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声音运用的创制技巧
2021-04-02陈洪奕
陈洪奕
【摘要】声音对纪录片的影响随其内容和形式而变化。在纪录片创作中,声音是真实信息的“传递者”,传递特定的氛围,也是情节发展的“助推器”,可以起到串联故事脉络、增强画面丰富性的作用,引起双方共鸣,实现情感共振。本文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黄河大合唱80年》的声音制作、音乐表达、混音运用等方面分析纪录片中声音运用的创作技巧。
【关键词】《黄河大合唱》 声音 纪录片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在影视作品中,常会有人提及声音运用的重要性,认为:声音不应仅限于伴音,它还可以传递画面所无法表达的内容,并以声音的动听与情感来触动观众。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黄河大合唱80年》为例,分析声音在纪录片中的重要性以及运用技巧。
一、声音在纪录片中的作用
纪录片是基于真实事件的艺术化呈现。对于追求真实表达与艺术加工双重要求,声音在其中既要记录稍纵即逝的瞬间,又要展现画面所无法表达的情绪。纪录片中的声音元素涵盖了同期声、解说词、音乐音效等。纪录片中声音的呈现同样需要技术手段来加工:有时需要临时改造拍摄现场的声学环境,录制出优质的同期语音效果。为了纪录片的艺术呈现,声音制作者也需要具备能够理解作品内容的想象力:有时需要舍弃嘈杂的现场同期声,重新构筑静谧的环境声和人物的动作拟音。因此,纪录片的声音留给制作人员很大的创作空间,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思考和实践,制作出吸引人的、有创意的声音效果。
二、纪录片《黄河大合唱80年》中的声音制作
《黄河大合唱80年》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纪念《黄河大合唱》诞生80周年于2019年底创作的一部电视纪录片。创作团队用8个月时间,探访、挖掘了这部音乐作品诞生过程中的故事,呈现了词曲作者光未然、冼星海的创作历程,也讲述了80年间该作品传承者们的故事。纪录片内容的主体是《黄河大合唱》这部大型合唱声乐套曲,因此本片对声音质量的要求也格外高。它不仅是一部电视纪录片,同时也是《黄河大合唱》诞生80年来多次精彩演出盛况的集中再现。为保证作品声音的高质量呈现,全片的音质都要向唱片级别的现场录音看齐。在作品方案讨论之初,节目组就充分重视声音对于本片的重要性,从历史素材整理、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都一丝不苟,全流程保证声音的质量。
(一)通过声音的变迁串联起故事脉络,以不同时代的音质对比强化创作意图
与分镜头剧本类似,纪录片的声音也需要前期设计和规划。通过了解作品内容和表达诉求,录音师会在自身审美风格的基础上构思节目的声音风格、节目适合的最佳声道格式,甚至是声音录制的重点以及最终呈现时的亮点。有了设计和规划,才能在拍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将必要的素材采录完整,提高作品的整体摄制效率。
《黄河大合唱80年》是对《黄河大合唱》背后的人和故事的发掘,同时也是对《黄河大合唱》80年传承历程的回顾。全片中大量使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黄河大合唱》演出资料,主创也希望将这些历史资料作为纪录片内容的时间线索,用这部作品影像和声音的变化串起故事的脉络。因此,声音既要体现出当代音频技术的高保真效果,也要保持历史资料的真实感,利用不同时代音质的对比,强化作品主题的表达,同时还要处理好声音的衔接与过渡。
为了充分体现这种时代感,创制人员在当代段落中尽可能地拓宽声音的空间感和冲击力,为观众打造出一种沉浸式声音体验。为达到这个目的,创作组在前期录制了丰富的环境声,对细小的声音元素也进行了捕捉。《黄河大合唱》是以黄河为主题的声乐作品,离不开有关黄河的声音呈现。《黄河大合唱80年》片中一段河滩上的纪实内容,现场录音师除了完成同期录音之外,还特意单独记录了一段同一环境的静场环境声。穿越兰州城市的黄河河面宽广,没有河水飞泄奔流的声音,而在山陕之间的壶口段却出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之势。创制人员采用立体声话筒和指向性单声道话筒分轨录制,立体声话筒负责整体,指向性话筒负责细节,为后期制作做好准备。两地黄河水一静一动、一张一弛,表现了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和挟而不服、压而不屈、勇往直前的中华民族之抗争精神。对于历史资料,创作组采取“修旧如旧”的处理策略,充分利用历史资料的音质特点,通过声音还原的对比增强了年代感,这种带入感助力内容表达和故事讲述,同时也是录音技术发展史的一个展现。
(二)语言同期声传达真实信息,环境同期声传递特定氛围
纪录片的同期声包括人物访谈、事件记录和环境声等声音元素,是纪录片中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声音表现形式,是对于客观存在的展现。然而,受限于现场拍摄条件,同期声的录音环境常常难以预料。对于不同的声源和环境,录音器材、录音格式和录制方法也都有所不同。创作组经常不得不在效率、成本与录音质量间做出取舍。那么,在前期录音中,哪些是必须不惜代价完美记录的声音?哪些是可以锦上添花的特色声音元素?哪些又是费力不讨好、可有可无的声音?笔者简单总结了如下几个原则。
首先,必须完美记录语言。语言是节目中传递内容信息最直接的形式,语言表达的逻辑、清晰度直接影响着观众的收看满意度,而紀录片中被拍摄对象的语言又几乎是不可复制的,即使是人物采访,被采访人也很难将同样的话一字不差地重复。因此,语言同期录音的重要程度堪比直播,必须一次成功。这就要求录音师和创作组提前选择好适宜的录制环境,调试好录制设备,必要时还要有备份录制系统以保证万无一失。
在《黄河大合唱80年》中,开篇第一个段落,音乐指挥李心草带领兰州音乐厅合唱团排练《黄河大合唱》。这是一次对现场事件的真实记录,既要保证拍摄质量,又要尽可能不影响排练工作的正常进行。创作组要架设多个摄像机位,拾音话筒既要保证清晰记录指挥的语言,又要拾取到所有声部发出的清晰声音,同时还要巧妙布置话筒,保证话筒不“穿帮”。而指挥所在的位置,一定就是合唱最理想的自然声音平衡点,因此创制人员除了给指挥佩戴隐藏的无线纽扣话筒外,还在指挥台下隐藏布置了一对立体声话筒和一支单声道话筒,用来拾取合唱声音。由于钢琴位于房间一侧,会明显影响立体声话筒拾取到的声音定位和平衡,又增加了一支单声道话筒,以确保能够获得均衡且无差错的声音素材。同时,指挥台上的所有话筒都互为备份,确保语言内容的完整记录。
其次,对环境效果声的记录。环境效果声可以有效地向观众传递录制现场的环境信息,有时也可以助力作品传递特定的氛围情绪。具有独特地域特点或音响特点的环境效果声是要在现场单独记录保留的。而片中经常出现的黄河壶口瀑布镜头的景别多种多样,有时是长焦远距离拍摄,录音师无法收录到与镜头匹配的细节声音,特别是无人机拍摄带有巨大的噪音,有时无法使用,这时候这些黄河水镜头的效果声都是后期编辑利用现场环境声配以多种多样的水声效果素材制作而成的。
后期非线性编辑手段现在已经普遍应用,无论语言、效果声、环境声,所有同期录音的基本目标都是提高信噪比。“信”指目标声源,“噪”指的是其它干扰声源,即尽可能多地收录到目标主体声源,同时尽可能少地收录到其它干扰声源。
(三)音效增强画面的丰富性,助力情节的衔接
笔者将纪录片的音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客观音效,需要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另一种是主观音效,即创作者意图的表达。有时,客观音效的巧妙运用也可以起到主观音效的作用,而主观音效有时也会以客观音效的形式出现,在观众不知不觉间完成了“强调” “夸张”“替换”客观音响效果的作用。
《黄河大合唱80年》中出现了非常多的黄河水画面,成为后期音效制作的难点。黄河水声多种多样,长短不一、远近不同,画面对应的旁白和内容也不同。这时,对水的声音处理就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它不能是持续稳定的,因为听起来会像噪声;它既要与画面内容吻合,又要与此时此刻的内容和情绪相吻合。所以,创制人员搜集了各种各样的水声效果,如大瀑布、小瀑布、湖边的小浪、河岸边的浪、水拍击岩石的浪等等,配合画面与内容制作出动态变化的黄河水声。
三、纪录片中音乐的表达
纪录片音乐可以参与叙事、传递情感、烘托气氛,同时还能为画面提供节奏、为剪辑提供依据;同时,具有鲜明地域特征或时代特征的音乐可以将观众带入特定历史环境当中。《黄河大合唱80年》中,创作组就大量使用了历史音乐素材尤其是作曲家冼星海的作品,并对历史音乐进行重新编配,力求带领观众以当代的音乐审美去回顾历史、感受历史。在讲到冼星海投入中国新音乐的创作时,片中陆续出现《二月里来》等作品,这些是作品叙述的主体内容,又成为叙事的背景音乐,将观众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历史素材的声音质量受到时代的局限,常会有各种各样的缺陷。例如频带受限、本底噪音、失真、中断等等。但只要声音内容主体成分(如语言、歌词、旋律)的完整性能得以保留,就仍然是非常有价值的历史素材。制作中辅以降噪、谐波激励、去失真等技术手段进行修补,去除掉那些影响观众注意力的问题,就可以使得“老音乐”的音质与“老画面”的画质匹配。
在《黄河大合唱80年》中,音乐的作用非同一般。它既是全片的主题,又是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同时还是情绪的表达。更有趣的是,在导演的精心安排下,音乐还担当了一次“时光穿梭机”,带领观众完成了从2019年到1939年的穿越。全片开头以当代时间点切入,展现了当代年轻人排练《黄河大合唱》的过程和感受,之后以一段精彩的合唱混剪,将2019年、2009年、1999年、1986年、1975年、1955年、1939年共七个《黄河大合唱》演出片段按时间倒序串在一起,将观众的视角带回到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带入了《黄河大合唱》创作的时代背景中。这七段影像的声音质量各不相同,都带有各自明显的时代特征。为了强化这种时代特征带来的对比效果,创作组将2019年现场演出制作为包围感强烈的三维声效果,随着画面中年代的穿越,声场宽度逐个缩小缩窄,在呈现1975年素材时回到单声道格式。随着《黄河大合唱》演出片段的混剪,故事的叙述回到了80年前,此时的背景音乐又变成了纯粹的主观情绪音乐,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声场宽度的变化,有效地划分了段落,对观众起到了提示的作用。
四、混音的运用
混音是作品声音最终的一次打磨、修补和取舍。“平衡”常用来形容节目各个声音元素之间的合理配比关系。有些音频行业之外的编导也常用“音比”这个词来描述这种关系,而且有時会将其量化为“三七”“四六”等数学关系,用来描述音乐效果和语言的音量比例。但声音是动态变化的,难以用统一的量化指标来衡量。除了同一时刻不同声音元素之间的配比关系之外,不同时刻同一声音元素的音量也会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突出重点、突出主体,在不同时刻都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对不同元素做出必要且准确的取舍。《黄河大合唱80年》中的水声、音乐声和旁白语言声常常同时出现。在叙述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的日记中,日记解说、《黄河大合唱》不同章节的音乐声以及奔腾滚滚的黄河水声相互穿插。黄河水声仿佛能将人们带入黄河岸边,感受黄河的豪迈,伴随着日记解说和每个章节音乐的响起,加强了受众对冼星海创作时的共鸣感。
五、结语
总之,纪录片的声音是必要且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画面协调配合,带给观众时空的立体感。声音传达的感受有时甚至会超出画面,不同的受众在观赏时会产生不同的体验与感悟。它助力增强画面的真实感,烘托出不同的环境氛围,传达创作者的情感等。因此,需要对声音在整个策划和制作流程中发挥的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创作作品时以真实、丰满、打动人为出发点,更好地实现声音与画面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出声音的不同元素在创作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
(本文编辑:饶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