低组上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高分组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t(290)=-21.031,p< 0.001。对情绪反应性调节作用进行简单斜率检验表明:对于高情绪反应性组而言,依恋焦虑无法显著预测认知重评,B=-0.0061,t=-0.621,p> 0.05;对于低情绪反应性组而言,依恋焦虑显著正向地预测认知重评,B=0.239,t=3.354,p< 0.01。即情绪反应性在依恋焦虑与认知重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图3 情绪反应性对依恋焦虑和认知重评关系的调节作用

四、讨 论

(一)大学生依恋与情绪调节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依恋各维度与情绪调节各维度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依恋回避与认知重评呈显著负相关,与表达抑制呈显著正相关;依恋焦虑与认知重评呈显著正相关,与表达抑制呈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依恋回避的个体通常有被依恋对象拒绝过的经历,因而个体将情绪抑制发展成为自己的一种策略,以此来避免被他人排斥[10]。高依恋回避的个体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信任感不足,因此他们通常会对他人压抑自己的情绪,在调节自己情绪的过程中也会更倾向于采用抑制的方式[21],使自己与他人保持距离,从而避免潜在的冲突、拒绝或失望。因此,高依恋回避个体更倾向于使用表达抑制策略。而高依恋焦虑个体害怕被抛弃和拒绝,他们希望通过使用有效策略来展示他们的情绪,并提高他们对他人支持的要求。所以他们会通过调整自身的认知进行积极的情绪调节,以此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因此,高依恋焦虑的个体更倾向于使用认知重评策略。

(二)大学生情绪调节的性别差异与年级差异

研究发现,在情绪调节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而言,男、女生在认知重评上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认知重评显著高于男生;在表达抑制上也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表达抑制显著高于女生。该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似,即女生倾向于使用社会支持和认知控制等策略进行情绪调节,而男生则更倾向于使用回避或被动等策略来进行情绪调节[22]。本研究还发现,情绪调节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此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前人研究发现,19~29岁成人组在使用情绪调节策略方面并没有显著的年龄差异[23]。在本研究中四个年级的大学生被试年龄集中在18~24岁之间,此阶段个体情绪调节的发展处于稳定的时期,因此一般情境下其情绪调节使用策略没有显著的差别[24]。

(三)气质对大学生依恋和情绪调节关系的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依恋焦虑、敏捷性均能够正向预测认知重评,且敏捷性在依恋焦虑和认知重评的关系中表现出调节作用:相比于低敏捷性个体,高敏捷性个体的依恋焦虑对其认知重评的影响更大;高敏捷性个体能够保持较高节奏的活动,具有反应灵活性。因此,高敏捷性能够促进依恋焦虑个体更多地使用认知重评策略来进行情绪调节,从而吸引他人对自己的关注,缓解自身焦虑感[25]。

结果还表明,依恋回避能够显著负向地预测认知重评,耐受性在依恋回避和认知重评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在高耐受性群体中,低依恋回避个体比高依恋回避个体更倾向于使用认知重评策略;而在低耐受性群体中,高、低依恋回避个体在认知重评上没有显著差异。究其原因,这可能是由于高耐受性个体通常其情绪较为稳定,也较容易平复。低依恋回避个体会采用更多的问题解决策略[26],而高依恋回避个体则会更多地对负性情绪采用抑制策略[27]。因此,在高耐受群体中,低依恋回避个体会更倾向于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策略来缓解自身的不安全感;而低耐受性个体情绪不稳定,会伴随较高的唤醒度,这无疑会减少低依恋回避个体对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因此,对低耐受性个体而言,依恋回避对认知重评的影响并不显著。

此外,研究还发现,情绪反应性在依恋焦虑与认知重评关系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在高情绪反应性群体中,两者关系无显著差异;而在低情绪反应性的群体中,高依恋焦虑个体的认知重评显著高于低依恋焦虑个体。高情绪反应性个体情绪不稳定,容易紧张焦虑,表现为高情绪感受性和低情绪耐受性。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高情绪反应性增加了低依恋焦虑个体的不安全感和焦虑,从而导致两组被试的认知重评没有显著的差异。而低情绪反应性群体的情绪较为稳定,通常能够在高强度刺激的环境下做出合理反应。有研究表明,低情绪反应性个体会较少地关注负性事件中消极的一面[28],且在应对压力或消极情境时会较多地使用有成效的应对策略[29]。因此,低情绪反应性对依恋焦虑与认知重评之间的正向预测关系具有增强作用。

五、结 论

气质在大学生依恋对情绪调节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其中,敏捷性在依恋焦虑对认知重评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耐受性在依恋回避对认知重评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情绪反应性在依恋焦虑对认知重评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猜你喜欢

情绪反应调节作用耐受性
过度情绪反应的背后
参与绿色品牌价值共创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角色认同的中介作用和未来取向的调节作用
艾滋病住院患者对新冠肺炎的认知、行为及情绪反应
不同SOA下视觉返回抑制对视听觉整合的调节作用*
黄鳝对常用消毒药物的耐受性反应研究
藏药对免疫系统调节作用的研究
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影响的探讨
小儿胃镜检查时耐受性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
小心染上现代生活方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