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子语类》德育思想及其对医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2021-04-03侯建成冯桂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医德朱熹道德教育

贾 颜,侯建成,冯桂梅

(1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102107465@qq.com;2 吉林医药学院教学督导与评价处,吉林 吉林 132013;3 吉林医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吉林 吉林 132013)

1 朱熹简介

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宋明“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在研究理学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独特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朱熹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宋代以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蔡元培说:“宋之有晦庵,犹周之有孔子,皆民族道德之集大成者也。”[1]朱熹学术成就非常高,著作颇丰,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朱文公文集》以及门人集录的《朱子语类》等。

2 《朱子语类》的德育思想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历代哲人都对人性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争论。朱熹继承了“二程”“性即理也”的思想,对人性是什么的问题有了更清楚的表述。朱熹认为人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之别。天地之性与生俱来,是至善的,而“天地之性”又受“气质之性”的影响,使人有善恶之分。朱熹说:“为学首在变化气质”,这也指明了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变化气质”,通过道德教育调整气质之性中的善恶成分,使人弃恶迁善。朱熹还进一步以“心”的范畴说明道德教育的作用。他认为“道心”和“人心”是人心的两个不同方面,“道心”体现天理的本性之心,而“人心”即是人的私欲,道德教育的目的主要作用就是培养人的“道心”支配“人心”,用天理来克制人过分的私欲。

朱熹在其理学、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建构了他的德育教育思想体系。他认为道德教育是理学教育的核心,道德品质的养成对人非常重要,要远胜于才能。他说:“德行之于人大矣”,修德对人有重大意义,通过道德教育,人不仅可以获得直接、具体的感情陶冶,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将国家的伦理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形成主动向善、从善的意向。针对当时的学校教育境况,朱熹认为良好的修为是学识发挥作用的关键,片面强调智育忽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很危险的。因此,朱熹认为学校不但要将精力放在对学生的学识教育中,还应密切关注学生的道德修为,并将道德教育放在整个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做到“立学教人”[2]。在德育与智育的共同促进下,才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2.1 道德教育的目标

朱熹德育思想是在“富而不教,人才日弊”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在当时的南宋社会,风俗日弊、世风日下,人们普遍信仰缺失,功利主义思想盛行。朱熹旨在通过德育重建社会秩序、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他将德育目标分为“明人伦”的基本目标和“做圣贤”的最终目标。他认为培养圣贤之人应循序渐进,首先要使人们通晓“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这“五伦”,并知晓与“五伦”相适应的人伦之理。其次,朱熹注重激发人们的进取心,将成为“圣贤之人”作为人崇高的奋斗目标。他认为人的天性禀赋不同,“圣人”生来具有高尚品质,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贤人”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达到认识善和践行善的能力,然后在不断的学习与提升中接近“圣人”境界。

2.2 道德教育的原则

第一,循序渐进的原则。朱熹注意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心智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对他们施以不同的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朱熹将学校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小学”阶段为八岁到十五岁,由于学生尚不能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深刻的道理,道德教育应着重于行为的训练,使学生从行动到感受,然后明白其中的道理使之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大学”阶段是十五岁之后,主要任务是“发明此事之理”,即“穷理”,因为在此时学生已具备了理解抽象义理的能力,学生不仅要知道应该如何,更要懂得为什么应该如何,学生只有明白了义理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才能自觉地进行修身。因此,“大学”阶段的“穷理”是对“小学”阶段“学事”的提升,这体现了一个完整的分阶段又具备连续性的道德教育过程。

第二,知行并重原则。朱熹在知行关系中明确主张知先于行、行重于知。他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3]也就是说,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二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只有对道德观念有了清晰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才能对道德行为有合理的指导,同样,对道德观念的真正认识和理解也要通过道德行为显现。同时,朱熹认为“知与行工夫须着并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二者不可偏废,如人两足相先后行,便会渐渐行得到,若一边软了,便一步也进不得。”[4]在朱熹看来,知和行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知即致知,穷究义理;行即力行,躬行践履。“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其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为何事。”[4]由此可见,朱熹强调在道德教育重视知行并重原则,强调在向学生传输道德观念的同时,严格训练他们的道德行为,将知识与行为有机结合,二者相互促进。

第三,正面引导与禁于未发结合原则。

朱熹认为,道德教育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是正面引导,“灭人欲”就是进行规范禁防,使不良的念头和行为消除在萌芽阶段。这两个方面互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正面引导,通过耐心教导使学生自觉接受和内化各种道德规范,而不是将其看成是外部强加的枷锁。但不良的品质也会在学生的身上滋生,造成“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的局面。因此,不良的品德要“禁于未发”,为了防范学生形成不良的品德,就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与正面指导共同约束学生的言谈举止和品德行为。

2.3 道德教育的方法

在德育原则的基础上,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也做了详细总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立志。立志就是要求受教育者树立崇高、远大的志向。朱熹认为修身成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道德教育过程中树立远大的志向,才能唤醒内在的道德需要,才能实现道德的价值。“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曰: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人有了远大的志向,就有了前进的目标,能“一味向前,何患不进”[5]。立志对人的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朱熹把立志放在了德育的首要位置。为此朱熹教育学生:“学者大要立志。所谓志者,不道将这些义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接要学尧舜。”[4]这就是要学生要以“圣人”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树立远大的道德志向,以理想的道德人格形象激励自己奋进。同时,朱熹认为,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道德志向,必须从日常的点滴小事做起,不能空谈立志。在朱熹看来,胸无大志和空谈立志都是做人的不良倾向,立志要从小处着手,才能真正立成大志。

第二,居敬。朱熹强调“居敬”,并把“敬”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4]“居敬”是朱熹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内容:第一,朱熹说的“居敬”,是一种精神专一的道德修养态度,也就是说,在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要专注于目标;第二“居敬”是一种对内心修养的“警觉、警醒”的道德心理状态,“敬只是常惺惺法,所谓敬中有个觉处。”[4]朱熹认为在道德修养中,保持内心的警戒,随时注意防范不良情感思虑的产生是很有必要的;第三,“居敬”指的是“小心敬畏”的道德修养状态。朱熹认为在道德修养中,人欲会对人的本心产生干扰,因此,保持人的本心对道德修养非常重要。在朱熹看来,只要坚持“居敬”的修养功夫,就能做到“存天理、灭人欲”。

第三,省察。朱熹继承儒家的思想,将“省察”作为重要的德育方法。“省察”即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他十分赞赏孔丘的学生曾参“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认为这是“得为学之本”,是抓住了道德修养的根本。朱熹提出两种不同的“省察”方式:一是“省察于将发之际”,即在不良念头刚刚露头时,就应进行及时反省和检查,将“恶”的情感意念消灭在“始萌”之中;二是“省察于已发之后”,即在不良言行已经暴露后,要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的思想言行,不让其继续滋长。朱熹的这一见解,表明他在道德教育中既强调防微杜渐,同时又重视纠失于后。

第四,穷理。“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德育思想的主线。“存天理”首先要体认天理,即“穷理”就成为朱熹倡导的德育教育方法。“穷理”即道德认知,只有对道德有透彻的认识与领悟,才能主动去遵循天理,进而践履道德纲常。朱熹极为赞同二程“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见解,着重强调了程颐“格物以穷理”的主张。在朱熹看来世间万物都有理,因而万物都在格物的范围之列。格物的方式不尽相同,“或考之事为之著,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所知讲论之际”。总而言之,不论格物的具体方式有何不同格物以穷理必须要学习,通过学习获得各种知识,领会各种道理。因此,朱熹在道德教育中也特别重视博学,而博学中读书又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总之,读书、博学、格物、穷理最终都是探寻天地间的人伦之理,以获得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第五,力行。 品德的养成除了要穷理,还要践履道德准则,即“力行”。“力行”就是要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他还认为,“行”有检验“知”的作用。“欲知之真不真,意之诚不诚,只看做不做如何。真个如此做底,便是知至、意诚。”由此可见,朱熹把“知”看作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和检验标准,强调身体力行,反对言行脱节。

3 《朱子语类》德育思想对医学生德育教育启示

“医者德为先”“无德不成医”。大学教育是医学生道德水平发展的关键时期,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效果直接影响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医药卫生行业的健康发展。医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个体生命获得有意义的体验和追求,在呵护生命、维护健康的同时,激发人们追求生命意义、实现自我价值、满足精神需要,实现对现实的超越。开展有效的医德教育方式,是当前医学院校应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朱子语类》中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精髓,对深化医学生医德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1 转变教育观念,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

现代教育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6]。道德教育以道德规范培育为基本任务,但道德教育不是客观僵硬的道德知识和教条,道德教育的前提是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和认同。传统的医德教育过分关注对道德规范知识的灌输和训练,忽视学生对意义的理解,结果使学生不但不能理解认同道德规范,还会对医德教育产生厌烦情绪。《朱子语类》中朱熹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德育思想体系,他认为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并非对学生灌输刻板的知识和教条,而是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在感悟的基础上自觉去践行,才能真正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医学生的道德教育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内容要符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教学方法更要贴近学生的心理认知,调动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激发他们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选择、自我完善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的自愿自觉将道德规范转化为他们自己的道德行为习惯,让学生在乐于接受的样式上焕发出医学生道德教育新的生机和活力[7]。

3.2 健全课程体系,构筑系统化医德教育模式

朱熹认为“若无这智,便起这仁不得”,道德和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是道德的基础。他认为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进一步涵养人的道德,彰显人的本性的善。朱熹主张应当根据受教育者发展阶段和认知水平等因素,设置不同的课程供其学习之用。朱熹对学生一贯主张教育内容不但要有整体性,而且要有系统性,要循序渐进。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医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设置系统化的教育体系。以思政课程为基础,以实践平台为依托,以学生发展为阶段,以“知情意行”为层次,建立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系统化的立体道德教育体系。在入学时进行专业认知教育,深化医学生对职业价值的理解,树立崇高的医学理想,增强其从医的荣誉感和责任感[8];在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借助思想政治课程和各种医学人文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并借助义诊宣教、帮扶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树立起学生的责任感与仁爱之心。此外,利用榜样强化示范法,邀请“德高医粹”的医学专家、杰出校友举办专题座谈会等,以医德典范具体、真切、感人的实例,使医学生主动接受他们的高尚医德教育和影响,从而激发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临床实践阶段,是医学生医德形成的黄金时期,它既是医学生巩固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阶段,又是医学生将医德理论及医疗行为规范运用于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9]。临床实习医院和带教老师要树立医德教育观念,及时发现和解决医学生的道德困惑,使医学生在培养严谨科学精神、严谨工作作风的同时,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3.3 重视教师作用,帮助学生完成认知到行为的转化

朱熹认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践履应以对道德知识的信服为前提,因此,道德教育应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以德育教育规律为基础,用平等民主的方式启发学生,使学生理解道德知识、认同道德知识并自觉践行道德准则。在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引路人的角色,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自由并抓住合适的时机予以点拨、引导,有效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疑虑和困难。高校所有的教职员工皆要以身作则,坚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10]形成德育教育的正合力。第一,高等医学院校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引导的作用,努力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自觉将道德理论外化为实际行为,做到知行合一,以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增强德育的实效性。第二,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必须坚持育人先受教,自觉完善自身的道德素养,准确把握道德理论的精神内核,做好学生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向导。第三,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从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医学专业学科特点,挖掘真实可感知的现实医德问题教育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植入学生的专业成长中,并在此基础上对医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激发医学生的职业情感,增强从医信念,并转化成其日后行医过程中的道德行为。

3.4 注重环境构建,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朱熹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他曾在《论语集注》中说:“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心,而不得而知矣”。朱熹这一思想也说明良好的环境,能使个体长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它的同化,形成良好的思想与行为,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11]。环境因素对医学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作用,高等医学院校要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发挥环境对医学生道德修养的积极影响。医学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医德文化,获取大量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鲜明本土特色的教学资源,创造一种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精神环境;通过医学生宣誓教育,激励学生树立医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开展医德名著赏读、医德实践调查、名医故事展演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通过举办高水平的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利用学校网站、宣传栏、校报、广播等宣传渠道,加强医学职业道德宣传,营造浓厚的医德素质教育氛围,将医学生医德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实现校园文化与医德教育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达到陶冶情操,培育良好的品德之目的。此外,对于新时代的医学生开展医德教育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融合多方资源,创新教育途径,提升教育实效性[12]。

猜你喜欢

医德朱熹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朱子深衣”与朱熹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及对策
论医德考评中的自律导向*
医德信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