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初中语文自读篇目的教学方法

2021-04-06龚仁贤

文理导航 2021年7期
关键词:自读课文解决方法阅读能力

龚仁贤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自读课文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初中语文阅读包括课内文章的细读,课下对于文章的自读,课外兴趣阅读,这三个环节相辅相成,而针对于自读文章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律性,古人有言“温故而知新”,课下自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初中语文自读篇目教学方法探究已经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重点工作内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读课文;解决方法;阅读能力

自读篇目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锻炼有相当大的锻炼。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对于自读篇目的阅读过程,在让学生进行阅读篇目的学习时,也仅仅是让学生对于文章中的生词进行简单了解,不进行深入分析,导致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语言应用能力较弱,自读篇目教学质量不高。精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某些思想感情有深入理解,而自读篇目则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整体了解。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自读篇目的现状

当今的语文教学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对于精读课文的过分重视以及对于自读篇目的过度放任,甚至有些教师对自读篇目和精读篇目不加以区分,对于一些自读篇目向同学们进行精讲,而对于一些精讲篇目只是一带而过,这会导致语文课的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在浪费了时间的同时学生得不到相应语文能力的发展。另外,一些教师无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理念较低,对于语文教学中也只是一味地以灌输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消化的过程以及对于语文知识整体训练体系的建立环节,不仅会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无法产生共鸣,还会导致学生知识琐碎,记不住关键点,导致期末成绩不高的现象,与此同时还会有一些学生单纯的为了提高语文成绩而对于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进行记忆,而忽略了自身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方法总结,培养不了自主学习意识,进而对于自读篇目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阅读技能匮乏,为学生日后的语文阅读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教师过分偏重于教学成果也会导致学生对于自读篇目的过度忽略现状。教师没有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没有一定技巧的积累。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个人的情感去朗读并理解文章,从而提高学生个人的语文理解能力,引起学生对于自读篇目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教师也要重视对于自读篇目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有明确的阅读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自读篇目的教学方法

(一)明确阅读基本要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初中教材同小学教材有很大的区别,教师要对学生有更多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生字词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无论是教材文章,还是课外阅读,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阅读目标,综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硬性作业,让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在课上让学生进行情感性朗读,让学生对于文章有基本的了解,划分文章段落,理清人物关系,能够简要说明不同段落层次的讲述内容。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说说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让同学们对于文章中的优美段落进行摘抄,以便于自己之后的语文创作。另外教師也可以文章中的课文内容分解为多个小问题,前后相互连接,逐层引出文章深意,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进行有针对的学习,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通过这种有阶段性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人教版新教材关于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的学习中,教师为学生讲解文章背景以及作者的事迹,让学生了解文章背景,并在课下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对于《我的老师》进行段落划分,将每一段讲述的内容在文章旁边备注,从分部分的段落大意理解到整体文章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本篇文章的整体联系,理清人物关系,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教师形象进行分析。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文章中的一些精美段落摘抄到笔记本上,并找同学上讲台进行分析,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将教师和学生的身份互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进行分析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应用作者的这种表达手法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大大地提高自读篇目对于语文学习的有益性,让学生更加重视对于自读篇目的学习。

(二)精心设计引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传统教学中,学校对于语文教学组成中学生自读篇目的占时最少,学生往往在课上得不到相应的阅读时间。为了督促学生们对于阅读篇目的学习,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捕捉对于学生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要点,帮助学生进行自读篇目的速读,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掌握更多的学习内容,抓住文章标题,迅速准确地找到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主要观点。另外,教师也要经常向学生提出对于自读篇目的重点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课文精读,通过对于一些重点段落的揣摩,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语句中的深意,快速理清文章发展脉络,进而领析文章的特别之处。这种精读与速读相结合的引导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自读效率,在日后熟练掌握和应用自读篇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例如,人教版新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七根火柴》的学习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文章核心内容,将文章的表达深意向学生进行阐述。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课上设置限时速读环节,让学生在计时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学习课文内容,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上积极发言,各小组之间进行竞赛,看看哪个小组能在有限阅读时间内捕捉到更多的文章内容,对优秀小组进行物质性奖励,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七根火柴的内涵是什么”“作者表达内容的脉络是什么”,通过设置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探讨,提高学生的速读能力,为以后的自读篇目阅读做铺垫。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对于初中语文自读篇目教学方法的探究,可以高效的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质量。教师通过向学生们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阅读情况同班级目标的差距,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班集体共同进步。另外,教师可以根据自读篇目不同的特点,循序渐进的完成对于自读篇目的引读过程,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减轻学生的阅读压力。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善于提问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贺瑞丽.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模式分析——以《雨的四季》教学为例[J].作文成功之路,2020(30):80.

猜你喜欢

自读课文解决方法阅读能力
切莫冷落小学语文“自读课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以三步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