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的松、硫唑嘌呤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间质性肺炎效果观察

2021-03-30陈娟娟

黑龙江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间质性乙酰肺纤维化

陈娟娟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科,河南 郑州 450000

间质性肺炎主要以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病理特征,肺泡发生炎症,导致肺泡结构被破坏,最终促使肺部纤维化,引发进行性呼吸困难,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1]。目前,临床并无特异性治疗方案,主要通过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缓解疾病,强的松、硫唑嘌呤对炎症具有抑制作用,可减少肺纤维化,但对于晚期患者,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2]。乙酰半胱氨酸在治疗间质性肺炎方面疗效较好,可保护肺泡弹性,抑制肺纤维化[3]。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强的松、硫唑嘌呤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间质性肺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接收的78例间质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强的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A组,将采用强的松、硫唑嘌呤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B组。A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为61~76岁,平均年龄为(68.68±5.14)岁;病程5月~2年,平均(1.21±0.42)年。B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63~75岁,平均年龄为(68.93±5.52)岁;病程6月~2年,平均(1.25±0.45)年。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均符合间质性肺炎诊断标准[4];临床资料完整;均经患者同意翻阅临床资料。(2)排除标准:对治疗药物过敏;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疾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

1.3 方法

1.3.1 A组:采用强的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强的松(规格:5 mg,乐普恒久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90115),0.5 mg/kg·d,口服,治疗1个月后剂量减至0.25 mg/kg·d,治疗2个月后逐渐减至0.1 mg/kg·d,后维持剂量;硫唑嘌呤(规格:50 mg,天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90127),50 mg/d,口服,治疗1个月后按照2 mg/kg·d剂量持续服用。连续治疗6个月。

1.3.2 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乙酰半胱氨酸(规格:0.6 g,海南赞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90106)治疗:600mg/次,3次/d,口服,连续治疗6个月。

1.4 评价指标

(1)临床疗效[5]:咳嗽、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指标显著改善为显效;咳嗽、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有所好转,肺功能指标有所改善为有效;上述症状、肺功能均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动脉血气指标:于治疗前、6个月后取两组股动脉血5 m l,采用血气分析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cobas b 123)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3)影像学指标:于治疗前、6个月后采用CT扫描进行胸部造影,观察两组网格影、蜂窝影、磨玻璃影及小叶间隔增厚变化情况。(4)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B组临床疗效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两组治疗后PaO2水平较治疗前高,PaCO2水平较治疗前低,且B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影像学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网格影、蜂窝影、磨玻璃影及小叶间隔增厚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网格影、蜂窝影、磨玻璃影及小叶间隔增厚占比均较治疗前低,且B组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表2 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对比(±s) mm Hg

表2 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对比(±s) mm Hg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

时间治疗前组别B组(n=40)A组(n=38)tP治疗后B组(n=40)A组(n=38)tP PaO2 53.28±6.41 53.61±6.42 0.227 0.821 73.17±9.84a 66.58±8.16a 3.211 0.002 PaCO2 45.84±9.45 45.29±9.34 0.258 0.797 31.54±4.28a 37.49±5.13a 5.573<0.001

表3 两组影像学指标对比 例(%)

2.4 不良反应

B组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各发生2例、2例,总发生率为10.00%(4/40);A组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各发生2例、1例,总发生率为7.89%(3/38),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745)。

3 讨论

间质性肺炎是一种进行性下呼吸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研究表明,与免疫系统、病原体感染、肺部损伤等因素有关[6]。肺部间质组织发生炎症,侵害支气管肺泡壁,尤其是支气管周围小叶间与肺泡间隔的结缔组织,使其呈坏死样病变,导致肺纤维化,对机体循环系统、呼吸功能造成一定影响[7]。目前,临床对于该病并没有特效治疗方案,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给予氧疗,以改善患者低氧血症[8]。间质性肺炎初期症状较轻,但如不采取措施进行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则会损伤肺部组织,导致通气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尽快缓解病情是目前临床研究要点[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B组临床疗效较A组高,PaO2水平较A组高,PaCO2水平较A组低,网格影、蜂窝影、磨玻璃影及小叶间隔增厚占比均较A组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无差异,可见强的松、硫唑嘌呤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间质性肺炎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肺通气功能,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指标,且安全性较好。分析其原因在于,强的松可通过循环系统到达肺部组织,可阻抑巨噬细胞、白细胞聚集在炎症部位,从而有效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同时其可抑制结缔组织增生,有效减轻肺部纤维化症状[10]。硫唑嘌呤能够抑制机体免疫反应,从而有效抗纤维化;可通过对细胞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减少肺纤维化过程中炎症细胞浸润。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直接对支气管肺泡细胞发挥作用,提高对肺泡周围细胞的抗炎作用,从而有效抑制肺纤维化,改善肺部功能;同时能够溶解黏液,有效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其次,可对黏附分子、炎性细胞因子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有效改善机体氧化-抗氧化失衡状况;另一方面,其可稀释痰液黏度,促进呼吸道清除残留痰液作用,从而有效改善机体呼吸功能[11-12]。将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缓解肺部炎症,抑制肺纤维化,改善肺功能,同时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可见其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强的松、硫唑嘌呤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间质性肺炎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肺通气功能,改善肺纤维化,且不良反应较少,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间质性乙酰肺纤维化
我国研究人员探索肺纤维化治疗新策略
间质性肺炎知多少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滇龙胆草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NF-κB和CTGF表达的影响
氟苯尼考粉中非法添加乙酰甲喹的检测方法研究
认识间质性肺炎
肺纤维化的单昧中药治疗概况
间质性肺炎是绝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