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床旁联合检测NT⁃proBNP、PCT 在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2021-04-07罗永燕杨航潘璐达余文武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敏感度存活脓毒症

罗永燕 杨航 潘璐达 余文武

脓毒症是过度的炎症反应、凝血系统应激反应所造成的全身性器官功能损伤,具有发病快、致死率高的特点[1]。其病情可分为一般型、严重型以及休克型,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和生理变化,多器官衰竭并发症可导致患者死亡[2]。若能对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做出预测,则可提前防治,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存率[3],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降钙素原(PCT)是检测脓毒症预后的重要标志[4]。本研究对68 例脓毒症患者行床旁联合检测NT⁃proBNP、PCT,观察预后评估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3 月-2020 年3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68 例(肺部感染患者23 例,腹腔感染患者15 例,血行感染患者18 例,泌尿感染患者12 例)。脓毒症组:30 例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年龄22-60(37.60±6.91)岁;病程0.5-7.2(3.04±1.10)d。健康组:22 例男性患者,28 例女性患者;年龄20-60(38.00±7.00)岁。上述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允许。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所有脓毒症患者诊断均符合sepsis3.0 诊断标准;②无外科手术病史,无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情况;③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基本信息不全者;②合并有心力衰竭、心脏病、冠心病的患者;③患者患有严重凝血疾病、神经系统的疾病;④患者年龄小于18岁;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在患者确诊为脓毒症后,12 h 内为对患者进行静脉采血,采用床旁免疫荧光层析定量检测仪(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型号:飞测Ⅲ),免疫荧光法测定NT⁃proBNP、PCT 浓度。治疗28 d 后,对所有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其中经治疗存活患者48 例,计为存活组;死亡患者共有20 例,计为死亡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行独立t 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血清因子浓度的预后价值。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 果

2.1 不同预后患者NT⁃proBNP、PCT 浓度的比较 见表1。

表1 不同预后患者NT⁃proBNP、PCT 浓度的比较(±s)

表1 不同预后患者NT⁃proBNP、PCT 浓度的比较(±s)

注:与死亡组比较,*P<0.05。

组别死亡组(n=20)存活组(n=48)NT⁃proBNP(μg/L)16.80±4.04 6.91±0.84*PCT(pg/mL)5.34±1.27 3.10±1.01*

2.2 NT⁃proBNP、PCT 预测脓毒症预后价值的分析 两者单独预测中PCT 预测脓毒症不良预后综合价值最高,约登指数最大时对应最优cut-off 值为3.93 pg/mL,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0.00%、85.42%,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01(95%CI 为0.818-0.984,P<0.001);NT⁃proBNP、PCT 两者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AUC 为0.929,对应敏感度、特异性、约登指数分别为85.00%、95.80%、0.808,AUC 为0.929(95%CI 为0.868-0.968,P<0.001)。见表2 与图1。

表2 Cys-C、NT-proBNP、cTnI 预测脓毒症不良事件发生的价值分析

3 讨 论

脓毒症是急诊中导致死亡的常见病症,炎性介质严重损伤患者的心肌细胞,进而使患者的心肌功能衰弱[5]。

NT⁃proBNP 是B 型脑钠肽(BNP)由心肌细胞产生时的同源产物,当BNP 释放入血液中时,会分解出NT⁃proBNP。全锦花等人[6]的研究显示,BNP能够反应心室压力和容量负荷情况,所以血清中NT⁃proBNP 浓度与脓毒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时NT⁃proBNP 的半衰期长,能够长时间存在于血液中,检测灵敏性也高,适合用于早期判断脓毒症。本研究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的NT⁃proBNP、PCT 浓度高于存活组,说明NT⁃proBNP、PCT 的浓度越高,患者病情越加严重,预后情况越差。

图1 NT⁃proBNP、PCT、两者联合预测的ROC 曲线

温艺超等人[7]的研究中指出,PCT 的水平能精确反应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PCT 在健康人群中的浓度很低,但它与脓毒症的预后情况有关联,此处与张越新[8]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PCT 是一种蛋白质,当机体被细菌、寄生虫入侵,或发生严重器官衰竭时会在血浆中的水平急剧升高,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还有研究表明,PCT 反映了体积全身性炎症的活跃程度,可作为急性参数以鉴别机体内的细菌性或非细菌性感染以及炎症状况[9]。ROC 分析显示,NT-proBNP、PCT 以及联合检测脓毒症预后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都较高,其中PCT 预测脓毒症不良预后综合价值最高(敏感度80.00%、特异性85.42%、约登指数0.808、AUC 为0.901),再次证明血清因子对脓毒症诊断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床旁联合检测NT⁃proBNP、PCT 能精确诊断脓毒症,判断预后情况,可协助医生为患者及时制定诊疗计划,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重症医学科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敏感度存活脓毒症
清热解毒法干预脓毒症的临床观察*
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清miR-206及miR-451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急诊脓毒症患者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长链非编码RNA GASL1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跨文化敏感度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