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旧路改造的设计要点

2021-03-30姜炜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6期
关键词:旧路纵断面交通量

姜炜

(太原市政工程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1)

随着我国城市化战略脚步的逐渐加快,城市人口和车流量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城市道路的承载能力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尤其是一些老旧的道路。在此背景下,政府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加大对城市老旧道路整改力度,改善道路的通行情况,对道路周边的车流、人流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在城市老旧道路的改造过程中,要对自然和人文等因素给予高度重视,着重体现出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韵味,在旧路改造设计中彰显出城市的文化底蕴。

1 城市道路旧路改造设计的原则

1.1 满足规划要求

城市道路的旧路改造设计首先应该严格遵守规划部门的要求,在符合规划部门技术要求的情况下,要对地上、地下设施和市政管网、周围建筑物等进行综合考量,实现对旧路的合理化利用。

1.2 符合规范要求

相关规范要求中明确指出,道路平面与纵断面二者间的设计进行合理组合,能够妥善处理好改造前后路面排水及地下管线等方面的关系。

1.3 满足交通需求

城市道路旧路改造设计的前提是需要符合交通功能:①要协调安排好环境、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的关系;②要满足残疾人出行要求。

1.4 重视环保要求

城市道路旧路改造设计应该遵循环境保护原则,改造之后的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周边设施和道路两侧的建筑景观要做到协调美观,力争打造出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1.5 重视成本节约

在开展道路改造设计工作中,要对平面线型进行合理的调整,避免因改造涉及的大量拆迁,增加道路改造工程造价成本,要对现有的旧路进行充分利用,以达到投资效益最大化改造目标。

2 道路平面线型的设计

在对城市道路进行设计时应该综合考虑城市未来的交通流量情况,以及道路所有承载的功能[1]。在进行道路平面线型设计时,首先要在满足相关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现有的道路路线,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其次,旧路改造设计与新建道路二者间最为显著的区别是,旧路两侧的开发基本上已经饱和,道路两边建筑物的分布较为密集,因此在开展工作时要深入一线,摸清现有道路的具体情况,对现有的道路进行充分利用,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投资成本合理化的目标。此外,还要结合实际状况开展平曲线的设置工作,并做好直线与平曲线两者之间的衔接,对设计曲线、超宽、超高等技术指标进行科学的设计,在保证人们行车安全的基础上,妥善处理路面排水的问题。在道路建设相关标准提高后,原有的道路在圆曲线长度等指标已经不符合现行规范要求,因此需要适当地对平面线型进行调整,确保道路具备正常的交通功能。

3 道路纵断面线型的设计

道路旧路改造的纵断面设计需结合旧路现状调查,特别是沿线小区、单位的出入口以及道路交叉口等重要节点,按照规划要求,合理确定道路纵坡[2]。在开展设计工作时,要侧重考虑以下几点:

3.1 旧路的现状路面高程调查

历经长时间的使用,城市道路旧路的路基、路面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坏,例如沉降引发的道路拱横坡度变小和纵坡局部发生变化等。基于此,在开展道路纵断面设计的工作过程中,首先应该比较道路两侧边线和现有的纵断设计,如果两边的差距较小,则可以根据现有的道路边线情况进行拟合纵断设计,并进一步推算出道路中线标高。

3.2 道路交叉口高程控制

处理道路交叉口高程控制相关工作时,首先要明确设计道路和相交道路的等级,在设计道路等级高的情况下,交叉口标高应该以设计道路的纵断面设计标高为基准,在相交道路等级高的情况下,交叉口标高以道路的现有标高为基准。

3.3 与周边原有地块的衔接处理

设计前,要进行详细地现场调查和走访,收集到沿线两侧单位、商铺、居民小区和公园广场等出入口的现状高程,设计两条现状道路路边标高控制线做参考[3]。正常来说,改造后道路的纵断面设计要使改造后的道路边线标高不超过原有道路的路边标高,才能符合道路两侧建筑物的排水需求,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3.4 道路路面的改造设计

确定现有路面的改造程度,要对旧路进行状况调查及评定。当进行修罩面时,对于相交道路及重要出入口等标高受限位置,通常选择铣刨罩面的策略;当进行大修翻建时,正常情况下,新建路面的结构与原有路面相比较厚,此时为了有效保护地下管线及避免对道路路基的干扰,要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提高道路标高。

3.5 现有道路地下管线的埋深状况

通常情况下,城市道路地下普遍有相对完善、丰富的管网系统,管道之间纵横交错,再加上管道的材质和施工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管线的情况相对复杂。

在城市道路旧路改造工程建设中,如果对地下管线也进行改造工作的话,此时只需妥善处理管线起点和终点间的标高顺接就可以,如果继续沿用原有的地下管线时,城市道路地下的雨水管道等无压力管道,由于其埋在地下的深度较浅,在进行纵断面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管道上部的土层覆盖问题,确保其厚度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

4 道路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的设计必须严格遵守规划要求,在红线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优化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侧重考虑以下几点:

4.1 规划中的相关要求

在进行横断面的设计中,主要考虑的是对于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和绿化带的修改[4]。一般规划中所明确的道路等级及红线宽度,均属于强制性要求,必须要严格遵守。当道路在建设阶段有明确的远期规划时,其绝大多数情况下已经预留了改造的范围,目前可能以绿化带等方式存在;如果道路在建设阶段没有明确的远期规划,现有的道路随着周边的开发建设,交通增长率超过了建设时期所预判的增长率,致使交通压力逐年增加,极大地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寿命,那么只能通过改造升级的途径来解决新形势下的交通需求。

4.2 预测交通量和通行能力

道路交通建模是计算新建道路交通量的主要手段。首先要根据规划中确定的横断面形式,对横断面的设计进行优化,进而开展交通量计算工作。确定改造道路的交通量:①要调查分析现有道路的交通量;②要调查分析相交道路等周边主要道路的交通量;③要对道路改造建设元年基本的交通量以及可能增加的交通量,在根据当地车辆的年增长率预判出道路每年可能的交通量数值,并将交通量中所设计的车型统一转换成标准车型,进而计算并设计改造后道路的通行能力。

4.3 配套管线及设施带的设置

为了避免出现重复挖掘建设的问题,新建道路下的管线要实现一次性实施,而地上的设施带部分可以根据规划、投资情况等分批次建设实施。进行城市道路旧路改造是对地下管线更换并增加新管线的绝佳时期,此时需要对道路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明确地下管线的具体分布和走向,并将原有管线及新增管线进行统一管理,综合设计。

5 道路的照明设计要求

在进行道路改造过程中要考虑路面车辆通行情况,因此在道路设计中要增强道路的照明功能,并根据政府部门对道路照明的要求来设计道路[5]。具体设计实施时,要遵守以下几点要求。

5.1 道路的平整性要求

在进行旧路改造设计时,要保证道路具有良好的平整性。通常情况下,道路表面均具有反光性,当灯光照射到路面时,驾驶员能够看清楚路面和周边环境,能够满足车辆夜间正常行驶需求。良好的路面平整性能够提高路面的照明性,进一步提升道路的通行条件,降低夜间行车事故发生的概率。

5.2 照明等级的要求

道路交叉口具有车辆密度大的特点,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为了确保司机在夜间行车过程中能够清晰辨别路标,减少道路交叉口事故发生概率,要最大程度的提升道路交叉口的路灯照明标准。

5.3 合理选择路灯

市政部门在进行路灯型号的选择时,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实际情况,并根据道路宽度科学合理的设计路灯与路灯间的距离,从而保证路灯照明能够满足司机夜间行车的需求。此外,路灯颜色的选择需要同周围环境相匹配,尽量选择柔和、暖色调的灯光。

5.4 节能环保理念

太阳能路灯设备符合新形势下节能环保的理念要求,因此市政部门可以酌情采纳太阳能路灯设备,太阳能板能够在白天吸收阳光的能量,将太阳能进一步转化为可供路灯使用的电能,能够节约丰富的电力资源,降低电能的消耗,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此外,在进行路灯采购时,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布局和与周边设施的协调性,在保证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提高美观性。

6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旧路改造的设计工作较为复杂且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是城市技术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开展旧路改造设计工作前,要对改造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结合实际情况展开设计,尽可能提高旧路的利用效率,选定合理的路面结构方案等。总之,在旧路改造的过程中,要对目前道路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制定旧路改造设计方案。

猜你喜欢

旧路纵断面交通量
地铁线路纵断面优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ETC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量转换探究
京港澳高速公路驻信段改扩建工程旧路车辙病害综合分析
老屋
基于动态差法的交通量监测技术应用
现有管线限制下旧路改造的困境及出路
100km/h线路节能坡纵断面设计研究
普速铁路轨道大修中平纵面的施工控制
高速公路补偿交通量模型研究
基于四阶段法的公路交通量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