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历史脉络与高水平推进的实现路径

2021-04-06赵菁奇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安徽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战略科技国家

文/赵菁奇(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安徽行政学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我国基于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重要战略判断,为“十四五”和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2020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这是对我国面临严峻挑战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并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2021 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2021 年2 月19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强调“要围绕高水平自立自强深化改革”。科技自立自强创新战略的形成、发展与确立凝结了几代国家领导人和科技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回顾新中国成立70 余年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科技事业的根本遵循,大致经历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科技自立自强”的演进过程,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规律的具体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科技发展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成为国际上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美苏两大阵营激烈对峙的国际环境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加剧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上限制、政治上敌视、技术上封锁、外交上孤立、军事上威胁的全方位遏制。面对险峻的国际环境,为了改变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不发达的面貌,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依据国内外形势确立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科技发展方针。

只有引进技术和人才,才能改变我国产业技术落后的情况。正如毛泽东所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1]1956 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到我国和外国的关系的方针,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2]。强调自力更生,但也不能忽视向别国学习,并特别强调在自然科学方面,要努力向外国学习[3]。周恩来总理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也提到,“生产依靠工人,技术依靠苏联专家”,同时强调,“既不能无限期地依赖苏联专家,更不能放松对苏联和其他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最有效的学习。”聂荣臻也谈到“自力更生”的重要性,“技术越发展,其保密性越强,谁也不可能把最先进的东西交给别人,别人即使给些东西,也只能是性能比较落后的。唯一的出路只能是走自己研制的道路。这一点应该作为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成为我们制订国防科研方针、政策、任务的依据。”[4]1959 年,聂荣臻在全国科学技术计划会议上要求,“我们要攀登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峰,凡是国外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我们都应该尽快地迎头赶上。”[5]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科技发展方针是为了顺应当时严峻的国际环境和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在这个方针指引下,我国开始边学苏联边制定自己的科技规划、科技政策,不断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向苏联引进科研管理和规划制定方法,以“156 项工程”为载体,引进成套机器设备、工艺和产品设计[6];以“122 项协定”为平台,开展技术引进与合作,奠定了初步的工业基础;以《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为桥梁,引进国防尖端技术;引进苏联专家,派遣留苏学生,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逐步形成“以任务为经,以学科为纬,以任务带学科”的科技发展模式。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增强了国防实力。邓小平曾高度评价“两弹一星”的历史地位,“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7]1999 年,我国还特地召开“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江泽民强调我国在当时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能成功地研制出“两弹一星”,确实为我们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创造了宝贵的经验[8]。这些成就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带动了新中国整体科技事业的大发展,为我国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启示、积累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宝贵经验。但与当时世界整体科技水平相比,我们依然有很大差距。科技发展的经验也提醒我们要正确认识知识分子,要把科学技术从器物层面提升到文化价值层面,从“以物为本”提升到“以人为本”,力求建设科学民主的创新型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科技战略方针

历经十年文化大革命的重创,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逐渐拉大。如果从科学精神的角度来看,可以得出“人文是科学精神之母、人民是科学精神之本、人才是科学精神之根”[9]的结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科技发展方针,同时结合改革开放新的历史实践,对这一方针作了进一步阐发和完善。

邓小平指出,中国要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把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坚持不懈地提高我国科技自主研发能力。在1978 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他指出,“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10]科学的春天之后,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关问题讨论的影响,科技界也渐渐理清了两个问题的认识:一是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离开理论支撑的科技创新只能是无本之木,缺乏实践印证的科技创新很可能是昙花一现。科技管理部门及社会各界对科技人员创新成果的评价机制从原来只注重理论研究深度和前沿性到更看重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对科技成果的实践检验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关于实践主体和方法的认识,官、产、学、研、介、金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活动中扮演不同角色,但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实践主体,这个主体角色贯穿于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应用的全链条过程中。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战略方针指引下,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能力相辅相成,坚持科技人才“引进来”和“走出去”及技术设备的合理“拿来主义”。1982 年,邓小平在会见利比里亚国家元首多伊时指出,“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有那么一些人还是老殖民主义者的头脑,他们企图卡住我们穷国的脖子,不愿意我们得到发展。所以我们一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坚持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主席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11]1988 年9 月,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构成了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学说的重大发展,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概括,也是科技功能观最有力的体现。

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科技战略方针指引下,我国制定“星火计划”,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被社会各界认为是一个让农民有钱的计划;观念破茧,技术商品化、产业化理念确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放活科技机构和科技人员,科技开始增强国力、改变人民生活;制定“863 计划”,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制定“火炬计划”,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让高新技术园区在全国蔓延。中国科技进步在国内舆论场地位渐渐上升、对科技与经济的理解也在逐步深化。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大刀阔斧地改掉了以前犯过的错误,让中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回到了正常轨道,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虽然已经领略到了科技的有用性,明确归根结底要靠科技的发展,但依然没有充分把握科技发展的规律,创新主体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三、“自主创新”战略的确立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发达国家抓住知识经济来临这一时机,大力发展科技与教育。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展“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科技战略基础上,提高了对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1995 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格局。”[12]同时,也提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是买不来的”。[13]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在科技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要着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999 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强调一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在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14]。在“科教兴国”战略部署下,人类基因图谱开始绘就,科技伦理问题逐步进入人们视野。启动“973计划”,建立了以科学家自由探索和国家需求为导向的“双力驱动”基础研究资助体系;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211 工程”和“985 工程”;汽车工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自主创新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将自主创新确定为21 世纪国家发展战略。2004 年,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把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推动整个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15]当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16]。2004 年,胡锦涛在考察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点工作时强调,加快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及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挑战具有重大意义。强调推动科技自主创新的战略地位,即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任务来抓[17]。在2005 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温家宝指明“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明确提出,“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必须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18]至此,我国开始明确将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并说明了自主创新包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吸收三种形式。2005 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19]。“十一五”规划建议的通过,标志着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地位的正式确立。2006 年1 月,党中央召开了新世纪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作为会议主题,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图贯穿于会议始终。在中央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2006—2020 年的科技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提供了政策和政治保障。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的颁布实施使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

在“自主创新”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开始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从确立宏观战略基础到构建科学合理的科技战略体系,到更为纵深地推进科学与经济社会相结合,人们开始关注政府职能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转变,进一步从资金、体制、机制、政策等各方面促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支持创新、鼓励创业,为中小企业创新创造条件;“上天入地入海”取得突破,科技强军充分显现,科技支撑交通领域取得新进展,公路桥梁航运开始呈现“中国力量”;尊重知识人才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基本形成;科技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反思与涅槃中发展壮大;国际国内区域多种科技合作模式齐头并进。

四、“科技自立自强” 的战略方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和创新的新思想、新论断,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我国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最新行动指南。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顶层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主体思维和全球思维方式的全面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总体上集中在科技创新在创新理念中的重要意义和主体功能、科技创新的目标、自主创新、人才根基、科技产业、科技体制改革等几方面。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一汽集团考察时强调,“必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实现技术自立自强,做强做大民族品牌。”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党中央对于科技创新的战略方针和谋划部署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部署了科技自立自强的四梁八柱,即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完善一个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十九届五中全会后,学者在媒体尤其是党报发表若干探讨科技自立自强的文章,但未有人梳理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脉络及中国共产党对科技发展方针的探索,对于到底什么是科技自立自强?为什么要科技自立自强?怎样科技自立自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于科技自立自强的内涵,吕薇认为科技“自立”体现了“自主创新”的观点,即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安全、可控;“自强”目的是提升科技创新的质量,通过增强科技引领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创新,塑造国家发展新优势[20]。为什么要科技自立自强,一般学者都从产业链供应链角度、面临的严峻国际国内环境对科技发展的要求环境进行探讨。对于科技怎样自立自强,学者也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如何高水平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迫使我们需要对当下科技界存在的问题有精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1.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是科技自立自强的保障

国家创新综合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体系的能力和运行效能。国家创新体系在上世纪80 年代由费里曼提出,20 世纪90 年代初期,我国学者开始研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指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要素组成,是以政府为主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我国目前的国家体系是在追赶发达国家过程中建立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逐步完善,难以满足新阶段建设科技强国的需求。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四角相倚的创新体系,亟待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科技发展需求出发,谋划和构建适宜科技强国建设的国家创新体系。现阶段依然存在创新主体功能定位不清、协同效能不高的情况,如何统筹发挥创新系统的各要素作用是摆在决策界和学界的一大难题。政府要处理好“越位”和“缺位”问题,切忌盲目跟风热点领域,应该慎重投入,避免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加快完善激励企业创新的制度环境是重中之重,深化科研机构法人制度改革,注重发挥国有企业的创新主动性,形成企业(包括国有、民营)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最大程度激发高校的科研育人作用,科研院所应清晰自己的功能定位,避免在研究领域和方向上造成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和碎片化发展;各区域根据产业特色和基础,高效协同,建设符合区域实际和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注重完善符合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创新治理体系。

2.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三会”上的讲话指出,“要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应该成为攻坚克难、引领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同其他各类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研发机构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新格局。”[21]随后颁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在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面向未来、统筹部署,布局建设一批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实验室……打造体现国家意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引领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22]这是“战略科技力量”的提法首次出现在政府文件中,也表明了国家实验室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引领。2017 年,党的十九大强调,“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23],这标志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意志。

那究竟什么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白春礼[24]认为国家科研机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穆荣平[25]认为中科院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代表,两者都侧重于从什么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角度,没有突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到底是什么或者包含什么。尹高磊[26]认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载体是国家实验室和世界一流科研机构。赵刚[27]从人的角度出发认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包括战略科学家、科技骨干及科技辅助力量和配合力量。应该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注重的是国家层面的影响力,战略层面的考量,并且在创新驱动战略层面发挥较大的贡献,包括科研机构及其聚集的人才力量。在当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过程中,首要应明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国际重大创新工程的关系、与区域创新力量的优势短板互补关系、与普通高校、院所、企业等创新共同体之间的功能定位关系,推动科技治理方式方法向适应科技发展规律的范式转型,完善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

3.明确基础研究主攻方向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

我国目前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源在于基础理论研究缺乏、不扎实,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研究透彻,这点已经是决策界和学界的共识。基础研究的突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成功与否面临很大风险。从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的转化过程中一般有三种形式,由已有科学知识转化而来的高技术式创新;由基础研究新成果带来的颠覆性创新;由已有技术转化的引进消化再吸收和集成创新。基础研究需要大量投入,明确主攻方向显然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作出的重要判断。明确了主攻方向的基础研究才能发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的作用。基础研究的投入主体是政府,但不能限于政府,要发挥政府在基础研究投入方面的引导和拉动作用,拓宽投入的渠道势在必行;首要任务是推动基础研究尽快转型,从“外包工”转为“深加工”,让国内成为国际学术交流的第二家园,促使更多“中国学派”的诞生;发扬“973”计划的精神,既积极资助科研人员自由探索,又大力支持重点团队原创性、颠覆性研究,力求在关键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应突出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四类技术创新,在新发现、新方法、新原理上取得突破。加大投入(基础研究、人才等)是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的共识。但在明确基础研究主攻方向、加大投入的共识背后,我们还应该清醒,避免科技创新热潮背后“内卷化”现象的出现。

4.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首要之举

最早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曾表述过“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发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后来在《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文件中都有“新型举国体制”的表述。构建混合所有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是我国创新驱动战略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如何处理好市场配置资源与举国体制、基础科研与创新商业化、军用与民用是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核心。可借鉴美国的“网络型举国体制”,正确看待以政府主导为特征的科技创新体制,以创新商业化为目标对科技活动进行评审,采用任务导向型、市场化项目运作机制,注重发挥军事和航天等尖端技术对民用技术的引领作用。

5.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持续动力

经两次科学革命、三次技术革命及由此引发的三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一批世界科技强国应运而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新兴经济体崛起,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全球化竞争加剧,全球科技创新力量对比此消彼长。全盘复制传统科技强国走过的道路,并不适合我国发展实际。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动力。尽管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但面临中美科技“脱钩”,在能源资源、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农业现代化及人类健康方面仍面临一些突出短板,接下来的“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在学习和借鉴传统科技强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应把握世情、国情变革大趋势,强化硬投入,优化软环境,加强战略谋划,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以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我国沿着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

猜你喜欢

战略科技国家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把国家“租”出去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