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诊断中CT的应用研究

2021-04-02李铓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辽阳11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7期
关键词:分叶征毛刺空洞

李铓 辽阳市中心医院 (辽宁 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诊断中CT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案例为对象,结合不同诊断方式分组,分别是X射线组和CT组,分别采取的是X射线检查和CT检查,诊断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结果:CT组的准确率是95%,X射线组的准确率是75%,各项数据资料分析可知,CT组的优势明显。CT组57例患者中,毛刺征19例,分叶征17例,胸膜凹陷征8例,剩余是空洞征。X射线组的45例患者中,毛刺征15例,分叶征20例,胸膜凹陷征8例,空洞征2例。结论:针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采取CT检查进行诊断,效果明显,整体准确率高。

肺结核是当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感染结核菌引起的。肺癌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现象,发病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据首位,直接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变化,我国肺结核的发病率占据第二位,导致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数量逐渐提升。由于肺结核和肺结核合并的影像学特征相似度比较高,受阅片医生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可能出现误诊和漏诊的现象,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及时进行治疗,避免产生不良影响,在整个阶段,如何提升诊治水平是重点,让患者有序接受治疗,促进患者恢复。为了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诊断中CT的效果,选择本院收治的12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案例为对象,结合不同诊断方式分组,分别是X射线组和CT组,分别采取的是X射线检查和CT检查,诊断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详细的数据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案例为对象,结合不同诊断方式分组,分别是X射线组和CT组,分别采取的是X射线检查和CT检查,诊断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其中X射线组和CT组均是60例,X射线组的男女分别37例和23例,年龄30~75岁,平均(56.28±0.28)岁。CT组的男女分别是27例和33例,年龄31~74岁,平均(59.58±0.17)岁。对比分析两组案例的基本资料得知,差异不明显(P>0.05),详细的数据可对比和分析[1]。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X射线组采取的是X射线检查诊断,采用本院现有的仪器设备检查,对患者的胸部正侧位置进行摄影,结合使用说明书设定正确的参数,可采取人工设置或者自动曝光等方式对检验位置进行成像处理,对比具体的指标。

CT组实施的是CT检查诊断,采取的是本院现有的仪器设备进行扫描,对患者的胸口进行平扫,对肺尖和膈肌进行重点扫描,结合要求设定扫描的具体参数,对可疑位置设定2mm的厚度进行薄层扫描,可提升CT的分辨率,确保目标部位影像清晰。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和分析两组案例的诊断准确率;②诊断内容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以SPSS24.0进行计算,计量资料(年龄、病程、疼痛评分)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性别占比、有效率)以%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对比和分析两组案例的诊断准确率

CT组的60例患者中,57例诊断准确,准确率是95%,X射线组的60例患者中,45例诊断准确,准确率是75%,各项数据资料分析可知,CT组的优势明显。

2.2 诊断内容分析

CT组57例患者中,毛刺征19例,分叶征17例,胸膜凹陷征8例,剩余是空洞征。X射线组的45例患者中,毛刺征15例,分叶征20例,胸膜凹陷征8例,空洞征2例。

3.讨论

肺结核的发病率近些年来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针对具体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明确注意事项,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断[2]。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病情容易出现恶化,主要是由于长期结核病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对淋巴的正常回流可能产生阻碍,导致大量的致癌物质聚集,演变为癌症。肺部结核病灶不断扩大,在病变区域可能会出现支气管或者小支气管扩散和蔓延等现象,导致管腔阻塞引流出现不畅的现象,如果致癌物质在呼吸道长久停留之后,可能出现癌变的现象[3]。

长期结核病对患者的身体器官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出现严重的感染现象,会增加病毒感染的发生率。在临床研究中及时采取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能及时修复。针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特殊性,在临床中合理的诊断之后,能让患者尽快接受治疗。由于单纯肺结核和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表现为剧烈咳嗽和胸口疼痛等,仅依赖临床不良症状进行诊断,可能产生其他方面的问题,因此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合理对患者进行鉴别和识别,避免出现误诊和漏诊的现象,影响到治疗,导致治疗效果差强人意[4]。

X射线检查方式,是当前诊断肺结核和肺癌患者常用的一种方式,操作过程简单可行,在成像阶段具备清晰度高和经济性高的特点。在诊断过程中,对部位比较小和重叠病变难以诊断和区分,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胸膜以及纵隔不能得到有效成像,而造成难以对肺癌进行鉴别诊断[5]。

CT指的是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对应资料得知,CT在诊断中能合理的诊断和鉴别。将两种疾病不同之处进行诊断之后,能符合具体的诊断标准和要求。同时CT诊断方式能比较清晰地对病灶部位诊断,结合胸壁、胸膜和纵膈等情况能清晰和准确的显示。在临床研究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效果突出,CT技术能对肺结核与肺结核合并肺癌两种疾病进行有效辨识,根据2组患者CT影像结果显示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病理特征,对医师提高鉴别疾病水平有促进作用。在整个诊断阶段,考虑到合并症以及单纯性的肺结核症状等,可能会存在盲目性和疏忽等情况,如果仅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可能会出现误诊和漏诊等现象,因此需要规避此类现象,在整个过程中,临床上建立一套快速可行的检查方式,结合资料得知,CT检查符合肺结核和肺癌的诊断标准,从分叶征、毛刺征和空泡征等进行鉴别,结合当前诊断标准可知,空泡征指的是肺癌结节内出现小的不超过5mm的、边缘光滑的透光区,空洞征在CT影像上显示肺部有完整壁的空气腔隙,胸膜凹陷征指的是肿瘤和胸膜之间有线形和星状的阴影。

CT组的60例患者中,57例诊断准确,准确率是95%,X射线组的60例患者中,45例诊断准确,准确率是75%。CT组57例患者中,毛刺征19例,分叶征17例,胸膜凹陷征8例,剩余是空洞征。X射线组的45例患者中,毛刺征15例,分叶征20例,胸膜凹陷征8例,空洞征2例。说明针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实施CT检查进行诊断,效果明显,准确率高。

综上所述,CT检查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中可行性比较高,值得临床实施和借鉴。

猜你喜欢

分叶征毛刺空洞
阀芯去毛刺工艺研究
锻造过程中大截面塑料模具钢中空洞缺陷的闭合行为
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MSCT征象与Ki67、PKM2、SPINK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一种铸铁钻孔新型去毛刺刀具的应用
一种筒类零件孔口去毛刺工具
肺内孤立结节的高分辨CT征象诊断价值
可抑制毛刺的钻头结构
空洞的眼神
用事实说话胜过空洞的说教——以教育类报道为例
高分辨CT征象对肺内孤立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