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通络消肿方配合理疗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研究
2021-04-01任莎莎
任莎莎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甲乳外科,河南 洛阳 471000)
乳腺癌是女性高发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目前首选治疗方案是进行乳腺癌切除,而切除后较普遍患者有上肢淋巴水肿症状,肢体活动严重受到影响。本研究在常规理疗基础上加用活血通络消肿方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12例,均为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均为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62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8.94±9.73)岁,平均体质指数(23.25±3.19)kg/m2,上肢淋巴水肿平均病程(3.42±1.12)年。试验组平均年龄(56.89±10.91)岁,平均体质指数(22.51±2.47)kg/m2,上肢淋巴水肿平均病程(3.51±1.27)年。两组年龄、体质指数以及上肢淋巴水肿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医院科室、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术后单侧上肢淋巴水肿[1-2];②年龄18~75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无其他因素导致水肿或肢体活动受限;②上肢皮肤外部过敏、溃烂等急性感染;③孕妇;④不具备读写能力,患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治疗;⑤上肢有血栓且存在远端转移迹象。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淋巴引流常规理疗方式。医生依次按腋窝-锁骨-患肢远端的顺序来回在患者皮肤上按摩。每次0.5h,每周3次。4周为一疗程。
试验组加用活血通络消肿方(自拟)。药用黄芪、桑枝各30g,生地黄、伸筋草、防己、益母草、海桐皮各15g,水蛭、桔梗、当归、白芍、川芎、桂枝,姜黄各10g;水煎,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以14天为一周期,2个周期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上肢周径差值:测量治疗前后肘横纹上10cm上肢周径,测3次,并记录其与健侧同位置差值。
上肢功能评定表(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3]:针对治疗前后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和上肢症状的评定量表,总共有30个条目,评分=(患者条目得分总和-30)/1.2,得分为0~100分,0表示上肢功能正常,100表示上肢功能严重受限。
临床症状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的症状包括疼痛感、上肢肿胀感、上肢活动度。
4 疗效标准
按临床观察标准[4]为上肢水肿程度分级:Ⅰ级为轻度水肿,功能不受影响,肿胀范围仅限于上臂。Ⅱ级为上肢有明显肿胀感,功能受到一定影响,肿胀范围扩至前臂。Ⅲ级为重度水肿,肿胀呈象皮肿,上肢无法活动。显效:上肢完全消肿。有效:上肢水肿减轻1个等级。无效:上肢水肿减轻不到1个等级或没有任何变化。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定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定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定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上肢周径差值(cm) DASH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4.55±0.63 3.56±0.52*46.29±10.48 30.12±9.21*试验组 62 4.69±0.45 2.63±0.37*47.10±10.81 24.26±8.91*t 1.370 11.041 0.400 5.735 P 0.170 <0.001 0.690 <0.001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比较 例(%)
6 讨 论
当前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无特效药物,加上疗效难以持久、病情容易反复、患者的依从性低,故很难根治。常规理疗主要是通过功能锻炼和手法按摩两种方式改善淋巴循环,可操作性高、易接受,但显效缓慢、少数疗效较差。活血通络消肿方可活血理气,能较好地调理体内的气虚血瘀。方中黄芪、当归、白芍、生地黄养气补血,防己、海桐皮消肿利水,水蛭、桂枝、桑枝、伸筋草、姜黄、益母草祛瘀镇痛、活血通络,桔梗解热宣肺。全方有活血通络、祛瘀消肿、理气镇痛之功。
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水肿程度、上肢功能、疼痛感和肿胀感均有一定程度减轻和改善,且试验组上肢周径差值、DAS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临床症状改善好于对照组。说明中药可较好地改善乳腺癌术后水肿,这与其他活血通络消肿中药治疗结果类似[5-6],在消除水肿、缓解症状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活血通络消肿方结合理疗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