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促进医院行风建设

2021-04-03邱生林师梦丽袁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7期
关键词:医风行风医德

邱生林 师梦丽 袁梅

行风建设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行风建设立于“建”,“建”则以教育为先,医德医风教育作为医院行风建设的基础,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树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等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和引导性作用[1]。医院行风建设应以医德医风教育为基础,建纠并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中明确指出将行风建设与医院中心工作同部署,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建立良性运行的医德医风工作机制[2]。本文将对我院开展医德医风教育、以教育促行风的具体实践做以详细梳理与系统介绍,以期与同仁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

1 医德医风教育的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医家大者都十分重视医德医风教育: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对医德医风有着其独到的见地,在其所撰的《外科正宗》中对医德医风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闻名古今的“医家五戒”和“医家十要”。陈实功指出医乃仁术,医者应当以“仁爱之心”为首要品质,对待患者要一视同仁,不可贪图利禄[3];医者应当专心从医,坚守岗位,不可延误病情[4];对待同行应谦和谨慎,不可倨傲轻视,构建和谐的医际关系[5]。德国柏林大学胡弗兰德教授则对医学人道主义思想和处理医患关系的原则具有其深刻的见地,其编撰的《医德十二箴》(Hufeland’s Twelve Advice on Medical Morality)被誉为近代医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医德规范。胡弗兰德认为医生应该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应该以忘我的精神治病救人,即使在患者已病入膏肓无法医治时,也应该竭尽全力减轻其痛苦,力争延长患者的生命,尊重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6];同时,医生应考虑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考虑,以人为本,务实行医[7]。

从中外医学家的论著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医德医风教育是医学这一职业的本质要求,医务人员需要通过医德医风教育树立其正确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规划正确的职业方向[8];其次,医德医风教育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医德医风教育可以引导医务人员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落实到每一位患者身上和每一次诊疗过程中[9];最后,医德医风教育是塑造医院良好形象的客观要求,医院形象的树立不仅需要精湛的医疗技术支撑,更需要将良好的医德医风贯穿于寻医问诊过程中,以获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与信赖,从而塑造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10]。

2 医德医风教育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医院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政府仅给予一定的差额拨款补助,财政经费支撑力度不够,促使医院必须通过追求效益以维持正常运营,且医院又是一个高付出、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部分医务人员在寻求效益、追求利益的价值导向下迷失了自我,忘记了从医的初衷,更忽视了对自身医德的要求[11]。

此外,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下,医疗事件成为各类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话题,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许多媒体的报道往往有失公允,甚至有媒体通过夸大院方过失来吸引读者,误导群众对医院的认知和看法,造成了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这就导致医务人员在行医过程中如履薄冰,往往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而少了一份医者的担当。

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如何纠正行业不良风气成为了当务之急,而医德医风教育对于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谐医患关系、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树立医院良好社会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12]。

3 以医德医风教育促进行风建设的具体实践

笔者所在医院十分重视医德医风教育,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医院行风建设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院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达到了以教育促行风的目的。

3.1 制度与案例相结合

医院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一方面,从正面引导,加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组织医务人员实时学习国家、省、市各级、各部门颁布的行风建设相关文件,如《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纪违规问题调查处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以普及医务人员行风建设制度常识;另一方面,加强警示教育,做到以案为镜。向全院各科室实时推送医务人员违纪违法、违反卫生行业“九不准”的反面典型案例,督促医务人员引以为戒;组织医院中层干部、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工作人员赴法纪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敲响廉洁自律警示钟,强化规矩意识和法律意识,筑牢廉洁防线。

3.2 感化与激励相结合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身心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13]。因此,医德医风教育离不开心理感化和激励,基于此,医院十分注重对先进事迹的宣传教育:一方面,向全院医务人员推送《人民的医生》系列纪录片等央视官方节目,鼓励从他人身上寻找闪光点,学习先进典型,弘扬高尚医德;另一方面,坚持在全院范围内开展 “服务之星”评选活动,宣传医院内部先进事例,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塑造“服务好”的良好医德形象,为全院医务人员给予榜样的力量。

3.3 督查与约谈相结合

医院定期开展行风建设工作督查,相关部门带头对全院所有临床医技科室、行政职能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进行行风督导检查,其中,医德医风教育及学习情况是行风督查的重要项目之一,重点督查科室医德医风学习开展频次、学习内容及人员覆盖情况,要求有记录、全覆盖,同时将医德医风学习情况纳入科室年终考核指标。

此外,医院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部和行风建设办公室每年联合定期开展行风建设责任约谈,对全院领导干部进行分层约谈,并签订责任书,要求领导干部落实“一岗双责”,做到责任层层传递,压力层层落实;同时,对于出现苗头性问题的个人,医院将召开提醒谈话会,要求其加强业务学习,严守职业道德,珍惜、慎用手中的职权,不踏红线,不破底线。

3.4 监督与考评相结合

医院十分重视第三方社会监督对于医德医风教育和行风建设的重要性。一方面,医院定期开展第三方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调查内容涵盖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患者权利等多个方面,并将患者及家属对医德医风的评价纳入调查指标,在了解患者就医体验的同时,从患者及家属的视角全面、客观地了解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现状,并针对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中反映的突出问题,积极分析原因,将问题落实到科室,要求相关科室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以达到提醒教育的目的,提高医院服务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安全的同时进一步保障患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医院还面向社会公开聘请行风监督员,制定行风监督员工作办法,完善行风监督工作机制,拓宽监督渠道,构建监督体系,通过第三方行风监督员的意见反馈及时发现医院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落实,不断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此外,医院每年开展一次医德考评工作,考核内容涉及医疗服务行为、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态度、医患关系构建等多个方面,实现对日常医德医风教育成果的量化考核,考评结果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绩效考核、专家级别认定等相挂钩,将日常监管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充分发挥医德考评强化教育、严明纪律、加强监督的作用。

3.5 创新与文化相结合

高尚的医德修养离不开医院的文化建设[14],发展医院文化、创新教育方式是强化医德医风教育的有效途径。医院以患者安全文化建设为契机,持续开展“善小大成·见微知著”图文作品评选活动,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发掘医患和谐、医护合作的动人画面,用“微作品”显“大爱心”,用“小行动”宣“大价值”,并利用宣传展板将图文作品进行轮流展出,将正能量以图文方式传递给每一位医务人员,让医德修养从细微处提升。同时,通过开展改善医疗服务“为了使命与梦想,假如我是 ”主题演讲比赛,引导广大医务人员将个人梦想与成长同医院的改革与发展相结合,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医疗服务中技术面的“高度”、管理面的“宽度”以及接触面的“温度”,通过发现问题,探索改进,积极参与管理,助力推动医院的行风建设。此外,医院党委定期组织开展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动,通过文化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洁氛围,将廉政意识植入医务人员心中,并践行于工作中。

4 小结

医院行风建设离不开医德医风教育,医德医风教育作为行风建设的基础应贯穿到医院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多重并举,常抓不懈。我院高度重视医德医风教育,将医德医风教育做为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活动,形成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监督、有奖惩、有创新的医德医风教育体系,使医务人员在潜移默化中将医德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在日常工作中践行“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在提升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的同时提高了医院的服务品质,改善了医患关系,更推动了医院行风建设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医风行风医德
通过医德医风智慧考评体系建设正向激励医务人员行为导向
苍溪县:解民困办实事 加大社保行风建设力度
县级医院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工作研究
行风社会监督员长效机制构建
浅谈促进现代藏医药发展的医德医风问题
新媒体时代行风类栏目如何焕发生机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及对策
构建立体职务犯罪预防网络 加强医疗行风建设
论医德考评中的自律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