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大疱样皮损临床观察

2021-04-01殷菽濆陈寿元段建红胡茂林张永琼张鸭启孟红光闵克祥吴艳桃郭红丽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大疱洗剂肠道病毒

殷菽濆,陈寿元,段建红,胡茂林,陈 俊,张永琼,张鸭启,孟红光,闵克祥,吴艳桃,郭红丽

(云南省陆良县人民医院,云南 陆良 655600)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Echovirus)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近年部分地区CV-A6、CV-A10有增多趋势。肠道病毒CV-A6和CV-A10所致皮损严重,皮疹可表现为大疱样改变,伴疼痛及痒感,且不限于手、足、口部位[1]。中医治疗手足口病有显著疗效。我科于2018年至2019年自拟双花洗剂熏洗治疗手足口病大疱样皮损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0.5~3.9岁,平均1.8岁;住院病程6~11天,平均7.25天。治疗组男23例,女8例;年龄0.4~3.4岁,平均年龄1.9岁;住院病程4~11天,平均5.64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临床表现:手足口病大疱样皮损皮疹均表现为大疱样改变,伴疼痛及痒感,皮疹且不限于手、足、口部位。或全身可见较多散在薄壁疱疹、疱疹内含少量液体,或表现为多房性小水泡,或疱疹融合成片、周围炎性浸润,随病程进展出现破溃、结痂并伴有脱皮。

诊断标准[1]: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流行季节,当地托幼机构及周围人群有手足口病流行,发病前与手足口病患儿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或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可无皮疹。典型皮疹表现为斑丘疹、丘疹、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不疼不痒,皮疹恢复时不结痂、不留疤。不典型皮疹通常小、厚、硬、少,有时可见瘀点、瘀斑。某些型别肠道病毒如CV-A6和CV-A10所致皮损严重,皮疹可表现为大疱样改变,伴疼痛及痒感,且不限于手、足、口部位。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静脉输液抗病毒治疗,日1次。

治疗组加用双花洗剂。金银花、蒲公英、藿香、大青叶、板蓝根、紫花地丁、菊花、防风、白鲜皮、大黄、黄连、黄芩、黄柏、苦参。水煎熏洗患处皮肤10~15min,每日2次,直至皮疹、疱疹消退,临床症状消失。注意保温,防止受寒与感冒而加重病情。

3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疱疹3~4天干枯结痂。好转:临床症状好转,疱疹5~6天干枯结痂。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疱疹5~6天未干枯结痂或者出现新发皮疹。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手足口病属于中医“瘟疫”范畴。疫毒经口鼻而入,湿热侵袭脾肺,外发四肢,上熏口咽,发为疱疹。治以清热解毒,化湿透邪为主[3]。双花洗剂方中金银花、蒲公英、大青叶、野菊花、板蓝根、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黄连、黄芩、黄柏、苦参清热解毒、燥湿杀虫,大黄泻下瘀热,防风、白鲜皮、藿香祛风化湿止痒。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板蓝根、紫花地丁、大黄对CVA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4]。苦参具有抗炎、抗病毒、抗微生物作用[5]。黄连、黄芩、黄柏具有抗菌、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多种真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双花洗剂熏洗治疗能显著减轻皮损部位瘙痒、疼痛,以促进患儿大疱样皮损快速修复,减少皮肤继发感染。同时,在短时间内恢复体温正常,皮疹消退快,不易反复,且安全。

猜你喜欢

大疱洗剂肠道病毒
羊肠道病毒的流行现状及防控
肠道病毒在反复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的分子流行病学意义
体检发现肺大疱,需要做手术切掉吗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中药外洗剂加自拟敷脐散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军事飞行人员肺大疱患病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肺大疱患者高压氧治疗二例报告
肺大疱患者高压氧治疗的风险评估及防控
乔利·布朗与干洗剂
儿童手足口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