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刺法、消栓肠溶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研究

2021-04-01周海峰张海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3期
关键词:刺法偏瘫肢体

周海峰,张海平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医疗集团云冈区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037001)

随着社会医疗环境及生活水平的改善,全世界人口平均寿命明显延长。我国正逐渐进入人口老年化,随之而来的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不断升高,给老年人的心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脑梗死作为患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之一,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偏瘫是脑梗死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多丧失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显著降低[1]。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病因有气滞血瘀、肝风内动、气机逆乱、阴阳失调,或痰浊上阻,或瘀血内阻,病性多属本虚标实。针刺疗法有扶正祛邪、疏通经络及调和阴阳的作用,治疗脑梗死有独特优势。研究证实,浅刺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2-3]。本研究采用浅刺法与消栓肠溶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偏瘫,并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探讨该疗法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大同市云冈区医疗集团云冈区人民医院治疗的10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男34例,女20例;年龄42~78岁,平均(62.52±3.30)岁;平均病程(15.20±4.61)d;偏瘫侧:左侧28例,右侧26例。观察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44~77岁,平均(62.22±3.62)岁;平均病程(15.47±4.35)d;偏瘫侧:左侧30例,右侧2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经CT和/或MRI检查确诊[4];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诊断标准[5];首次发病,存在一定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无意识障碍,自愿配合治疗,患者对本研究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活动性溃疡及其他出血性疾病者;伴有精神行为障碍、抑郁症及认知功能异常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及降压、降脂等。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口服,每次100 mg,每日1次;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口服,每次200 mg,每日3次。7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浅刺法及消栓肠溶胶囊治疗。①浅刺法。取穴:患侧上肢合谷、曲池、肩髃、手三里、阳池等,患侧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太溪、委中等。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泰兴市天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指切进针法浅刺,深度为5~10 mm,得气后留针,并与G6805-2型电针治疗仪(青岛鑫升实业有限公司)连接,其中患侧上肢电针阳极接手三里、阴极接肩髃,患侧下肢阳极接阳陵泉、阴极接环跳。选用疏密波,频率为10~50 Hz,强度约3 m A,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20 min。②消栓肠溶胶囊(三门峡赛诺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00025)口服,每次400 mg,每日3次。7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神经功能: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主要包括意识水平、视野、面瘫、上下肢运动、肢体共济失调、语言、构音障碍、感觉及忽视等,总分为42分,得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②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治疗前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MBI量表包括10个项目,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好。③肢体功能:治疗前后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评估,上肢共33项,下肢共17项,每项评分0~2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低表示肢体障碍越严重。④生活质量:治疗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SF-36量表内容包括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4个维度,每个维度最高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3.2 疗效评定标准 以NIHSS评分及病残程度评定。基本痊愈:NIHSS评分降低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NIHSS评分降低46%~90%,病残程度为1~3级;好转:NIHSS评分降低18%~45%;无效:NIHSS评分降低<18%。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MBI评分及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MBI评分及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BI评分及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功能比较(分,±s)

表1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功能比较(分,±s)

注:1.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MBI,改良Barthel指数。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分观察组 54 治疗前 13.66±3.77 56.62±6.90 43.55±6.47治疗后 7.84±3.08△▲ 77.15±7.14△▲ 65.74±5.04△▲对照组 54 治疗前 14.15±3.24 57.33±6.20 44.27±5.96治疗后 9.64±4.20△ 69.52±5.17△ 52.88±4.63△组别 例数 时间 NIHSS评分 MBI评分

(2)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2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社会功能评分 生理功能评分 情感职能评分 精神健康评分观察组 54 治疗前 59.80±6.42 58.00±9.12 58.00±9.12 61.00±7.50治疗后 78.47±4.43△▲ 79.52±5.18△▲79.00±5.26△▲80.31±5.66△▲对照组 54 治疗前 59.30±7.05 58.85±8.34 60.01±7.04 61.40±7.04治疗后 72.42±3.55△ 70.49±6.20△ 71.25±5.33△ 72.41±6.60△

(3)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51/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3%(43/54)(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致使神经元和神经细胞坏死,相应支配区域功能丧失,进而导致肢体功能障碍。脑梗死康复期肢体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直接影响,须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其康复[6]。西医治疗脑梗死康复期的主要手段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促进脑细胞代谢及功能康复锻炼[7],然而对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疗效有限。有学者建议,通过多学科联合治疗脑梗死,可以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8-9]。“中风”病名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有不同名称,如“偏枯”“偏风”“偏身不用”“痱风”等。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最初认为风邪入里发为中风,后来以“内风”立论,认为气虚致使血行无力,停聚化瘀。现代中医主要将病因归结为风、火、痰、瘀,痰瘀互结,蕴久化热,热极化火生风,气血逆乱;或邪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或热灼脑脉,迫血妄行以致血溢脉外,而成中风。急性期过后则气血两亏,故病性为本虚标实。中医治疗脑梗死方案众多,如推拿、针灸和中药汤剂等,均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10-11]。

消栓肠溶胶囊源于补阳还五汤,由黄芪、桃仁、红花、川芎、地龙、赤芍和当归等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药理学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抗炎及抗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12]。临床研究表明,消栓肠溶胶囊治疗脑梗死疗效明显,能加速患者脑部血液循环,改善其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13-14]。缺血性中风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针灸疗法的43个优势病种之一,对卒中后痉挛性瘫痪、认知障碍及并发抑郁均有显著疗效。研究表明,浅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偏瘫疗效显著[15-16]。张子震[17]研究发现,针刺疗法能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肌力恢复,进而改善其步态异常。本研究中针刺穴位以阳明经腧穴为主,阳明经多气多血又主宗筋,有“阳明虚则宗筋纵”之说,故而调理阳明经可以激发经气、调理全身气血。王克键等[18]采用“独取阳明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标本兼治,疗效显著。另有研究表明,采用常规针法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偏瘫,患肢关节明显拘急挛缩,若选用浅刺法治疗,患者则有松懈舒适之感,有益于偏瘫功能恢复[19]。故本研究选用浅刺法,并在此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采用机体可耐受的电流,进一步刺激穴位,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肌肉痉挛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浅刺法、消栓肠溶胶囊治疗脑梗死偏瘫,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还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偏少,且未进行长期随访,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偏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刺法偏瘫肢体
“四冲穴”阴中隐阳刺法联合止痫汤治疗癫痫的疗效分析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疫情背景下基于QQ+超星学习通“刺法灸法学”在线教学体会——以“耳针法”章节为例
肢体语言
蜂针丛集刺法探讨
肢体写作漫谈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