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物无声,用爱心播种希望

2021-04-06古远娣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0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班级管理班主任

古远娣

【摘要】德育是做人之根本。教学生如何为人处事就是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极为重要。小学班主任是学校推动德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在工作中除了要传授学生知识外,还要充分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将德育工作落实到素质教育的首位,并融合于实际教学工作中。本文从分析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提出小学德育工作策略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班级管理;道德教育;班主任

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德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仍有很多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导致学校对学生忽略了德育的培养,给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因素。小学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班主任作为学校开展道德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与道德教育的开展效果联系格外密切。

一、小学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而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德育是小学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提升小学生整体素质和完善小学生的各种品格等作用。小学班主任是与小学生联系最紧密的人,小学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对小学生的行为、品质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德育中应该起示范带头作用,在不经意间影响学生,播种希望和爱心。

二、润物无声,用爱心播种希望的有效途径

第一,加强教师间的交流,积累育人经验。小学班主任在工作期间往往会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小学班主任在道德教育期间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应当主动与其他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交流学习其他班主任的先进育人经验,即使其他班主任没有接触过类似的道德教育问题也可获得一定的建设性意见。因此增加与其他班主任的沟通交流,能够降低道德教育的难度,对促进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任课教师这方面来看,受到性格因素及学科因素的影响,同一学生在不同任课教师面前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小学班主任应当增加与不同任课教师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任课教师的反馈来分析学生的道德教育情况,从而不断学习改进,优化班级管理,更好的开展道德教育工作。

第二,提高自我素质,树立正确榜样。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阅历有限,在这一时期仍未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在入校后接触班主任的时间较长,因此班主任可以说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榜样,其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影响。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行为对学生带来的影响,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从而促进道德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实际教学期间,小学班主任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一方面,借助互联网技术学习前沿的教学理念,并将其应用到道德教育中,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德育知识传播。另一方面,在工作及生活中,需要坚持以身作则,积极传播给学生的德育知识,从而潜移默化的为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第三,关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小学开展德育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思想建设,更重要的是将学生的心理状态往正确的方向引导,部分学生受到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消极情绪。作为班主任应当切实加强与这类学生的思想交流,了解他们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并及时加以处理,避免其在学习生活中由于这类情绪的影响而产生自卑等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的性格。在学习生活中,小学班主任需要一视同仁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不能过分照顾学习好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予物质上及口头上的奖励;对学习较差的学生也不能过度吹毛求疵,应当增加沟通交流,通过课外辅导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与肯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作为小学班主任需要充分发掘不同学生的长处,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鼓励与支持来激励学生更好的成长。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同时学生对班主任管理与教育的符合度也会显著提升,这也是优化班级管理,更好的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

第四,密切联系家长,做好家庭教育。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仅仅依靠学校及班主任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在道德教育期间,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当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到道德教育中,从而有效推动道德教育的有序开展。家长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为在家中,他们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其对学生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因此应当重视家长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小学班主任在开学初,应当把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记录下来,并保存在手机中,以方便联系。当然,还可以通过QQ、微信等形式与家长保持沟通。道德教育期间,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建立起统一的德育目标极为重要,这也是道德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当在充分认识道德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学生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其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建立起统一的德育目标。除此之外,小学班主任需要定期进行家访,通过观察学生在家表现来分析道德教育的开展效果,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可以通过宣传手册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家长更好的认识道德教育,从而在得到教育期间与班主任有效配合,共同营造出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

第五,开展实践活动,提升道德教育效果。道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宣讲的层面上,而是要付诸于点滴行动中。作为小学班主任需要定期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德育,从而对道德教育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不要拘泥于传统的德育观念,应当做到推陈出新,研发适合当代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就是要满足当前年龄段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断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比如,在垃圾分类教学期间,教室应当尽量放置一些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垃圾,如废纸屑、果皮等,让学生在垃圾分类实践期间产生参与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道德教育的深层含义,道德教育的效果也会显著提升。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中,德育工作居于所有工作的首要位置。然而小学班主任又在道德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们作为小学德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倡导者,对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进一步提升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不忘育人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坚持做到润物无声,用爱播种希望,用心用情用功推进小学道德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参考文献:

[1]胡小平.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2020,10(11):62-63.

[2]石秀娟. 淺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8,5(45):129-130.

[3]李仙.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的措施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8(12):50-51.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班级管理班主任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我的班主任①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