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者意图与文本解读

2021-04-01朱莎莎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学理论文本解读

朱莎莎

内容摘要:文本解读的路径是多重的,总的来说要综合考虑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两方面的因素。对于文本内部的研究是理解文本意义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对文本本身进行充分的分析,才能真正理解文本的意义。而对于文本的外部研究主要针对的是作者,读者和社会环境,这三者应该是合力交融在一起的。

关键词:文本解读 作者意图 文学理论

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自问世以来,便被翻译为各种语言形式在世界各地传播,被视为文学批评的经典之作。在书中韦勒克和沃伦提出了“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的概念,他们认为“文学研究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解释和分析作品本身”。①即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作者,也不是读者,而是作品本身,作品的意义并不取决于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感受,而来源于作品本身。只有充分研究文本本身,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但是作品是由作者创造出来的,表达了作者的一定意图,几乎是人们的一种共识。中国古代就有“诗言志”的说法,认为诗歌是作家表达情感与志向的一种方式,作家在写诗时注入了自己的意图。究竟,在文本阐释中,作者意图是不是像韦勒克所说的没有意义?

一.反意图论

早在俄国形式主义时期,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作品不是作者实现其创作意图的方式,作者意图对于文本阐释没有很大关系,“形式主义者认为,不能根据作家生平,也不能根据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分析来解释一部作品”。②他们主张将文学批评的重心从作者转移到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希望强化文学研究的本体意识。后来,这个思想被英美新批评派几乎毫无保留的继承了下来,他们主张侧重文学本体即文学性的研究,不再是简单的探寻作者的意图。维姆萨特在他的《意图谬见》中就提出作品的价值与作者的意图无关,过多的考虑作者意图甚至会阻碍文本的理解与阐释。维姆萨特认为想要获得一部作品的意义,只需要细读文本,将重点放在作品身上而不是作者意图。在形式主义和新批评的影响下,作者权威受到否定,作者地位不断的被边缘化。

如果说形式主义和新批评是在不断消解作者的地位,那么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则是给了作者致命一击。1968年,罗兰·巴特发表了《作者的死亡》一文宣告了“作者的死亡”。当然,这并不是说作为生命个体的作者的死亡,而是一种隐喻,否定作者的作用。这是继尼采的“上帝已死”后的又一里程碑事件,它使得传统的作者观受到否定,促使了西方文论的转型。巴特认为作者只是文本的书写者,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和意义,在作品完成之后,作者就可以在文本中消失了,他引用马拉美的话来说明是语言而不是作者自己在文学作品中说话。文本是由具有多重意义的词构成的,不同的主体对文本会有不同的理解,文本的解读和作者的意图是无关的,而与读者的不同理解相关,所以读者的产生应该以作者的死亡来换取。巴特用“作者之死”颠覆了作者的主宰地位,彻底解构了以作者为中心的文本世界,解放了读者与文本,为读者与文本主体地位的获得创造了可能。文本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决定的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巴特看到了读者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但是却完全否定了作者的存在,认为文本的意义与作者没有关系。巴特的作者之死给了西方文论一个很好的启迪,使得文学批评的不在以作者为中心。后来随着接受美学的深入,读者中心论不断的发展,读者的地位不断的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作者的权威不断的被否定,直至最终消失。

二.捍卫作者意图

在作者权威不断受到否定,作者越来越边缘化时,赫施提出了“为作者辩护”的口号,驳斥了这种无视作者存在的荒谬论。赫施提出要保卫作者原意,认为作者原意才是对文本的正确解释。他认为人们对作者原意的否定主要源于对“意思”和“意义”两个概念的混淆,“意思”主要指包含在文本中的作者的原意,是恒定不变的。而“意义”主要指在对意思的历史性理解中发生的新意,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他以意思为衡量解释性的客观标准,试图提高作者的地位,重构作者的权威。尽管赫施的理论有明显的不足,但在作者权威不断被消解的时代,他提出了要回归作者原意,要重视作者的权威,还是具有一定的纠偏作用。

作者在写作之前总是有自己的意图,希望用作品来传达自己的某种观念,通过作品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书写出来。张江教授在《强制阐释论》中,提出当前文论存在“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前在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作符合论者主观意图和结论的阐释”③的问题。他通过驳斥一些文学批评家将爱伦坡的《厄舍古屋的倒塌》阐释成是一部描写生态与环境的作品,提出这种背离文本意义,背离作者意图的解读时无效解读。这种背离作者的原意,用文本强行佐证理论的方法是无法正确的阐释文本的。在《意图在不在场》中,张江教授进一步强调了作者意图在文本阐释中的重要性,并批判了各种极端的否定作者意图的理论主张。他认为“无论何种艺术,无论何种形式,其创造和书写的意图总是在的,这个意图贯彻于艺术创造的全过程,贯彻于文本中的每一个细节。艺术要有理解和共鸣的,其理解和共鸣的对象也是意图,是表达意图的全部形式,是以形式裹挟的全部内容”。④无论是写作开始前还是作品完成后,作者意图总是在场的,并且总是会在无形之中影响着读者的阅读。无论是作品的遣词造句,还是结构顺序都蕴藏着作者的某种意图。作者通过自己巧妙的安排来书写作品,读者在阅读中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受到作者的影响。书写是为了表达感受和思想,作家通过文字,使主观的精神物化为客观的存在,使自己的思想以文字的形式留传于世。实际上,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作者意图的实现过程。作品的意义是由作者原意和文字意义的衍生意义构成的,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不能否定作者的存在,不能背离作者的意图而随意解读,不能只关注文字意义而无视作者原意。抛开作者去解读文本,会导致文本分析的偏离以及对作者原意的扭曲,从而影响对文本的全面理解。

三.作者意图和文本解读

无论是捍卫作者意图还是反对作者意图存在的观点,都过于的绝对化了。重视作者意图对于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并不是要陷入完全的二元对立,认为文本意义就是作者意图,并不是要回到浪漫主义时期的作者决定论。而是要在考虑作者意图中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同时又兼顾文本阐释的多样性。文学作品是由具有多重意义的词构成的,文学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决定的文本解读的多样性,不同的主体对文本会有不同的理解,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人生阅历会造成读者对于同一个作品的不同理解,而这些理解只要是合情合理,就都是可以的。如果像赫施一样,过于看重作者原意的作用,认为作者原意是文本解读的客观标准,那文本意义的多样性就会受到否定。由此可见,作者意图不能作为解读文本的唯一途径,只能当做一种参考,以便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本。文本解读的路径是多重的,总的来说要综合考虑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两方面的因素。对于文本内部的研究是理解文本意义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对文本本身进行充分的分析,才能真正理解文本的意义。任何脱离文本的解读都属于强制阐释或者无效阐释,会造成误读。而对于文本的外部研究主要针对的是作者,读者和社会环境,这三者应该是合力交融在一起的。社会环境会影响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表达的思想内涵是不同的,在进行文本阐释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社会因素,联系时代背景来解读文本。在进行文本阐释的过程中,只有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到有效的解读。不能单纯的只考虑作者意图或者否定作者的存在。

参考文献

[1]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2]茨·托多罗夫: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M].蔡鸿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张江.强制阐释论[J].文学评论,2014.

[4]张江.“意图”在不在場[J].社会科学战线,2016.

注 释

①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第145页.

②茨·托多罗夫: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M].蔡鸿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第6-7页.

③张江.强制阐释论[J].文学评论,2014(06):5-18.

④张江.“意图”在不在场[J].社会科学战线,2016(09):133-142+2.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文本解读
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研究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新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广义修辞学转向及其能量与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