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腰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慢性腰腿痛的临床观察※
2021-04-01耿君,孙钰
耿 君,孙 钰
(安徽省淮北市中医医院,安徽 淮北235000)
慢性腰腿痛是临床常见、多发的痛症,表现为长期反复的腰骶部疼痛或不适感,常伴有下肢放射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也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2]。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导致慢性腰腿痛发作的常见原因之一[3]。目前LDH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虽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但创伤较大,具有一定风险。针刺、牵引等保守治疗手段能缓解LDH所致腰腿部疼痛。电刺激仪器的应用,使针刺镇痛疗效进一步提高。为了探讨电针镇痛的疗效,本研究采用电针联合腰部牵引治疗LDH致慢性腰腿痛,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淮北市中医医院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致慢性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7~67岁,平均(50.30±11.33)岁;病程3~34个月。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0~66岁,平均(49.90±11.69)岁;病程4~26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及《实用骨科学》[5]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制定。病史:有慢性反复发作腰痛史;症状:腰痛,坐骨神经痛,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马尾神经综合征,尾骨疼痛,肢体麻木感;体征:腰椎侧凸,腰部活动受限,病变间隙棘突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特殊检查:腰椎平片显示腰椎可呈侧凸、椎间隙减小或明显狭窄,CT或MRI检查可见椎间盘突出的部位、程度和方向。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68岁;病程≥3个月;语言沟通及阅读能力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其他原因如肿瘤、骨折、结核、腹腔疾病等导致的腰腿痛;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合并精神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研究前2周内有服用相关药物史或接受其他治疗史;因故中止或退出研究。
1.5 剔除标准 治疗依从性较差;研究数据遗失、缺损等。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腰部牵引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患者仰卧于牵引床,固定其双髂部及腰部,再进行胸部、骨盆固定对抗牵引,初始牵引重量可为体质量的25%,依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牵引重量至其体质量的50%。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5次,共治疗2周。
2.2 观察组 在腰部牵引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取穴:病变腰椎间盘对应及其上下相邻的双侧夹脊穴及患侧环跳、委中。具体操作:患者取俯卧位,用75%的酒精棉球常规消毒选取穴位周围皮肤。夹脊穴、委中使用0.35 mm×40 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直刺,行针使患者产生局部酸胀或放电等感觉;环跳使用0.30 mm×75 mm毫针直刺,行针使患者有麻电感放射至下肢。连接G6805型电针仪(上海华谊医用仪器有限公司),患侧夹脊穴为一组(病变椎间盘对应夹脊穴连接电针负极,其上位夹脊穴连接正极,若病变椎间盘不止一处,则最下段病变间盘对应夹脊穴连接负极,最上段病变椎间盘的上一位间盘对应夹脊穴连接正极),环跳、委中为一组,用疏密波(2~30 Hz)由小到大调节刺激强度,以患者无不适感为度,肉眼可见到肌肉轻微收缩或针柄震颤,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2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选用10 cm长的直尺,两端分别表示无痛(0分)和剧痛(10分),治疗前后患者根据主观疼痛感觉,在标尺上相对应的数字上做记号,记录数值,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②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JOA评分主要包括主观症状(下腰背痛、腿痛兼/或麻刺痛、步态)、临床症状(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日常活动受限制、膀胱功能4大项,满分29分,分值越低说明功能障碍越明显。③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4]。治愈:腰痛、腰肌紧张及压痛消失,腰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腰部功能活动基本正常;好转:症状、体征、腰部功能活动有所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VAS、JOA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致慢性腰腿痛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比较(分,±s)
表1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致慢性腰腿痛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视觉模拟评分法治疗前 治疗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 0 6.0 0±1.4 1 4.2 0±1.6 5△▲ 1 4.7 7±3.6 3 2 0.0 3±3.7 9△▲对照组 3 0 6.0 7±1.4 4 5.1 7±1.8 7△ 1 4.9 0±4.0 4 1 7.5 0±4.5 5△
(2)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致慢性腰腿痛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治疗后有2例针刺处出血,无晕针、滞针等不良反应。
4 讨论
LDH多由于长期反复劳损或突然遭受外力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血管等组织,引起腰部疼痛,并常伴有下肢放射痛[6]。该病归属于中医“腰痛”“腰腿痛”“痹证”等范畴,多因风、寒、湿、热等导致腰腿部经脉痹阻不通所致。LDH的治疗首先要解除神经根管内的脊神经压迫症状。腰部牵引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可利用外部力量调整椎间关节位置,促使椎体间间隙增宽,后纵韧带张力增强,可使突出的髓核小部分还纳,缓解髓核对脊神经根或血管的压迫和刺激,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腰腿部疼痛[7]。腰部牵引改善LDH致慢性腰腿痛疗效确切,可操作性强,患者易接受。因此,本研究将腰部牵引设置为对照干预措施。
电针镇痛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大量临床及动物研究证实[8]。研究发现,电针疗法通过疏密波的交替性变化,促使腰部肌肉及韧带规律性收缩,调整椎间关节位置,减轻脊神经受压,改善血液循环,消退局部水肿,从而缓解腰腿部疼痛[9]。电针还可以降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并能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化学介质,阻滞痛觉传导,缓解腰腿部疼痛[10-11]。本研究选取的夹脊穴分布于竖脊肌和横突棘肌上,临近脊神经及血管,电针刺激夹脊穴能缓解穴位周边肌肉紧张,调整椎间关节位置,并能刺激脊神经前后支、交感神经干,影响神经递质释放,促进竖脊肌和横突棘肌血液循环,改善腰部疼痛[12]。环跳为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其下是坐骨神经通路,下肢放射痛多由于坐骨神经受压引起,电针环跳可刺激坐骨神经干,保护神经细胞,缓解下肢放射痛[13]。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夹脊抵腰中”,故电针委中可疏调腰背部气血,治疗慢性腰痛。《针灸大成·四总穴歌》云“腰背委中求”,强调了委中在治疗腰背部疾病中的重要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0.0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安全性高。该结果提示电针联合腰部牵引可产生协同增效作用,治疗LDH致慢性腰腿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由于电针操作及腰部牵引的特殊性,本研究无法做到对操作者及患者双盲,但观察指标及数据结果统计由不同研究人员负责,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试验的非偏倚性。在此研究基础上,后续研究将扩大临床样本量,探讨电针联合腰部牵引治疗LDH致慢性腰腿痛的作用机制,为电针治疗该病提供更翔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