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思维导图引领学生有效地阅读整本书

2021-04-06蔡晓华

文理导航 2021年7期
关键词:有效对策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蔡晓华

【摘 要】学生对整本书阅读只是粗浅理解字面的意思,并不用心去领悟整本书阅读精神的内涵,谈不上从中学到整本书的精髓,更无法从中学到写作的方法,学以致用。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准确把握整本书的主题,理清整本书的框架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行深入探讨,从整体上把握整本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达到有效阅读整本书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整本书阅读;有效对策

在新课改实施的这几年,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整本书阅读,增加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大势所趋。然而我们走进课堂十分清楚地看到,现在大多数的学生阅读整本书都是走马观花,粗知大意,应付了事,“浅阅读”“伪阅读”普遍存在。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无法抓住主要情节,无头绪肓目地去阅读整本书。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它能成为学生记忆、学习、思考整本书的思维“地图”,获得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促进学生深度阅读,终身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现在以我执教的公开课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整本书的阅读为例,借助思维导图,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有法可循,让学生爱阅读,会阅读,深阅读,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水平,同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借助思维导图,明确目标,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阅读整本书篇幅长,容量大,想调动学生读整本书的欲望就要有思维导图来引领,思维导图以直观形象、富有个性化的图画把书中单调枯燥乏味的文字变成简洁明了的画面,吸引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强烈兴趣,透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期待。我平常一到节假日和放寒暑假时间,一上课就让学生把放假期间看的好书用思维导图向大家展示、推荐,学生推荐的书目种类繁多。为了让学生喜欢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我先做一个思维导图,把《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的社会价值和名人对它的评价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如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每个成长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强烈读这本书的欲望。为了能让学生参与阅读面广,我特定把“建房定居”这个情节用录相的形式播放给学生看,学生纷纷被鲁滨逊能在恶劣的环境下聪明能干所折服。趁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头正旺,趁热打铁,制定《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阅读目标。(1)《鲁滨孙漂流记》故事内容;(2)感悟鲁滨孙的人物形象;(3)交流阅读收获,分享阅读体验等,指导学生制定阅读目标,让学生阅读目标更加明确,对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

二、借助思维导图,有法可循,引领阅读能力发展

学生阅读整本书时,往往存在应付了事,非常模糊、随意,阅读浮于浅层,没有深度。为了改变学生阅读整本书“伪阅读”“浅阅读”现象,要让学生凭借思维导图,把握整本书的经脉,对整本书有效阅读、深度阅读,感悟整本书的精神内涵。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是高科技时代,信息十分畅通,为了让学生能画好《鲁滨孙漂流记》的思维导图,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材料,不断地让学生感观、模仿别人怎样绘画思维导图,持之以恒地训练、赏析,潜移默化地学会了绘画思维导图的方法。学生有了初步方法,我就开始指导学生画《鲁滨孙漂流记》的思维导图,教师引导学生将重要内容的情节和引发自己思考的语句记录下来,通过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根据确定的中心情节“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以自己的思考方向,添加子主题,丰富子主题内容。如在“养牧种植”这个情节中,学生通过品悟文字的内容,鲁滨孙在种植庄稼时遇到什么困难?通过分支表示出来,让学生从中发现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通过情节导图的形式呈现,学生有了明确阅读目标,才能更有效深度地阅读。学生在《鲁滨孙漂流记》的阅读实践中,经过教师一步步指导,利用思维导图把厚厚的一本书读薄,一本书读成一页。学生被书中精彩情节所吸引,爱上阅读,进行深度探究,发展学生阅读能力。

三、借助思维导图,建构平台,多元策略促阅读有效

(一)聚焦细节,凸显整本书的精华

一本好的书,细节描写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着这本书的精彩程度。学生知道了整本书的结构和故事情节,想要对文本再深入地阅读,在引领学生阅读整本书时,教师可以巧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整本书中的某一点进行细节指导,从而凸显出这本书的精髓。还得聚焦文本细节,通过鉴赏和思考,真正实现从文本到自我的提升。《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搭建房屋”这个细节描写:“搭帐篷前,我先在石壁前面划了一个半圆形,半径约十码,直径有二十码……又一一把它们打入泥土,这工作尤其费力费时。”我让学生对鲁滨孙“搭建房屋”的步骤用思维导图表示出来:搭帐篷前,抓住鲁滨孙动作“划、插、打、削”品析;搭帐篷时,抓住鲁滨孙动作“堆放、插”品悟;搭帐篷后,抓住鲁滨孙的心理描写品悟。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再品析、感悟文本,鲁滨孙的人物形象凸显出来了。

(二)开展活动,挖掘整本书的内涵

学生能借助思维导图掌握了整本书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持之以恒地阅读整本书,提高对整本书的精髓升华。开展活动,调动学生多个感观,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理解了整本书的内涵所在。

1.整本书“思维导图”展览活动

人的心理都有被肯定的欲望,尤其是孩子,他被肯定了,自然而然地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那一张张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凝聚学生的心血,我每隔半个月举办“思维导图”展览活动。在指导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前,展示台出示思维导图,配上生动的讲解,激发阅读这本书的欲望。学生在阅读《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后,我办一次《鲁滨孙漂流记》“思维导图”展览活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理解文本的角度不同,呈现出的思维导图各有千秋,对《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学生能深度地有效阅读,把这本书的精神内涵挖掘出来,能与作者进行心灵地交流。

2.开展“读书交流会”活动

学生在阅读整本书后,心里有很多的话想说出来,每天让学生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记录看到的文章,每周开一次“读书交流会”。读了《鲁滨孙漂流记》,你是否会思考虽然我们不太会像鲁滨逊那样流落孤岛,但是我们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挫折时怎么办?我们怎么克服?等,写读后感。学生在读书交流中,领悟阅读整本书的魅力,受到心灵的洗涤。

3.开展“亲子共读”活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在家里是否每天有效地阅读,家长以身说教对孩子的阅读起了至關重要作用。因此,我充分挖掘这个资源,让家长参于到阅读整本书的活动中。阅读《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有的家长制作动画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观赏,有的家长把这本书的精彩片断制作成美篇,有的还组织孩子观看《鲁滨孙漂流记》电影。和孩子心灵交流,引领学生走进书中,感受语言的美妙,感悟文中的精彩。

【参考文献】

[1]肖川主编.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2]黄海滨.借助思维导图落实有效阅读[J].小学语文教学,2017(3).

猜你喜欢

有效对策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房地产土地拓展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