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隧道涌水突泥原因分析及处理技术
2021-04-03谭定祥
谭定祥
云南交投集团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从某种角度来讲,针对某具体的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分析涌水突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技术,对特长隧道的施工能发挥较大的作用。本文在研究中所选取的云南大永高速青山隧道项目,其地理位置处于内陆地区高原,纬度偏低,在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的影响下,全年无明显的酷暑或是寒冬,温度相对温和湿润,年平均湿度能够达到75%。通过对该项目基本情况、自然特征的综合分析,从不同的角度上找出事故问题并分析涌水突泥的原因,结合具体情况提出处理灾害的技术,能够为日后特长隧道的建设,提供有力依据。由此可以看出,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工程项目概述
1.1 工程简介
本次研究选取的项目,为云南大永高速青山隧道。该隧道项目为G4216,起点为华坪,终点为丽江,作为大理段的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该项目是从大理进入到内陆省份,最快速的通道。而且,该隧道项目不仅可促进滇西中心城市的建设,对于加强该地区与西北各省经济发展、文化发展,都有意义。该隧道路线,连接的城市分别是云南大理、四川攀枝花。加强该条隧道线路的建设,对其集疏运网络进行完善,可充分促进现代运输体系的建设。青山隧道左洞长3137.56m,右洞长3190m,属于特长隧道,海拔高程2105-2371m,相对高差266m,地形较为陡峭。隧道进出口,均处于交通不太便利的大西二级路旁沟内。隧道进口段岩体裸露,植被不发育,出口段多为灌木,植被较发育。
1.2 工程自然特征
对本工程项目的自然特征展开分析,具体如下:
第一,工程项目的地形与地貌。隧道穿越区底层以二叠系玄武岩系为主,属构造剥蚀低中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入口段斜坡一般坡度30-40°,坡度较缓,山形浑圆;出口段斜坡一般坡度51-54°,山体陡峭。在该隧道穿越区的底层,其主要的岩层为玄武岩,地形起伏较大。在隧道的入口路段,斜坡最低为30°,山形呈现出浑圆的趋势。出口段斜坡一般坡度51-54°,山体陡峭。
第二,工程项目的地质情况。隧道区域内的地层较多,包括人工弃土层、玄武岩层。其中,人工弃土基本为灰色,略微松散和潮湿,以玄武岩的碎石为主,分布于浅表层2m左右。玄武岩层基本为黄或是灰褐色,全部风化,以风化碎块为主,厚度最高为10m。
第三,水文与气候。该隧道水系可分为两端,前段、后端水系不同,分别属于澜沧江、金沙江水系。通过对该地气候的分析,该隧道区域属于高原性气候。从西北方向到东南方向,其平均气温由低到高。全年气温最热与最冷的月份分别是7月和1月,年平均降水量、水面蒸发量分别是1176mm和1600mm。通常情况下,山区的雨量要比坝区的雨量大,降雨特点呈现为不均匀。
第四,水文地质情况。分析该隧道区域的水文地质时,主要从地表水与地下水两个角度展开。无论是隧道的入口还是出口,侧沟底部均有少部分流水,且水源均与沟谷上游有密切关系。地下水与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有关,孔隙水较多,水量的补给源头多为大气降水。裂隙水与玄武岩有关,因季节对于水量的影响较大,所以此类水量的补给源头,多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
2 工程项目涌水突泥原因及处理技术研究
2.1 泥石流地质灾害及处理技术
青山隧道左幅ZK5+697-685段,围岩的级别属于IV2级;支护的类型属于SF4b。在掌子面开挖到ZK5+697地段时,掌子面拱顶部位发生了涌水突泥地质灾害。对该地段隧道的围岩处调查,发现其处于破碎带,以玄武岩为主,特征表现为松散性、全风化性并夹杂黏土。该地段的地下水比较丰富,掌子面多处出水,状态呈股状涌出。深入分析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是受高压影响;第二是受水流影响;第三是受不良地质影响。泥石流地质灾害下,塌体、涌水顺着导坑,充满掌子面。根据对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分析,从如下处理技术角度提出处理意见:
第一,对掌子面进行处理。首先,要清理渣体。根据塌体实际情况,开挖排水沟,及时将灾害区域设为抢险工作区域。其次,以止水墙对掌子面加以封闭。在应用止水墙时,以上导坑为主,同时必须注意排堵结合,采用潜孔钻在拱顶顺路线方向打孔排水,防止止水墙堵水后对掌子面形成较大的水压力,造成突发性事故。在通畅排水基础上采用水泥浆与双液浆对前方掌子面进行封堵。再次,重视对塌陷区域护拱的安装。结合塌陷现场情况,打设Ø108管棚,长度至少为16m。利用跟管工艺,管棚间的间距为40cm。大管棚内设置钢筋笼,并进行注浆,增加管棚钢度。同时结合超前小导管并进行注浆,将原有的松散土颗粒或裂隙胶结成一个整体,形成强度大、防水性能良好的固结体,使得围岩松散破碎状况得到大幅度改善。超前小导管打设范围为拱架A、B单元,间距为20cm。每两个拱架打设一环,打设长度6m。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对拱顶围岩稳定性的提高,控制塌方。最后,泵送管的预留。预留的位置是在止浆墙上顶部,应用C20泵送砼充填在塌体的上方空腔中。
第二,对塌方区域的水流进行处理。进入下导坑中施工,于合理位置打设引水管,引水管用Ø108管,采用跟管工艺打进掌子面20m~30m,将掌子面前方水源集中排水,减小前方水压力对掌子面的影响。同时,查看塌方两侧是否完成最基本的支护,若支护完成后,继续采用Ø108根管管棚,以打设引水管的方式,从多个角度上实现对塌方区域水流的排放,降低拱部区域的涌水量,降低掌子面垮塌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在打设引水管时,要严格按照塌方区域涌水量、涌水位置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明确合理的开挖方法。在对上导坑进行处理后,在掘进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用双侧壁导坑法,调整预留变形量,具体调整的长度为50cm。通过此种方式,尽可能的避免塌方区域拱架出现侵线的现象。
第四,初期支护处理技术。首先,调整初期支护型号。用SF5a型的支护设计替代SF4b型,调整拱架间的距离,将其调整为50cm,同时用2cm的厚钢板作为工字钢连接板。其次,调整锁角锚杆、系统锚杆。其中,锁角锚杆改为Ø89管棚,长度为9m,设计参数时按照原设计根数进行设计。系统锚杆改为Ø42注浆小导管,打设的环向、纵向间距,分别是100cm和60cm,梅花状布设。最后,调整纵向连接筋。改为Ø25连接筋,间距以环向为主,距离为50cm。
第五,动态化管理方案。通过对泥石流塌方情况的分析,因对掌子面围岩的具体情况并不是十分清晰,所以在挖掘处理时,可能会存在多种诸如大涌水、塌方等无法预见性的风险。所以,实际施工处理过程中,必须要有随时调整方案的理念。
2.2 突发沉降、垮塌及处理技术
2017年,已经处理完成的ZK5+697-687段出现突发沉降的现象。在现场,拱架垮塌的趋势比较明显,且偶有弹出砼块的现象。在现场,立即要求施工人员撤出到安全地带,对掌子面进行封锁。同时,组织专业测量人员,观测地段的沉降情况。通过观测,发现该区域总体沉降幅度,达到80cm,涉及到拱架A单元和拱架B单元。经过对该区域塌陷区域处理方法的多方商讨,形成如下处理建议:
第一,对沉降区域回填的处理。可以观测的方式,等待沉降完成。沉降稳定的情况下,从洞外组织车辆拉渣土,并在拱架A单元、拱架B单元接头的位置反复碾压。同时,在拱架A单元拱脚位置,对渣体进行回填,避免拱架出现整体垮塌的现象。
第二,采用临时支护技术。在沉降区域无沉降时,可采用临时支护的方式,加固沉降路段。具体的方法是选择I25b工字钢材料,将其组成伞型状态,同时用上述型号的双拼工字钢,设置出临时的仰拱。在临时支护技术下换拱时,需要保证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的安全。
第三,换拱处理技术。在沉降地段的初期支护中,可用I25b型的工字钢替换之前的I22b型,间距为50cm。同时加强注浆小导管施工,将松散坍塌体进行固结。
结语: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掌握特长隧道涌水突泥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处理技术,对于特长隧道在国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掌握工程项目基础情况的前提下,从泥石流地质灾害及处理技术、突发沉降和垮塌及处理技术等方面,深入分析工程项目涌水突泥的原因,提出合理化的处理措施。文章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日后出现类似问题的特长隧道建设,提供借鉴。不过,本文章所取得的经验并不能够照抄到其他特长隧道涌水突泥处理中,而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