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1-04-06陆莹

健康护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重症患者呼吸内科

陆莹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護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此研究对象,并采取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会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对比两组数据,观察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为97.96%,其中十分满意占51.02%;对照组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为81.63%,其中十分满意占38.78%。对比两组数据,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和价值,值得临床采用。

关键词:不同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

呼吸性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其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哮喘病、慢性肺病等。其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发烧等[1]。重症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更加严重,有的甚至不能平卧、呼吸规律异常、胸廓发生畸形等。检查会出现血氧不饱等,此外,患者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躁等情绪。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2]。良好的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给患者很好的生活感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此研究对象,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对护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此研究对象,并采取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2例。最小年龄为36岁,最大年龄为82岁,平均年龄为(55.39±4.20)岁。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0例。最小年龄为38岁,最大年龄为79岁,平均年龄为(54.98±5.07)岁。对比两组数据,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包括内科护理,病房环境护理,检测患者的基本指标,指导用药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方式,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主动给予患者心理关心,并疏导患者心理,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消除顾虑;②加强陪护,多与患者进行交流,陪同其说话、散心,细心听患者讲述,给患者家属作业号病情宣教工作,使其具备一定的病情防护意识;③呼吸护理,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定期给患者翻身拍背等,促进患者唾液排出,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采用雾化吸入方式,指导患者有效咳嗽。

1.3疗效判定

检测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对患者心率和动脉血氧分压的检查,心率标准范围是(60-100 )次/分,动脉血氧分压正常范围(80-100)mmHg。

通过调查问卷的时候,对患者的此次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大于85分为十分满意,65至84分为一般满意,低于65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计数资料用绝对值和构成比表示[3],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比

观察组患者心率为(101.38±0.15)次/分,动脉血氧分压为(102.18±1.07)mmHg;对照组患者心率为(101.38±0.15)次/分,动脉血氧分压为(102.18±1.07)mmHg。对比两组数据,观察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为97.96%,其中十分满意占51.02%;对照组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为81.63%,其中十分满意占38.78%。对比两组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重症呼吸患者在治疗期间,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治疗上要采用良好的护理方式,给患者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意见,使得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体验,有助于患者康复。

本研究主要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此研究对象,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对护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率为(101.38±0.15)次/分,动脉血氧分压为(102.18±1.07)mmHg;对照组患者心率为(101.38±0.15)次/分,动脉血氧分压为(102.18±1.07)mmHg。对比两组数据,观察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为97.96%,其中十分满意占51.02%;对照组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为81.63%,其中十分满意占38.78%。对比两组数据,P<0.05。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和价值,值得临床采用。

参考文献:

[1]陈海红.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9):157-158.

[2]邢风春,杜欢,刘帅.舒适护理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4):204.

[3]康玲.全天综合强化护理用于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3):82-83. DOI:10.14033/j.cnki.cfmr.2018.33.037.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533800)

猜你喜欢

重症患者呼吸内科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实施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睡眠护理对呼吸内科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血糖变异性与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