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复发1例

2021-04-01倪海春谢永辉章宏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局灶梭形鼻窦

倪海春,谢永辉,章宏峰

患者女性,62岁。因右侧涕中带血伴鼻痛10天于2019年5月6日就诊。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痛、鼻干,伴痰、涕中带血,可擤出黄色脓涕。无喷嚏、鼻痒。嗅觉无减退。专科检查:右侧鼻腔呈鼻窦开放术后改变,右侧下鼻甲前端缺如;右侧中鼻道可见血痂皮,触之易出血。常规CT检查示:右侧额窦、上颌窦及鼻腔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右中、下鼻甲部分缺损;左侧上颌窦黏膜稍厚,并见囊状低密度影,边缘光整;鼻中隔略左偏。所及鼻咽左侧软组织稍厚,左侧隐窝较对侧变浅。5月18日行鼻内窥镜下多个鼻窦开窗术+内镜下右侧额窦开窗术+内镜下右侧上颌窦开窗术+内镜下右侧筛窦开窗术+内镜下右侧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

病理检查镜检:肿瘤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由长束状、交错束状或鱼骨样排列的梭形肿瘤细胞组成。肿瘤细胞间见被覆呼吸性黏膜上皮的腺腔,呼吸性上皮细胞未见异型性,低倍镜下类似于苗勒型腺纤维瘤或腺肉瘤(图1)。局部区域可见血管外皮瘤样结构,间质稀少,见“鹿角状”血管(图2)。梭形肿瘤细胞胞质嗜伊红,核温和、细长,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图3)。核分裂象罕见,未见明确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S-100蛋白弥漫强阳性(图4),SMA局灶强阳性(图5),MSA和MyoD1核阳性,β-catenin局灶核/质阳性(图6),Ki-67增殖指数约3%,desmin、SOX10、STAT6、CD34、CKpan、CD31、HMB-45、Melan A、MiTF、p40、GFAP、Nestin均阴性。

病理诊断:(右侧)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biphenotypic sinonasal sarcoma, BSNS)。患者于2016年3月曾行右侧鼻窦息肉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梭形细胞间叶源性病变。重阅上次病理切片及本次病理切片,镜下形态类似,遂诊断为BSNS肿瘤复发。

讨论BSNS也称为具有神经和肌源性特征的低度恶性鼻腔鼻窦肉瘤,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学表现、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BSNS于2012年由Lewis等[1]首次报道,将其称为鼻窦具有神经源性和肌源性特征的低度恶性肉瘤。随后有学者研究发现该肿瘤中存在重现性分子遗传学特征:t(2;4)(q35;q31.1)转位和PAX3-MAML3基因融合,将其命名为BSNS[2]。此后陆续有文献报道[3-5],WHO(2017)头颈部肿瘤分类中正式收录此病种。BSNS较少见,截止目前国外文献报道110余例[1-6],国内文献报道9例[7-9]。

图1 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致密的梭形肿瘤细胞内见散在腺样呼吸上皮,类似于苗勒腺肉瘤 图2 梭形瘤细胞密度高,呈束状、编织状排列,局部见血管外皮瘤样结构 图3 瘤细胞形态温和,伸展、波浪状,核仁不明显 图4 梭形瘤细胞S-100蛋白呈弥漫强阳性,EnVision法 图5 瘤细胞SMA呈局灶强阳性,EnVision法 图6 梭形瘤细胞β-catenin呈局灶核/质阳性,EnVision法

BSNS发病年龄24~87岁,平均50~51岁,女性更常见,男女比为1 ∶2[1-3]。肿瘤大多发生于鼻腔或鼻窦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BSNS影像学显示病变常位于黏膜下,呈破坏性生长。大体呈息肉状,质地偏实质韧,粉红色或灰褐色,直径通常大于4 cm,多无包膜,边界欠清。本例患者为62岁女性复发患者,表现为涕中带血。

BSNS肿瘤由形态较一致呈密集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细胞核细长,呈波浪状,细胞胞质少、嗜伊红。肿瘤细胞形态温和,呈束状、编织状、漩涡状或鱼骨样结构排列,并且常见血管外皮瘤样结构。肿瘤细胞异型性小,缺乏核分裂象(<1个/50 HPF)及坏死,部分肿瘤细胞可伴有横纹肌分化。间质缺乏或有极少量的胶原纤维。特征性表现为可见呼吸性黏膜上皮内陷于梭形细胞内,形成腺腔或囊腔样结构。

免疫表型:BSNS特征性的表达神经和肌源性标志物。肿瘤细胞恒定表达S-100和PAX3,但SOX10为阴性[4,6]。多数病例不同程度表达SMA、MSA、desmin,伴有横纹肌分化时表达MyoD1、Myogenin等[1,4]横纹肌标记,且MyoD1比Myogenin更敏感,阳性率更高[5]。β-catenin核质阳性,STAT6、CD34为阴性,可除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本例弥漫表达S-100,灶性表达SMA、MSA,局灶核质表达β-catenin,与文献报道一致。BSNS具有特征性的PAX3基因异位,最常见为t(2;4)(q35;q31.1)转位所致的PAX3-MAML3基因融合[2-3,5]。近来有学者发现BSNS还可以存在PAX3-NCOA1[4]、PAX3-NCOA2、PAX3-WWWTR1[5]及PAX3-FOXO1[6,8]基因融合。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行基因检测来辅助BSNS的诊断。

鉴别诊断:(1)单相梭形细胞滑膜肉瘤,形态与BSNS类似,部分病例表达S-100蛋白及Calponin。但滑膜肉瘤常表达上皮细胞膜抗原及CK、CD99等,且具有t(X;18)-SYT-SSX1/2融合基因。(2)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免疫组化常表达CD34、vimentin和STAT6,不表达S-100蛋白。(3)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瘤样肿瘤:组织学上与发生于鼻腔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类似,“鹿角状”血管更常见。免疫组化标记vimentin和肌动蛋白弥漫阳性,部分CD34阳性,desmin及S-100蛋白阴性。(4)纤维瘤病:部分BSNS可弥漫或局灶核表达β-catenin,但是纤维瘤病S-100蛋白阴性。(5)低级别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除S-100蛋白阳性外,还表达SOX10,不表达肌源性标志物。

BSNS为低度恶性肉瘤,生物学行为通常表现为局部侵袭或复发,复发率约50%,尚未见转移的报道。治疗首选扩大切除术,切除不完整者可辅以放疗。本例患者手术切除大部分肿瘤后,未行放、化疗,术后39个月原部位复发,行第2次手术;2次手术后随访13个月,未见复发。BSNS文献报道例数较少,国内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病认识尚浅,需积累更多病例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局灶梭形鼻窦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首都博物馆东馆梭形钢柱体系施工技术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肾脏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道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原发性前列腺梭形细胞肉瘤1例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超声造影与多期增强MSCT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效能比较
人类独特的脑细胞
肝脏局灶性病变磁共振与多排螺旋CT临床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