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芜湖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路径和举措建议
2021-04-06潘雅娴王晨宸芜湖市产业创新中心
文/晏 非 潘雅娴 王晨宸(芜湖市产业创新中心)
自2016 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以来,芜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高规格领导组,在全省率先制定了示范区建设方案和路线图、施工图。全市上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落实示范区建设工作部署,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科技创新已成为芜湖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城市特质。截至目前,芜湖成为长三角地区唯一同时拥有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国字号创新招牌的非省会城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等科技创新核心指标持续保持全省前列,芜湖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在长三角26 个城市中居第9位,在全国72 个创新型城市中居第29 位。
芜湖市委十届十四次全体会议做出了面向2025 年打造现代化智造名城、创新名城、开放名城、生态名城的战略部署。新时期,芜湖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重大机遇,坚持不懈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企业创新、管理创新等全方位创新,为芜湖市加快建设现代化“四个名城”提供科技支撑。
一、 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积极申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深度融合,聚焦机器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通用航空等优势产业,开展颠覆性技术创新、先进适用产业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加速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研发供给、高成长型科技企业投资孵化,打造“政产学研资”紧密合作的创新生态,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努力实现产业链高级化和全产业链智能化,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支持埃夫特、中电科钻石飞机、奇瑞新能源等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各类研发机构、高水平科研院所,组建行业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二、 建设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全力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定不移推进“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三重一创”建设,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攻尖”提升计划,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争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二是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补短板与锻长板并重,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加快传统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三是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高水平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四是深入谋划未来产业,聚焦“未来技术产业化”和“现有产业未来化”,面向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大数据、区块链等产业领域和技术方向,力争攻克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颠覆性关键技术,努力建设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
三、完善区域创新平台体系
一是建设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加快科技创新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家、省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在芜湖布局。深化市校合作,支持西电芜湖研究院、中科大智慧城市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等打造集高端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发展、技术协同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等研究院。二是建设重点研发创新平台。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政产学研用金深度合作模式布局一批重点研发创新平台。加强重点研发创新平台的绩效考核和运营管理,力争形成3~5 个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研发平台。三是建设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金融支持等方式,吸纳社会力量兴办新型研发机构,搭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一体的科技创新链条。
四、打造全方位开放创新高地
一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和G60 科创走廊建设,重点建设1~2 个“飞地”创新中心,打造离岸研发创新平台。二是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高质量推进省级以上开发区建设,形成各载体错位分工、优势互补的联动发展格局。推动高校院所、创新平台等载体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实现科技资源互联互通,构建跨区域的创新生态。三是推进安徽自贸区芜湖片区建设。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区、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定位,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航运服务、跨境电商等产业,建设比肩全国最高水平的内陆港口型自贸区和科技创新型自贸区。
五、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
一是加强创新企业梯度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支持规模以下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升规”、规模以上企业加快“升高”、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壮大,着力打造以高成长企业为引领、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生力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二是推进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深化市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形成一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和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支持有条件的科研院所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增强在基础前沿和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中的骨干引领作用。三是优化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管理。加大市级财政科技资金支持力度,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探索实行“定向攻关”“揭榜挂帅”等组织模式。积极试点科研管理“绿色通道”、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信用承诺制等。
六、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一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完善科研机构评估制度,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将事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前置为事前所有权奖励,激发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二是搭建创新要素共享平台。依托安徽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鼓励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参与示范区开放实验室建设,推进线上资源开放共享。进一步探索创新券、服务券等多券组合模式,推动建立创新券长三角地区互认机制。三是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建设,加强专利挖掘和布局,推动知识产权发展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七、促进科技金融深度结合
一是丰富科技金融业态。优化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信息对接机制,鼓励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深化科技保险试点,大力支持科技担保业务,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持续推进税融通、政银担合作机制创新。二是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积极推广“四新加一资”模式,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鼓励科技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各类信用服务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信用产品及服务。实施企业上市倍增计划,支持创新创业企业进入各类资本市场融资。三是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构建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通过政府增信和引导,吸引各类社会和金融资本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用好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技术转移早期项目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投融资支持。
八、建设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
一是集聚高层次科技人才。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面向全球广泛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全面提升人才团队项目招引、遴选、评审、谈判和落地服务水平。二是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加快集聚有洞见力的优秀企业家和投资人,实施企业家正向激励机制,保障企业家公平竞争权益。大力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加大面向生产一线的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增强技术技能人才的归属感。三是加大人才留用培养力度。积极创建国家产教融合城市,建设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深化与中国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重点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市校联动共同招收专业研究生培养产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四是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编制周转池、股权期权激励、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基金等制度建设,提高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比例。完善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探索对研究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实行分类评价。推动人才跨体制转移,探索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双向流动新机制。
九、 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
一是建设高品质孵化载体。加大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孵化器配套保障,提升专业运营服务能力,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高科技创业投资、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开展产业孵化和专业孵化。二是健全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探索新型创业孵化模式,依托国家级孵化器,围绕重点产业,新建10 家以上“孵化器+专业化运营队伍+创新创业载体+创新服务平台+科创基金”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大力建设特色产业孵化器、专业化众创空间,面向细分市场实施精准孵化。三是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开展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芜湖地方赛等活动,营造“创新愉快”的良好氛围。鼓励在芜高校增设创新创业课程,开展高科技研发和创业实训,探索建立弹性学分制或创业休学制度,提供灵活的创业环境。
十、 健全简洁高效的创新服务体系
一是改革创新治理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实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更多项目事项管理由事前审批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服务转变。二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积极落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广政策,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定期对创新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围绕支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人才管理等主要突破方向,不断完善符合芜湖发展导向和阶段性需求的政策体系。三是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优化政府创新管理职能,深入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加强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一门通达、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深入开展政务服务流程再造,通过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