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ET悬吊疗法结合电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观察

2021-04-01曹伟苹刘邦忠冯高起宋琴芳闫冬冬邹贻沁顾敏莉赵莉亚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腰背肌群腰部

曹伟苹,刘邦忠,冯高起,宋琴芳,闫冬冬,凌 沈,邹贻沁,顾敏莉,赵莉亚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上海 201713)

慢性腰肌劳损为腰部累积性劳损或无菌性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腰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引起,中青年群体发病率较高[1]。本研究用SET悬吊疗法结合电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本院康复医学科以及合作中山医院诊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符合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标准[2]。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8~58岁,平均(45.95±4.06)岁;病程5~35个月,平均(18.94±3.26)个月。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59岁,平均(45.88±4.02)岁;病程5~36个月,平均(18.78±3.1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②一侧或两侧腰骶部酸痛;③一侧或两侧骶棘肌压痛,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④时轻时重,缠绵不愈;⑤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⑥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脊髓损伤;②因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腰痛;③患有严重的心、肝、脑、血液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④针灸受治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⑤曾经接受腰椎手术治疗。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①电针疗法:选择病变椎体及其上下椎体的夹脊穴、肾俞、环跳、殷门、阿是穴进行针刺,取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行高频率捻转补法,得气后病变椎体上下两侧夹脊穴连接电针仪,频率200Hz。②拱桥训练方法: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将双膝屈曲,双手交叉,放置胸前,利用脚跟和肩部发力,撑起身体,维持臀部离开床面30s,重复10-15次,随着疼痛减轻,腰部功能恢复,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如维持臀部离开床面1min,必要时可开始开展“单桥”练习。2周为一疗程,每周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①电针疗法同对照组。②SET悬吊疗法:训练前指导患者进行弱链测试,明确腰椎核心肌群稳定状态,判断腰椎左右侧屈肌群力量差异,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训练形式为负荷等长收缩进行闭链和开链运动结合,训练位置为练多裂肌、腘绳肌、腰方肌、臀大肌、臀中肌、竖脊肌、腹内外斜肌、腹直肌、髂肋肌及腹横肌,训练方法为减少弹性绳、增加辅助动作、增加不对称性或增加支点的不稳定性。如a.取仰卧位,窄、宽悬吊带分别为侧腘窝处、骨盆处,指导伸直右膝关节,左下肢抬高与右下肢平行,抬高骨盆,身体平衡;b.取侧卧位,窄、宽悬吊带分别为右侧小腿中部及骨盆处,腰部维持中立位,抬高5cm,左下肢抬高与右下肢平行,抬高骨盆,身体平衡;c.取俯卧位,前臂支撑,放置气垫于腹部下,窄悬吊带置于左侧膝关节处,左下肢抬高与右下肢平行,抬高骨盆,身体平衡。训练时间为每组动作维持30s左右,每组重复4~5次,组间休息30~60s,训练负荷逐级增加。2周为一疗程,每周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采用VAS评定疼痛水平,ODI评定生活质量,JOA评定腰部功能,腰部系列测量工具测量腰背伸肌群及下肢柔软度。

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痊愈为JOA评分降低大于等于75%,疼痛消失,腰部功能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显效为JOA评分降低50%~74%,疼痛明显减轻,腰部功能恢复,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有效为JOA评分降低25%~49%,疼痛改善,腰部功能改善,未能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无效为腰部功能无变化或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VAS ODI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1个月 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1个月观察组 40 7.24±0.78 3.79±0.54 2.86±0.42 0.72±0.11 0.44±0.06 0.35±0.05对照组 40 7.21±0.75 5.12±0.61 3.57±0.48 0.74±0.12 0.57±0.08 0.45±0.06 t 0.17 10.32 7.04 0.77 8.22 8.09 P 0.86 0.00 0.00 0.43 0.00 0.00

两组治疗前后腰部功能、腰背伸肌群及下肢柔软度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腰部功能、腰背伸肌群及下肢柔软度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腰部功能、腰背伸肌群及下肢柔软度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JOA(分) 腰背伸肌群(cm) 下肢柔软度(cm)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1个月 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1个月 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1个月观察组 40 11.35±1.12 16.52±2.21 23.02±2.42 12.11±1.05 15.75±1.33 21.82±1.79 9.02±0.88 14.35±1.11 18.74±1.46对照组 40 11.31±1.07 14.05±1.46 16.52±1.94 11.98±1.02 13.24±1.12 16.41±1.54 9.05±0.84 12.02±1.07 14.33±1.38 t 0.16 5.89 13.25 0.49 9.12 14.49 0.15 9.55 13.88 P 0.87 0.00 0.00 0.62 0.00 0.00 0.87 0.00 0.00

6 讨 论

慢性腰肌劳损与生活及工作习惯变化有关,如进行长时间的弯腰或负重工作,习惯性运动姿势不良,身体长时间固定体位等,导致腰部肌肉,深浅筋膜及韧带受到持续牵拉,腰部肌肉劳累过度引发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3]。慢性腰肌劳损可伴随感觉和运动的控制能力失调,肌力下降,耐力降低,或肌肉萎缩,甚至心血管功能减退,应尽早缓解疼痛,减轻机体不适,恢复腰部功能[4]。

慢性腰肌劳损属中医“腰痛”范畴。为湿邪侵袭,脉络不通,过度劳累耗伤气血,阻滞经脉所致。治疗当疏通经络,条畅气血,松弛筋肉[5]。电针夹脊穴可促进神经传递,消除炎性介质,缓解肌痉挛,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血运,减轻血管痉挛。康复训练可促进腰痛缓解改善腰部功能障碍,但传统拱桥腰背肌训练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SET悬吊疗法可扩大锻炼范围,实现核心肌肉训练,提高康复效果[6-9]。SET悬吊疗法可采取开链和闭链两种运动方式。开链运动将近端肢体固定,远端肢体游离,实现对单个肌群的训练,利于激活原动肌和协同肌。而闭链运动则将远端肢体固定,近端肢体活动,训练相应关节的原动肌和拮抗肌,位于运动链中的其他肌群,可有效改善腰部功能,促使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增强,提升腰椎的核心稳定性核心力量[10-12]。训练中需采取反复多次方式,促使提升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提高腰椎的稳定性,预防反复发作[13]。但是,需要较长时间才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因此采取SET悬吊疗法结合电针疗法,可尽快达到治疗效果,改善腰肌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SET悬吊疗法结合电针疗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较好。

猜你喜欢

腰背肌群腰部
怎样让腰部得到有效休息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恢刺扳机点结合电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验案1则
摆脱腰背疼痛的困扰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对初产妇顺产后尿失禁的防治效果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
久坐当心腰“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