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VATS 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T1 期肺腺癌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

2021-04-07卢景彤柳辉程飞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腺癌淋巴结肺癌

卢景彤 柳辉 程飞

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咳嗽、咯血、胸部不适疼痛等,由于肺部病变导致支气管受到外来物质的刺激,进而引起患者发生剧烈咳嗽[1]。由于肺静脉是参与人体血液循环的重要血管,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肺静脉参与到体循环中,从而导致肿瘤在全身各处发生转移。其中通过淋巴管进行转移是肺癌常见的转移方式,转移肿瘤可随淋巴管到达机体各处淋巴结。目前临床主要采取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治疗T1 期肺癌,该手术方法可以有效清除肿瘤组织并且手术创伤小,可以减轻患者手术治疗痛苦,伤口小患者恢复速度更快,可以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淋巴结清扫术对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肿瘤进行切除,可以有效降低肿瘤切除术后的复发率[2]。本次研究观察分析经VATS 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T1 期肺腺癌患者后的康复效果。详细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2019 年12 月于我院收治老年T1 期肺腺癌患者256 例,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批准。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8 例,其中观察组男性70 例,女性58 例,年龄60~73 岁,平均年龄(65.35±5.42)岁。对照组男性69 例,女性59 例,年龄61~75 岁,平均年龄(66.36±5.5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同意。

1.2 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1)入院影像学检查示肺部病灶周围浸润性病变,病理检查确诊为肺腺癌,且临床分期为T1 期;(2)对手术治疗耐受者;(3)年龄60-75 岁;(4)治疗依从性较好患者;(5)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脏器损伤疾病或器官功能障碍者;(2)正在接受放化疗者;(3)预计生存时间小于6 个月患者。

1.3 方法 观察组采用VATS 联合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患者取健侧卧位,全身麻醉后使用双腔气管插管,术中保持单侧肺通气,采用双孔法在患者腋前线第7 肋间隙进行胸腔镜切口,在患者第4 肋间隙进行手术操作孔切口,所有操作孔切口长度均为3 cm 左右,手术切除肺癌组织全程在VATS 下进行。使用腔内型切割闭合器对患者需要切除肺段的血管进行闭合处理,使用腔内直线切割闭合器对未完全发育的肺叶间隙进行闭合处理,进行手术切术时要保证肿瘤组织完全切除,常规在肿瘤周围2 cm 以外进行组织切除,若病灶侵袭范围较大则根据情况扩大切除范围。术中对患者肺部、肺下韧带、纵膈、食管、气管旁等林结巴进行系统性清扫。术后予以患者镇痛泵处理。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健侧卧位,采取气管插管及全身麻醉,在腋中线第5 肋间隙进行长度为12 cm 左右的手术切口,对肿瘤组织进行切除,术中对肺部及纵膈淋巴结进行清扫,术后予以镇痛泵镇痛处理。出院后,随访半年。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所用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2)观察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观察手术治疗前后的肺功能,采用AS-507 型肺功能检测仪(广州澳迅仪器有限公司)检测患者的用力肺活量、第1 秒用力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4)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3]对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问卷共有74 个条目,4 个维度,包括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SPSS23.0 对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分组观察组(n=128)对照组(n=128)出血量(ml)176.66±15.42*206.57±20.73手术时间(min)96.26±8.53*103.55±10.81排气时间(h)18.53±1.59*25.22±2.31住院时间(d)5.11±1.12*8.37±1.74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见表3。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s)

肺功能用力肺活量(L)第 1 秒用力肺活量(L)最大通气量(L/min)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128)1.95±0.64 2.16±0.51*1.98.13±0.26 1.70±0.31*69.59±3.74 55.34±2.48*对照组(n=128)1.85±0.56 1.87±0.44 1.78±0.23 1.41±0.20 68.27±3.68 48.23±2.15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生活质量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活质量观察组(n=128)55.21±1.11*54.67±1.31*52.16±1.15*54.81±1.69*224.42±3.64*对照组(n=128)49.23±1.35 48.71±0.97 47.13±1.53 48.59±1.43 197.32±2.64

3 讨 论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人体器官中肺的功能正常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然而受到空气污染和个人不良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有研究表明,在各个国家男、女肺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高达第一、第二位[4]。故临床对肺癌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方法,有利于患者健康,延长生命期限。目前临床对T1 期肺腺癌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与传统开胸手术对比,VATS 手术对身体的创伤小,不需要采用撑开胸廓的方法进行肿瘤组织手术切除,可以保障胸廓的完整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治疗后患者身体状况恢复更快,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其肺功能恢复效果也明显比对照组更佳,说明VATS 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在T1 期肺腺癌患的治疗中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大多数肺癌患者确诊时常伴有肿瘤淋巴结转移,进而对转移部位正常组织器官造成损害,造成病情加重。手术中对肺部周围发生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进行系统化排查切除,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减少肿瘤转移引发的并发症,使患者在手术治疗后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半年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说明VATS 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可以为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改善生活质量,与冯广阔等[5]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采用VATS 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T1期肺腺癌患者,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和住院治疗时间,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猜你喜欢

腺癌淋巴结肺癌
miRNA在肺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管状腺癌伴有黏液腺癌分化结直肠癌临床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