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分”的秋意

2021-04-01张滢文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自然观郁达夫

摘 要:郁达夫提出的融汇中西方文体论精髓的“散文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独树一帜,以“自我”“清新”“文学性”展开现代散文理论的内涵探究和文类建构,而他散文的代表作《故都的秋》也颇受后人赞美,被收录在当今中学课本之中。本文将结合郁达夫提出的相关散文理论,分析其代表作《故都的秋》中蕴含着的他生命哲学的自然观。

关键词:郁达夫 《故都的秋》 散文体 自然观

“五四”时期著名文人郁达夫在创作及文体建构方面均多有建树,他的小说及散文乃现当代文学研究之重,小说塑造出的具有“忧郁”情绪和“一味悲痛的情调”的“零余者”形象是研究“五四”时期留日青年学生的直观文学例证,然而郁达夫的散文创作并未完全受他忧伤情怀的影响,结合他在散文文体建构方面的诸多观点,他的散文代表作《故都的秋》于另一面反映出他恬静、闲适,渴望超脱 人世的自然观。

研究郁达夫的散文作品离不开研究他于五四时期提出的散文文体建设理论。“个人”意识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很重要的一条文化脉络,郁达夫向国内读者介绍“唯我主义”时说:“‘自我就是一切,一切就是自我,个性强烈的我们现代的青年,哪一个没有这种自我扩张的信念?”a他热烈地拥抱这种“唯我主义”,还认为“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的全个性的表现这一句话,是可以说得罢!行住坐卧之间,我们无处不想表现自己,小至衣食住行的日常琐事,大至行动思想事业,无一处不是我们的自己表现,所以一分一刻,我们一边在努力表现,一边就在创作新的自己。”b可知郁达夫主张创作时个性的张扬,他主张写文章要表现“自我”,要展现个人的个性特点和精神面貌,要为自己写作,而非自古以来的“文以载道”。

此观点即可在他的《故都的秋》中窥见一斑。“故都的秋”顾名思义乃“北平的秋”,郁达夫全文将笔墨着重于描写北方的秋天,细腻描绘自己所见的北国之秋的四个典型意象:“槐树”“秋蝉”“秋雨”“果树”,将细致入微的个人情感贯注其中。北国的槐树被作者视为一种秋的点缀,没有声音和气味,令人觉得细腻、清闲,甚至不禁联想起“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落寞,微小但不减深沉,细腻却不少悠远;秋蝉则作为北国之秋的特产而司空见惯,其中却也蕴含着作者对秋蝉的喜爱和嗔怪;秋雨则是比秋蝉和槐树都有灵性的,它轻轻落在穿着青布单衣和夹袄的都市闲人身上,在咬着烟管发出缓慢悠闲声调的寻常百姓嘴里以“凉”字道出,即使难脱“一层秋雨一层凉”的批评,却因为带着人的灵气而愈显得悠远绵长;而果树则是Golden Days的象征,家和万事兴的美好祝愿喻于其中。这几处仅仅只是“秋意”的外在形式,郁达夫用“十分的秋意”来形容故都的秋天,实则是他借写景状物全身心地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郁达夫宣称:“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一种自叙传的色彩是什么呢? 就是文学里所最宝贵的个性的表现。” c

“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将“个人”作为一种觉醒的思想注入他们的作品中,力图颠覆千百年来“文以载道”的传统文道观念,使“个性”得到张扬,使现代散文以“自我”为内核重新塑造。而《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将自己全身心真实的感受注入其中,在“外在”的“秋意”中表现自己“内在”崇尚细腻自然、清闲宁静、恬淡自由的自然观。“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郁达夫此处明白晓畅地用对比表达出自己渴望在自然中淡泊宁静之意,“皇城”和“一椽破屋”,“人海”和“院子里独自饮茶”皆为明显反差之物,能在森严的皇城寻觅得一处宁静之所,只求每日早起饮茶、细数槐树叶底漏下的日光,这是何等的惬意!这份“秋意”于此已不是简单的外在的秋的形式,不是槐树、鸣蝉、雨水、果树,这份“秋意”是从内心深处生发的充实与惬意、恬静与淡泊,加之上文的“梧桐叶落三更雨”,“秋”的内涵便更加醇厚,另有一分深沉悠远和凌冽萧索之感。

郁达夫这既充实惬意、恬静淡泊,又深沉悠远、凌冽萧索的秋感,真实地反衬出他“细”“清”“真”的自然观,同时这也是他散文的审美标准之一。郁达夫将散文又称散文小品文,认为散文小品文追求的高远境界就在于“清新”二字,谈及与此类似的周作人先生,他称:“周作人先生,以为近代清新的文体,肇始于明公安、竟陵的两派,诚为卓见。” d即使与当时“五四”时期其他学者推崇“西学”的观点相比,郁达夫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我总觉得西洋的Essay里面,往往脱不了讲理的Philosophising的倾向,不失之太腻,就失之幽默,没有东方人的小品那么的清丽”e。对于何为“清丽”,郁达夫在《清新的小品文字》里做出如下审美标准:

原来小品文字的所以可爱的地方,就在它的细、清、真的三点。细密的描写,若不慎加选择,巨细兼收,则清就谈不上了。修辞学上所说的 Trivialism 的缺点,就系指此。既细且清,则又须看这描写的真切不真切了。中国旧诗词里所说的以景述情,缘情叙景等诀窍,也就在这些地方。……情景兼到,既细且清,而又真切灵活的小品文字,看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写起来,却往往不能够如我们所意想那么的简洁周至。f

郁达夫提出“细”“清”“真”三点审美标准,以衡量散文小品文是否达到“清新动人”的品格,是他过渡了早年的“主情主义”之后更加注重节制与驾驭个人情感的审美标准,也成为他散文写作的外化形式标准,从而郁达夫的散文理论与散文创作迈入了新的阶段,故而《故都的秋》中所流露出的自然观才如此清丽又富有深韵。

《故都的秋》末尾处:“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既有上文所述的细腻清丽、深沉萧索、恬静惬意之感,更有道家的超脱之意,“秋意”在结尾“折去寿命的三分之二”处达到了高潮, 与庄子“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看淡生死的人生观一脉相承,在自然与人生中选择道家“齐生死”的人生哲学。在郁达夫这儿,自然是灵魂栖息的精神家园,自小喜爱自然的他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上小学时总爱独自在家乡的江边玩耍且常常耽于幻想:“置身入这些绿树浓阴的黄沙断岸中间,躺着,懒着,注目望望江上的帆船——那时候这清净的錢塘江上并没有轮船的——和隔江的烟树青山,我总有大半日白日之梦好做。对于大自然的迷恋,似乎是我从小的一种天性。”g这份对自然衷心的热爱之情深深地融于他的散文理论及作品中,使他在自然观中既融汇了对人生事态的感悟,却也依然不乏随性自然之态。

郁达夫在散文理论与创作中还提出“文学性”,这是继郁达夫提出在散文中应彰显“自我”、应突出“细、清、真”之外的第三个观点。这与他把自然看作精神救赎的药方异曲同工,他认为自然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性减淡,使人格净化”h,刘半农对这一观点曾明确指出:“所谓散文,亦文学散文,而非文字散文。” i

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便秉承着“文学散文”之要义,在写景中抒情,抛弃自古文章“经世致用”的功利观点,从纯文学的角度出发,抒发自己在自然中所体会的人生哲学:时光易逝、盛衰难料、残缺与圆满亦各有所长。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相比较,“黄酒白干”“稀饭馍馍”“鲈鱼大蟹”“黄犬骆驼”各有特色,就如同上文所述“皇城”与“一椽破屋”相比较,在强烈的对比反差中蕴含着时间、盛衰、圆缺之对照。

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既是寻常的秋天,也是他内心情感与审美意识的浓缩体现,这秋天里有“自我”,有散文“细、清、真”的美,也有他一贯坚持的“文学性”。郁达夫在光怪陆离的強烈对比中体会自然蕴含的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寻寻觅觅之间仿佛又回到了“不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乌衣巷,似乎又回到了“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金陵凤凰台,也似乎又聆听了一遍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幽州台歌。折去生命三分之二光阴换来的北国之秋,集天地灵气、日月光辉为一体,在平淡恬静的寻常景物中吞吐岁月盛衰,静观人世沧桑,而这也是郁达夫“十分”的秋意中蕴含着生命哲学的集大成的自然观。

a 郁达夫:《郁达夫全集》第 10 卷《自我狂者须的儿纳》,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48 页。

b 郁达夫:《郁达夫全集》第 10 卷《文学概说》,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316 页。

c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 5 页。

def 郁达夫:《清新的小品文字》,《现代学生》月刊第 3卷第 1 期,1933 年 10 月。

g 郁达夫:《郁达夫全集》第 10 卷《忏余独白》,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498 页。

h 郁达夫:《郁达夫评传》,《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 年版,第 189 页。

i 刘半农:《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我之文学改良观》,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年版,第 66 页。

参考文献:

[1] 许子东. 浪漫派?感伤主义?零余者?私小说作家?——郁达夫与外国文学[J]. 中国比较文学,1985(1).

[2] 黄德志. 郁达夫研究综述[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4).

[3] 竺建新.自然·酒·爱欲书写——论郁达夫的生命意识[J].名作欣赏,2009 (14).

[4] 黄科安.“心”与“体”:郁达夫关于现代散文理论建设之思考[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2).

作 者: 张滢文,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自然观郁达夫
贵人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直觉:爱默生超验主义改革的灵魂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与奥康纳自然观的区别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
不是所有的坦白都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