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021-03-28李晓靖周永明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11期
关键词:骨髓西药气血

李晓靖 周永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特点为一系或多系血细胞病态造血、无效造血,并具有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高风险特征。MDS的发病机制复杂,免疫机能失常、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学异常以及骨髓微环境失常等对发病均起着重要的作用。MDS高发人群为老年人,异质性较高,病情复杂,目前MDS的治法主要包括去甲基化药物与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甚至达到治愈,但存在较高的治疗风险,毒副作用较大,部分患者耐受性较差,易于出现感染、与移植有关的死亡等严重的不良反应[1-3]。而中医药显示出独特优势,众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MDS具有良好的疗效,联合西医治疗可以减轻毒副作用,降低治疗风险,提高治疗耐受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将近年中医药在治疗MDS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 中医学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研究 中医古籍中并无MDS之病名,根据其表现为出血、感染、贫血、头晕、疲乏无力等的临床症状,可将MDS归为“血证”“虚劳”“热劳”“内伤发热”等范畴。2008年常见血液病中医病名专题讨论会将MDS的中医病名统一为“髓毒劳”,其中“髓”含义为病位,“毒”含义为病性,“劳”含义为病状[4]。关于 MDS病因病机,不同医家均有独特的见解,但大多数医家认为MDS的基本病机特点为正虚邪实,正虚以气血两虚为主,邪实以瘀毒内阻为主,病变脏腑以脾、肾为主。其中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虚实兼夹。脾肾乃先后天之本,功能失常,气血亏虚,机体免疫机能减弱,易感邪毒或体内气血津液运行障碍而瘀血、邪毒内生,发为本病。周永明[5]认为此病多因先有脾肾双虚,气血不足,精髓亏乏,后有邪毒内郁、瘀血内停,两因相互作用而发病。脾虚则气血化生乏源,肾虚则精髓生成不足,致使骨髓出现造血机能紊乱及减弱,患者可出现疲乏、耳鸣、眩晕、烦热、口咽干燥、口舌溃疡日久不愈等。其发病机理多为本虚兼夹热毒瘀阻,虚实夹杂,以中医理论为依据,以整体观及辨证施治的理念为指导,结合临床与文献资料,归纳MDS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两虚为本,邪毒内阻为标,日久致瘀。陈信义[6]认为MDS主要由于禀赋薄弱、感受邪气等,致使体内阴阳气血失调而发病,其根本病机为“气阴两虚、血瘀内阻”,正气的亏虚程度亦影响预后转归,随病情进展致使脏腑亏虚,以脾肾两脏最为显著,进而累及骨髓,使气血生化乏源,精血生成不足,而表现为阴竭阳微之象。孙伟正[7]提出老年MDS患者发病多由于年迈体虚,正气亏乏,毒邪易袭人体,加之脾肾虚弱,气血生成不足、精亏无以化血,其病机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正虚主要为气血两虚,邪实主要为瘀毒阻滞,虚实消长,邪实甚则正虚重,病位以脾肾为主。陈斌[8]认为MDS的病因可分为先天与后天,以脾肾为主,先天禀赋薄弱,正气不足,易受外邪侵袭;后天劳倦太过、久病大病等,耗伤人体精气,损伤脾肾,精气血化生乏源,因此气血阴阳失衡,脏腑生理功能失调,久病致瘀加之毒邪外袭,瘀毒互结而发此病。

1.2 辨证施治 基于对MDS病因病机特点的认识,各个医家结合MDS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辨析不同的证型,并施以相应的治法,遣方用药。在临证时以正虚邪实为根本,多运用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重以健脾益肾,以扶正补气血治其本、祛邪泻瘀毒治其标,标本兼治同时根据病情有所侧重。杨淑莲[9]根据MDS患者病因及主症,分发热与出血两部分进行审因论治,外感病证以攻邪为主,内伤病证则以扶正为主。发热证治,因外感引起的寒邪袭表证、外感温热证、气分热盛或热入营血证分别以荆防败毒散辛温解表,银翘散、新加香薷饮辛凉解表,白虎汤、清瘟败毒饮清热解毒;因内伤引起的阴虚或血虚发热证、正气虚极证,分别以生脉散合大补阴丸养阴清热,补中益气汤或人参养荣丸“甘温除大热”。出血证治,以治火、治血、治气为原则。治火,清泻火热治其实,清热养阴治其虚;治气,健脾益气治其虚;治血,以化瘀、凉血、收敛止血药为主配伍使用。孙伟正[10]强调阴阳为MDS疾病的总纲,治疗主线则为攻邪,兼以补虚固本,病证有机结合,攻补并用。提出该病应首辨阴阳,再辨脏腑盛衰,同时分析患者髓毒程度的深浅,加以选方用药。脾肾阳虚证,以验方“正天阳光方”,即大补元煎加减,温补脾肾、攻逐毒邪;肾精虚衰、肝肾血虚证,以验方“正天雨露饮”,即六味地黄丸加减,滋补肝肾、养血解毒、化瘀抗癌。刘宝文[11]按4类证候进行MDS的治疗:气血两虚型,以八珍汤加减补血益气,兼清热解毒;脾肾两虚型,以补髓生血解毒汤(黄芪、黄精、阿胶、桑椹、桃仁、鸡血藤、小蓟、半枝莲等)补脾益肾填精,兼清热解毒;痰瘀交结型,以补髓生血解毒汤加鸡血藤、黄药子、莪术等补血活血、消癥,兼清热解毒;热毒壅盛型,以银翘白虎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清热解毒兼扶正。蒋文明[12]认为脾肾虚损、热毒血瘀为MDS发生发展的主要病机,辨证时以阴阳为纲、脏腑为本,施以补肾益精养血,顾护脾胃治本,清热解毒化瘀治标。

1.3 分期论证 由于MDS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处于不同的病变阶段,诸多医家在治疗上注重根据疾病所处的不同阶段,分期治疗,增敏增效。梁冰[13]主张对MDS患者进行分期治疗,低危者以扶正培本为主,运用参芪四物汤以健脾补肾、养血填精,使静止期造血干细胞由G0至G1再至S期发生激活,促进MDS造血细胞的机能恢复;对高危者或由MDS转变为AML的老年患者,祛邪与扶正并举,化瘀散结同时运用少量的细胞毒性药物阻止白血病细胞增殖,使血细胞功能得以恢复。陈耀国等[14]提出MDS的发病主要为正虚邪实,不同时期的MDS治则治法则有异:急性期,病证迅速进展,邪气炽盛,治以祛邪为主,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祛邪不伤正;缓解期,病证发展减缓,正气亏虚,邪气不盛,主以扶正补虚辅以祛邪,使血象好转、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夏小军[15]将MDS难治性贫血(RA)、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RAR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3类对应为气虚失养、邪毒不实证,气血不足、邪毒不盛证,气血阴虚、邪毒转盛证,分别用补益气血佐清毒瘀,补脾益肾、益气养血佐清毒瘀,补养气阴、祛瘀清毒、健运脾胃。周永明[16]提出本病的治疗要掌握虚实主次,注重病情的标本缓急,以病变阶段为基础,分清脾肾双虚、毒邪阻滞、痰瘀停滞的轻重主次,灵活治疗。在治本、治标、防变中,依次采用分层治疗的方法,即益肾补脾以治其本、清解毒邪以治其标、化瘀祛痰以防其变。

2 中医药治疗MDS的临床研究

2.1 中医药治疗 代兴斌等[17]收集了24例中高危老年MDS患者,使用消癌平片(乌骨藤单味药压片)进行治疗,疗程为12周,结果发现治疗后中/高危老年MDS患者完全缓解CR有2例,部分缓解PR有3例,病情稳定SD有5例,共有11例外周血液学指标得到改善(HI),ECOG评分下降显著(P<0.001)。消癌平片对中/高危老年MDS患者具备良好的耐受性及较高安全性。丁晓庆等[18]将46例MDS-RA患者,随机分为23例西药组与23例中药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西药组予常规西药,中药组予益气养血活血中药方治疗6个月。结果表明中药组中医证候疗效为80%,明显高于西药组56.5%,两组差异显著,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虽无明显差异,但Hb、PLT计数在服用中药方治疗后得以很好的改善,较西医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使患者外周血内sICAM-1、HIF-1α水平减低,TGF-β1水平增高,能够较好地控制MDS-RA病情,改善预后。丁皓等[19]通过对139例MDS患者实行分组治疗,治疗组103例给予再造生血胶囊(菟丝子、红参、鸡血藤、阿胶、制首乌、麦冬、仙鹤草等),对照组36例给予复方皂矾丸,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水平总有效率分别为51.6%与38.5%、51.0%与68.2%、44.8%与40.0%,无统计学差异,在中医证候评估方面其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29.9%与30.3%、62.1%与57.6%,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再造生血胶囊以及复方皂矾丸治疗MDS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使血液学指标得以改善。

2.2 中西医结合治疗 现代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中医药联合西药治疗MDS患者,效果较单独使用西药显著,使不良反应减低,增敏增效,无论是实验室检测指标还是临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都得到很好的改善。陆嘉惠等[20]将MDS患者分为6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自拟方剂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方配合小剂量西药干预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剂量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便溏、遗精2个证候未见改善,而对照组则有便溏、遗精、骨痛、心悸等7个证候未改善,并且治疗组盗汗等证候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西医疗效总有效率为71.67%,显著高于对照组50%,且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更好改善。夏小军等[21]收集中危组MDS患者3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环孢素软胶囊和沙利度胺片,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回升胶囊(组成为天蓝苜蓿、墓回头、龙葵、半枝莲、山豆根、青黛、赤芍等),结果发现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4.21%高于对照组50%,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改善,两组卡氏评分均有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王婵妮等[22]采用益气养血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42例MDS-RA,临床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66.7%,并能缓解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外周血象指标。侯鸿燕等[23]将60例M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填髓解毒自拟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6.7%,外周血象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

3 中医药治疗MDS的机制研究

3.1 调节细胞凋亡 Bcl蛋白家族含有促凋亡(Bax、Bad、Bid等)与抗凋亡(Bcl-2、Bcl-xl等)两类主要亚族,以线粒体膜电位调控的方式来调节细胞凋亡。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依赖能够诱发MDS细胞的凋亡,是延缓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细胞凋亡中Caspase作用有异,Caspase8干预细胞凋亡的发生,Caspase3具有凋亡的执行者作用。调整Bcl蛋白家族、Caspases家族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可发挥治疗MDS的潜在作用。唐志宇等[24]采用不同剂量益火生髓方含药血清体外干预高危MDS细胞株SKM-1,发现其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NF-κB、Survivin、Bcl-2的表达,增加Caspase8和Caspase3活性,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表明益火生髓方含药血清抑制SKM-1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显著,其可能是通过细胞周期阻滞,对 NF-κB、survivin、Bcl-2、Caspase3、Cas⁃pase8等凋亡通路及相关蛋白水平调控来实现的。乔淑凯等[25]通过研究青蒿琥酯(ART),发现ART能明显降低SKM-1细胞P-BAD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水平、Bcl-2/Bax比值,提升细胞中钙离子及活性氧簇水平,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由此得出ART能抑制SKM-1细胞增殖并且诱导其凋亡,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作用机制可能主要与下调Bcl-2/Bax比值、BAD磷酸化、survivin表达水平有关,ART则成为理想的抗高危MDS有效药物之一。华海应等[26]通过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MDS患者体内SKM-1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研究,将AS2O3与SKM-1细胞共同进行培育,结果显示2、8、32 μmol/L AS2O3能不同程度地促进SKM-1细胞凋亡,下调Bcl-2 mRNA表达,提升Bax、Caspase-3 mRNA表达。表明AS2O3能通过提升细胞SKM-1凋亡以抑制其增殖,可能与降低Bcl-2基因表达以及提高Bax、Caspase-3基因表达机制有关。

3.2 调控基因转录 TP53为细胞周期的调控和DNA修复的关键抑癌基因。CDK4、CDK6对细胞周期具有负调控作用,CDK2可加速细胞周期通过G1期进入S期的过程。陆颖佳等[27]采用复方参鹿颗粒(FSG组,由红参须、鹿角片、炙龟甲、当归、菟丝子等组成)和十一酸睾酮胶丸(安特尔组)分别治疗较低危MDS,发现FSG组在提高患者血象方面效果优于安特尔组,并且使p38、Bax以及肿瘤抑制蛋白p53表达减低。由此表明复方参鹿颗粒可改善较低危MDS骨髓的无效造血,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38 MAPK通路的多个相关蛋白mRNA表达有关。张文君等[28]通过体外骨髓细胞培养观察复方参鹿颗粒(FSG)含药血清对较低危MDS p38 MAPK磷酸化的抑制作用,实验分为空白血清组、FSG组、SB203580组和SB202474组(后两组为p38 MAPK抑制剂的阴阳对照组),结果CSG与SB203580组的CD34+细胞凋亡率、p-p38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显著降低;生成集落中异常克隆细胞比值下降。由此推测CSG含药血清可改善MDS骨髓无效造血,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蛋白磷酸化,减少CD34+细胞凋亡有关。胡晓莹等[29]观察复方参鹿颗粒对低危组MDS骨髓造血细胞内周期蛋白的影响,结果发现治疗组TP53、TP21基因提升,CDK4以及CDK6的表达量上调,CDK2蛋白表达量下调,提示复方参鹿颗粒具有调节MDS骨髓造血细胞内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作用,使MDS细胞停止于G1期,使变异DNA细胞的修复期增加,从而抑制恶性克隆的增殖及生长,使细胞得以分化正常,降低细胞病态以及无效造血。

3.3 影响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改变主要为DNA甲基化、参与编码的组蛋白修饰调节基因表达的DNA异常,为MDS发病的关键机制。表观遗传相关调控基因EZH2、ASXL1、UTX突变导致HDAC过表达使组蛋白去乙酰化水平升高,抑制基因转录,影响凋亡。高飞等[30]运用青黄散与健脾补肾方联合治疗MDS患者,在收集的MDS骨髓标本中,检测到DACT1基因启动子区S1片段治疗前为15.21%,治疗后表现为5.45%的低甲基化状态,DACT1 mRNA相对表达量提高,外周血象明显好转。结果表明青黄散与健脾补肾方联合通过DACT1基因去甲基化的方式治疗MDS,其抑癌效应机制可能与激活下游其他通路有关。许鸣等[31]在对扶正祛邪中药醇提物研究中,将MDS患者(10例正虚组及5例瘀毒组)与3例正常组的BMMNCs进行体外培养,中药醇提物进行干预,经检测发现中药醇提物可程度不一地下调HDAC1、TLR2蛋白及HDAC1 mRNA、TLR2 mRNA表达水平。推测扶正祛邪中药干预MDS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水平下调TLR2表达机制相关。王颖等[32]研究发现,青蒿琥酯(ART)能够下调高危MDS细胞株SKM-1中DNMT1基因、蛋白表达,提升p15INK4b中mRNA水平,降低其启动子甲基化程度。ART恢复SKM-1细胞中的p15INK4b的表达可能是由于对DNMT1的转录和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进而产生抑癌效应。

3.4 调节免疫功能 张飞虎等[33]使用高三尖杉酯碱联合阿糖胞苷干预后,发现MD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骨髓中原始细胞占比水平明显下降,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提升,提示高三尖杉酯碱联合阿糖胞苷能减轻骨髓抑制,促进骨髓细胞正常造血,增加机体免疫力、抗肿瘤能力,提升生存质量,可能与减少血清IL-6、TNF-α水平,增加IL-10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有关。刘欣等[34]在研究中发现高三尖杉酯碱(HAG)联合地西他滨能够显著下调血清炎性因子IL-10、HIF-1α、VEGF及BMMNC HIF-1α、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提升白细胞介素-13(IL-13),纠正免疫紊乱,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王志晓等[35]用回生胶囊联合环孢菌素干预MDS大鼠模型后,外周血WBC、RBC、PLT、Hb指标明显改善,CD3+、CD4+水平得以提升,血清γ干扰素(IFN-γ)、TNF-α含量均显著下降,表明回生胶囊联合环孢菌素可通过调整机体免疫机能,影响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降低血清IFN-γ、TNF-α含量,改善骨髓细胞病态造血,达到治疗MDS的疗效。黄玉静等[36]通过建立MDS大鼠模型研究,发现益髓理血饮能明显增加MDS大鼠白细胞介素-3(IL-3)水平,减少TNF-α含量、骨髓CD34表达以及原始细胞比例,调整促造血因子与抑造血因子形成动态平衡,促进骨髓有效造血。

3.5 提高细胞自噬活性 自噬具有保持细胞自身稳态、诱导癌细胞凋亡等功能,亦可为癌细胞提供营养,促进其增殖。细胞自噬缺陷则是MDS发生、发展的病机之一,相对高危的MDS患者内自噬水平发生明显减低的现象。张诚等[37]观察小檗碱对人MDS细胞MUTZ-1自噬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小檗碱由于作用时间的增加对MUTZ-1细胞增殖抑制效果提升,上调 LAMP1、LC3-Ⅱ蛋白、Beclin-1、ATG3、ATG5表达,使LC3-Ⅱ/LC3-Ⅰ比例上升,p-mTOR、p-Akt表达减低。提示小檗碱能产生抑制MUTZ-1细胞增殖作用,引发细胞自噬,自噬发生可能与Beclin-1、ATG3、ATG5表达提高、mTOR活性抑制有关。

4 问题与展望

随着细胞免疫学、表观遗传学等相关领域的不断拓展,人们对MDS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的研究逐渐深入,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临床症状得到很好的改善,部分患者取得痊愈。然而由于患者临床症状各异、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医学现行疗法还不能使相当数量的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并且存在发生系列毒副反应、病情复发、与移植有关的死亡等较高的风险。随着中医药研究不断深入,中医药治疗MDS的优势逐渐突显,中医药治疗MDS疗效良好,可以调节细胞凋亡、调控基因转录、影响表观遗传学、调节免疫功能、提高细胞自噬活性,从而抑制恶性克隆的增殖,改善骨髓细胞病态造血,恢复骨髓造血功能。但中医药治疗MDS的临床研究需要系统规范,机制研究不够深入全面,在今后则需要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相关研究,为MDS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

猜你喜欢

骨髓西药气血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女性与气血的不解之缘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