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青少广播节目创作的小切口、大情怀、正能量

2021-04-02覃冬婧

中国广播 2021年11期

覃冬婧

【摘要】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播节目《睡前故事》为例,探讨广播电视节目遵循“小切口、大情怀、正能量”原则的意义,分析青少广播节目如何服务小听众、用小切口讲述大事件,如何以大事件培养青少年的大情怀,坚持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为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关键词】青少广播节目   《睡前故事》    好故事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广播电视节目须遵循“小切口、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創新原则。本文结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播节目《睡前故事》,讨论如何在体现“小切口、大情怀、正能量”创作原则基础上做好青少广播节目。

一、青少广播节目要服务小听众,用小切口讲述大事件

青少广播节目的“小”可以解读为:服务小听众、制播小成本、讲述由小切口引入等。首先,青少广播节目的定位是服务小听众的。以《睡前故事》为例,《睡前故事》是一档连续播出13年的少儿广播栏目,该栏目以3~10岁孩子为主要收听人群,以“为孩子们讲好故事”为栏目宗旨,肩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使命,为孩子们构筑受益终身的人文底色。3岁和10岁之间有7年的年龄差距,这就需要创作者在节目编排上做到最大公约数的匹配。一档30分钟的节目,3岁的小朋友可以奶声奶气地朗诵唐诗宋词,进行声律启蒙,10岁的孩子则可以给3岁的小朋友讲寓言故事,大孩子天生有一种对小朋友的吸引力。诸如此类,只要在内容、形式上花功夫,就能把小听众们糅合在一起,达到传播的最大效果。其次,青少广播栏目大多是“小而精”“小成本”的制播团队,甚至一个人就是一个“节目组”,集策划、采访、写稿、剪辑、录音、推广为一身。青少广播节目的主持人或编辑,因其服务的是特殊群体,需要近距离、多场景地与小听众互动,不但要常常走访学校、幼儿园,还要学习多种才艺,以此拉近与小朋友的距离。最后,“小切口”则是指通过小故事为孩子们讲述大事件。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们,从小就应该关切身边事、国家事。例如: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睡前故事》以两个孩子为主角讲述了“一国两城”的故事:一个是在北京生活的香港家庭,一个是在香港生活的内地家庭,两个家庭里都有一个7岁的孩子,节目记录他们在同一天(2017年6月23日)不同空间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这不仅是对两个孩子、两个家庭的呈现,更是一个关于国家和时代的故事。节目以“城”作为切入点,让大、小听众更有代入感。2017年7月1日当天,该节目分别在总台央广阅读之声、香港之声和央广网等平台播出,收获较好的收听率和口碑。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睡前故事》主持人与《中国少年报》的小主持人一起,主持了5期《给孩子的两会新闻》节目,结合孩子们的关注点、兴趣点,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回顾“十三五”时期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畅想“十四五”新征程。

2021年也是中国航天丰收年,该怎样给孩子们讲中国航天故事,播种航天梦想的种子?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宇宙太遥远,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年初,节目组得到消息:将有一只3D打印的太空熊猫——大空被送往太空。熊猫是孩子们都喜欢的动物,于是,便有了节目组与“太空熊猫”的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科普故事《大空漫游中国空间站》。

二、青少广播节目要以大事件培养大情怀

培养“大情怀”是指无论何时都要引导人们努力实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时代大潮、集体情感的同频共振,为节目注入深沉大气的家国情怀。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社会生活发生改变,居家办公的爸爸妈妈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疫情防控的最新消息,而该如何告诉在家中上网课的孩子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怎样防控?《睡前故事》从疫情暴发以来做了一系列尝试:从2020年春节开始,节目组就调整播出内容,每天播出抗疫新闻和科普小常识,如“谁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口罩?”“方舱医院来啦” “‘病毒猎手排排队”“火神和雷神是如何‘吓跑病毒的”“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等,并作为系列小板块在云听客户端等新媒体上分发。连续5期播出的《我的抗疫日记》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用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下疫情期间所看、所听、所感的日常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抗击疫情的严峻战斗中,多名医务人员、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因公殉职,许多患者不幸罹难。清明节期间,《睡前故事》推出特别节目《春天的怀念》,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和孩子们一起致敬英雄,遥“祭”思念。2020年5月12日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睡前故事》推出特别节目《天使的模样》,通过4位战“疫”天使的故事,致敬逆行的背影和不朽的精神。

至危时刻,节目让孩子们转换角色,通过亲身参与大事件培养大情怀,化为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三、青少广播节目要始终坚持正能量,弘扬真善美

正能量可以激励人们向上向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怀激情地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让温暖、感动、阳光、正气充盈整个社会和精神世界。《睡前故事》作为一档开播近15年的少儿广播栏目,肩负为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使命,以为孩子“讲好故事”为宗旨,为孩子们构筑受益终身的人文底色。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一所小学考察时,教导同学们学习青年毛泽东“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精神风貌。总台节目主持人通过7天在军营里和孩子们一起摸爬滚打,见证了这些“娃娃兵”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历练,孩子们在军营里不仅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还收获了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节目《我是一个兵》以翔实的内容、生动的场景呈现收获了听众的好评。

“追星”历来是孩子们谈不完的话题。以往追星,追的是娱乐明星,但如今的追星有了新的注解,是追那些为人民带来福祉、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奉献的国士,这是正能量在更广阔战线上的落点。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正确的榜样教育不可忽视。《睡前故事》近两年来持续推出“科学家故事”系列:《为大自然写日记》讲述中国著名科学家、中国气象学及物候学奠基人竺可桢的故事,《折纸飞机的男孩》讲述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钱学森的故事,《中国的“居里夫人”》讲述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的何泽慧院士的故事,《植物的好朋友》讲述中国著名科学家、中国植物学大家吴征镒院士的故事,《揭开黄土的奥秘》讲述中国著名科学家、中国“黄土之父”刘东生的故事,《中国第一代航天人》讲述中国著名航天科学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的故事,《第191号的发现》讲述了中国本土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的故事,《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讲述“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等等。8岁的小听众马锐说:“一些人,他们永远活着,因为他做过的事情,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他活在大家心里。”

四、结语

青少广播节目面向的是祖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用真善美去浇灌他们,这是任重道远的事业。把握好“小切口、大情怀、正能量”的节目创作原则,用社会中的前进力量为孩子们的成长加上一股动力,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应当成为青少广播节目每一个从业者甘之如饴又如履薄冰的终身事业。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

(本文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