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1-03-31周俊伟
周俊伟
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于神经内科急症的一种,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该病的特点为发病率以及致残率较高。老年人一旦患上该病,如不能及时进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因此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给老年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威胁[1]。本文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5 月~2019 年8 月本科收治的87 例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患者符合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患者无听力障碍;患者的神志清醒。排除标准[3]:患者心肺等重度功能不全;患者的意识模糊;患者对该研究中涉及的药物过敏;患者伴随脑肿瘤、脑外伤等疾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44 例)与对照组(43 例)。对照组男30 例,女13 例,年龄57~78 岁,平均年龄(63.14±4.96)岁,合并高血压20 例,合并高血脂13 例,合并糖尿病10 例。实验组男27 例,女17 例,年龄55~76 岁,平均年龄(61.14±4.96)岁,合并高血压21 例,合并高血脂14 例,合并糖尿病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首先给予常规检查以及对症治疗处理,主要包括:抗感染、控制血压、控制患者颅内压以及营养脑神经等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0.3 g/次,1 次/d。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9],0.3 g/次,1 次/d。患者第二天将药量调整为75 mg/次,1 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患者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4]。显效:患者在治疗后肢体活动与神志恢复基本正常,且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率>90%;有效:患者在治疗后肢体活动与神志状态明显改善,且患者的NIHSS 评分降低率在30%~90%;无效:患者在治疗后肢体活动与神志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且患者的NIHSS 评分降低率<30%。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主要包括:全血低切粘度以及血小板聚集率。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出现皮疹、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情况,并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全血低切粘度、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低切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2.27%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比较[n(%)]
3 讨论
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上又名为脑中风或者缺血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为该疾病的主要患者群体,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经常吸烟、饮酒、以及肥胖的患者患有该病的概率较大,且患有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的患者也有较高的发病几率[5]。患者一旦患上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肢体麻木、呕吐、恶心等,严重时会出现意识障碍等情况[6]。本研究中使用了两种药物,其中阿司匹林为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对机体血栓烷合成过程进行阻碍,患者单独服用该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难以抑制大量的血小板聚集,如果患者长期服用该药,会出现抵抗现象,且后续的临床疗效较差。研究中涉及的另一种药物为氯吡格雷,它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特点是具有抗炎作用,对稳定斑块具有较好的疗效,对比阿司品林的作用原理,它能够阻断不同的诱导剂,使纤维蛋白原与诱导剂的结合概率明显降低。将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能增强患者的临床疗效而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轻微。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低切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2.27%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流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确切,治疗后全血低切粘度等指标显著改善,患者有效率显著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适用于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