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古代墓葬发掘简报

2021-03-2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关键词:鲁山外壁墓葬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城与沙河之间的平原上,海拔127~128 米。遗址东起尹家岗,西至贺楼村,北自鲁平大道,南至望城岗村,东西最长1100 米,南北最宽420 米,总面积约33.5 万平方米。 (图1)

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发现于1952 年,自1976年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过多次调查与发掘[1-3]。鉴于遗址较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解决相关问题,2018 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鲁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对遗址西区, 即2000年发掘区的南部进行了考古发掘, 发掘面积1600余平方米,并对遗址东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采集到一批遗物标本。此次发掘不仅发现了较为丰富的冶铸遗存,而且还发现了一些东周时期遗存和大批唐宋金元明清墓葬。 本文对部分墓葬遗存进行介绍,其他遗存则另文报道。

图1 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位置示意图

一、地层堆积

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西区地势整体北高南低,地层堆积较为简单。 ①层即现代层,②层即近代层,③层为明清层,个别探方未发现近代层和明清地层;④层为唐至金代地层,呈片状分布,主要分布于发掘区南部和北部,中部未发现;⑤层为汉代地层,除T0909 外,其余探方均有发现,多数为全方分布,个别探方则呈片状分布。汉代层底部有一层垫土层,其下即为生土。

二、墓葬

(一)唐墓

M42 M42 位于2018LLWT0911 西南部,方向346°。 开口于③层下,上部已被扰乱,向下打破④层。 墓葬为竖穴土坑砖室墓,平面呈梯形,直壁,砖室顶部残缺,青砖铺底。 墓圹长约2.52 米,宽0.88~1.10 米, 深约0.70 米。 砖室残长2.14~2.42 米,宽0.54~0.82 米(含砖的外边沿),残深约0.35 米。填土为五花土,灰褐黄色颗粒较多,结构疏松。 (图2)

未发现葬具,人骨仅残存肢骨,葬式不详。

随葬品包括陶罐、瓷罐、瓷象埙、瓷兔、瓷骑马俑、瓷狗、陶球、铜钱等。

陶罐 1 件。 标本M42:1,泥质灰陶。 浅盘口,圆唇,唇内出台,短束颈,鼓肩,弧腹,平底略内凹。肩部系耳均残。 口径16.2 厘米,高24 厘米,底径11.2 厘米。 (图3-1,封二-1)

瓷碗 1 件。标本M42:12,白胎。敞口,尖圆唇,浅弧腹,玉璧形圈足。内外壁施白色化妆土,外罩透明釉,内壁满釉,外壁施釉至下腹,釉面光洁。 口径12.6 厘米,高3.5 厘米,底径6.8 厘米。 (图3-2)

瓷罐 1 件。 标本M42:2,灰白胎。 侈口,窄卷沿,方圆唇,溜肩,肩部对置双系,鼓腹,假圈足稍外撇,足跟旋削。 器内壁有轮旋痕。 内壁施黑釉,外壁施釉至下腹,口、肩腹部有3 块蓝白斑。口径8 厘米,高12 厘米,底径6.4 厘米。 (图3-3,封二-4)

陶球 3 个。 标本M42:7,1 个。 红色,形状略不规整。 直径2.2~2.4 厘米。 (封二-2)标本M42:8,2 个,形制相近,一大一小。 近圆形,白色,略发黄。无纹饰。 大球直径2.2 厘米, 小球直径1.2 厘米。(封二-3)

瓷象埙 1 件。 标本M42:3,白胎,略残。 昂首向右,粗长卷鼻,小眼,大耳贴面,粗颈自然过渡到肥硕躯干,平腹下捏出乳状四肢。胸部两侧各有一个圆孔,颈后一孔。腿部以上施酱黄釉,釉色不匀,开片密集。 长5.3 厘米,宽4.2 厘米,高5.2 厘米。(图3-5,封二-6)

瓷兔 1 件。标本M42:4,白胎,微泛红。昂首,圆睛,双耳贴于颈部,颌下有短须,躬身,前腿直立,后肢蹲坐于圆形底板上。 头、腿以黄釉为主,胸、背以绿釉为主,臀部以下脱浇。 长4.2 厘米,宽3.5 厘米,高5.2 厘米。 (图3-6,封二-5)

瓷骑马俑 2 件。 标本M42:5-1,白胎。 捏制,左前腿及尾残。 头戴长冠,长圆脸,大耳,细目,长鼻,小唇,双臂弯曲,置于腹部作握缰状。马昂首略偏右,小耳,大眼,张嘴,短尾,三肢立于地。马腹以上施褐釉。 长5.2 厘米, 宽2.5 厘米,高5.8 厘米。(图3-7,封二-8)标本M42:5-2,白胎。 捏制。 光头,大脸,大耳,眼、嘴呈坑状,双臂弯曲,置于腹部作握缰状。 马昂首偏右,立耳,大眼,抿嘴,短尾,四肢立于地。 马腹以上施青釉,釉色偏黄,开片密集。 长5.4 厘米,宽2.8 厘米,高6.9 厘米。 (图3-8,封二-9)

瓷狗 1 件。 标本M42:6,白胎。 捏制。 昂首向右,大眼,高鼻,嘴微张,头后披长鬣,尾蓬松上卷,贴于背部。 四肢以上施青釉,积釉处呈褐色,开片较多。 长3.8 厘米,宽2.5厘米,高4.3 厘米。 (图3-9,封二-7)

铜兽蹄 1 件。 标本M42:11,残。 底面有铸瘤与铸模合缝痕迹,未经修整。 长5 厘米,宽3.9 厘米。 (图3-4)

铜钱 10 枚。 完整。 大泉五十4 枚,钱文篆书。 标本M42:10-1,钱径2.797 厘米,郭厚0.215厘米,郭宽0.187 厘米,穿径0.865 厘米,重8.38克。 (图4-1)标本M42:10-3,钱径2.657 厘米,郭厚0.193 厘米, 郭宽0.191 厘米, 穿径0.851 厘米,重6.64 克。 (图4-2)乾元重宝6 枚,钱文楷书。 标本M42:10-5,钱径2.994 厘米,郭厚0.238厘米,郭宽0.349 厘米,穿径0.492 厘米,重9.55克。 (图4-3)标本M42:10-6,钱径2.979 厘米,郭厚0.19 厘米,郭宽0.343 厘米,穿径0.593 厘米,重6.75 克。 (图4-4)

图2 M42 平、剖面图

图3 M42 随葬品

图4 M42 出土铜钱拓片

(二)宋墓

M45 M45 位于2018LLWT1014 中部偏西,方向195°。 开口于③层下,向下打破④层。 该墓为竖穴土坑砖室墓,平面为长方形,直壁,近平底,四壁砌砖,壁砖多有缺失,南壁建一壁龛。 墓圹开口距地表约0.85 米,长约2.40 米,宽0.65~0.80 米,深0.40~0.46 米。 砖室内长2 米,宽0.52~0.60 米,最高0.35 米。 壁龛面阔0.16 米, 高0.30 米, 进深0.20 米。砖长30 厘米,宽15 厘米,厚5 厘米。墓圹填土为灰褐色土,夹杂红烧土,并有少量碎陶片及炼渣块。 (图5)

未发现葬具痕迹。墓底发现人骨一具,保存较差,仰身直肢,头南面上,性别、年龄未作鉴定。

随葬品仅瓷罐1 件。

瓷罐 1 件。标本M45:1,灰胎。侈口,圆唇,窄弧肩,鼓腹,腹部饰瓜棱状竖槽,圈足外撇,足底斜削。通体施白色化妆土,内壁口沿及外壁大部施透明釉,有细小开片。 口径10 厘米,高8.8 厘米,底径4.4 厘米。 (图6-1,封三-2)

(三)金墓

M66 M66 位于2018LLWT1013 东部, 方向170°。开口于③层下,向下打破⑤层、⑥层。该墓为竖穴土坑墓,平面呈长方形,直壁,平底。墓口距地表0.96 米, 墓口长2.30 米, 宽0.70~0.80 米,深0.46 米。 (图7)

图5 M45 平、剖面图1.瓷罐

未发现葬具、人骨。

随葬品有瓷盘、瓷罐、铜镜、铜钗及骨盖等,皆出于填土。

瓷罐 1 件。 标本M66:2,灰白胎。 近直口,圆唇,束颈,颈、肩部对置泥条状系,窄弧肩,鼓腹,圈足。内壁有轮旋痕,满施黑釉,外壁施釉至下腹,釉面光亮。 口径13 厘米,高13.7 厘米,底径7.6 厘米。 (图6-2)

瓷盘 2 件。标本M66:1,黄红胎。敞口,圆唇,浅腹,圈足底面斜削,挖足过肩。 通体施白色化妆土,内壁施透明釉,外壁施釉近圈足,釉面无光。口径16.4 厘米,高4 厘米,底径4.4 厘米。 (图6-3)标本M66:3,黄红胎。器形近前,圈足底较平。口径17 厘米,高4.1 厘米,底径5.4 厘米。 (图6-4)

瓷盏托 1 件。标本M66:6,红褐胎。敞口,弧平沿外侧下倾,尖圆唇,极浅腹,矮圈足,挖足过肩。 内壁施青釉,外壁施釉至圈足,有垂釉现象。 口径10.4厘米,高1.8 厘米,底径5.6 厘米。 (图6-5)

铜镜 1 枚。 标本M66:4,完整。 叶形镜面,长柄。 镜面铸一飞鹤,长18.6 厘米,宽9 厘米。(封三-6)

铜钗 1 件。 标本M66:5,完整。 呈U 形,钗足扁圆。 长10.6 厘米。 (图6-6)

骨盖 1 件。标本M66:7,残。子口,方唇,弧顶,修整规整。 长5.5 厘米,残宽4.3 厘米。 (图6-9)

M69 M69 位 于2019LLWT1014 西 南 部,向南延伸入探方南壁,方向217°。 开口于③层下,向下打破④层、H50、H58。 该墓为竖穴土坑墓,平面为长方形,直壁,加工规整,平底。 开口距地表约0.70 米, 口长2.03 米, 宽0.76~0.78 米, 深1.20米。 墓圹填土为褐色土,夹有黄色土块,结构较致密,含有少量的陶片。 (图8)

墓底发现有铁质棺钉,推测葬具为木棺,尺寸不详。 墓底发现人骨1 具,保存较好,仰身直肢,面向上,头朝南。

随葬品仅见瓷罐、瓷盘。

瓷罐 1 件。标本M69:1,黄白胎。 直口,圆唇,直领,窄弧肩,肩部对置泥条状双系,鼓腹,圈足斜削。内壁施黑釉,外壁施釉至下腹,有较多砂眼。 口径10.8 厘米,高11.2 厘米,底径6 厘米。 (图6-7)

瓷盘 1 件。标本M69:2,红褐胎,夹砂较多。 敞口,圆唇,浅弧腹,外壁唇下略呈凹槽状,圈足底面斜削。 内壁施青釉,外壁施釉至圈足,唇部釉层较薄,色发白。口径10.6 厘米,高3 厘米,底径4.4 厘米。 (图6-8)

(四)明墓

M6 M6 位于2018LLWT1015西南部,方向342°。 M6 被盗扰,开口于③层下,向下打破生土。 盗洞位于北壁偏东, 平面呈椭圆形,长径约0.52 米,深0.90 米,底宽约0.34 米。 该墓为竖穴土坑墓,平面为长方形,直壁,加工规整,平底。 北壁有2 个壁龛, 东侧壁龛面阔0.26 米,高0.26 米, 进深0.16 米。 西侧壁龛面阔0.28 米,高0.28 米,进深0.17 米。 墓底发现人骨2 具,其下各有彼此相隔的成排青砖,应为垫棺所用。墓圹开口距地表约0.70 米, 口长约2.94 米, 宽2.40~2.51米,深2.70 米。 墓圹填土为黄褐色花土,土质较硬,含有少量炉渣、石块。 (图9)

图6 宋金墓葬随葬品

图7 M66 平、剖面图

图8 M69 平、剖面图1.瓷罐 2.瓷盘

墓底发现有棺钉,推测葬具为木棺,但尺寸不详。 东侧人骨保存较差,仅存头骨及四肢骨,西部人骨稍完整,均仰身直肢。 推测此墓为夫妻合葬墓。

随葬品有瓷碟、瓷罐及铜钱,部分随葬品出于填土。

瓷碟 1 件。 标本M6:1,红褐胎。 敞口,圆唇,折腹,圈足较厚,挖足过肩,足底面斜削。内壁施白釉,外壁施釉至唇下,其余露胎。 圈足上有3 个支烧痕。 口径14.4 厘米,高3.6 厘米,底径4 厘米。(图10-1)

图9 M6 平、剖图

瓷罐 2 件。 标本M6:4,泛红胎。 敛口,圆唇,微束颈,肩部对置泥条状双系,窄弧肩,鼓腹,圈足壁较厚,底面斜削。内、外壁有轮旋痕,内壁满施褐釉,外壁施釉至中腹,有流釉现象。 口径9.6 厘米,高11.8 厘米,底径5.2 厘米。(图10-2,封三-1)标本M6:5,黄白胎。 近直口,圆唇,微束颈,极窄弧肩,肩部对置泥条状双系,直腹微鼓,圈足斜削。内、外壁有轮旋痕,内壁满施酱釉,外壁施至下腹,有流釉现象,砂眼较多。 口径8.5 厘米,高13.2 厘米,底径5.8 厘米。 (图10-3,封三-3)

铜钱 16 枚。11 枚钱文字不清。元丰通宝2 枚,完整。 钱文行书。 标本M6:2-1,完整。 钱径2.349厘米, 郭厚0.101 厘米, 郭宽0.283 厘米, 穿径0.545 厘米,重3.02 克。 (图11-1)祥符通宝1 枚,完整,钱文楷书。标本M6:2-2,完整。钱径2.497 厘米,郭厚0.112 厘米,郭宽0.316 厘米,穿径0.612厘米,重3.06 克。 (图11-2)祥符元宝1 枚,完整,钱文楷书。标本M6:2-3,完整。钱径2.427 厘米,郭厚0.107 厘米,郭宽0.332 厘米,穿径0.547 厘米,重3 克。 (图11-3)政和通宝1 枚,完整,钱文篆书。 标本M6:2-4, 完整。 钱径2.428 厘米, 郭厚0.101 厘米, 郭宽0.18 厘米, 穿径0.604 厘米,重2.58 克。 (图11-4)

图10 明墓随葬品

图11 M6 出土铜钱拓片

M7 M7 位于2018LLWT1014 西南部, 方向342°。 开口于③层下,向下打破④层。 该墓为竖穴土坑墓,平面呈梯形,直壁,加工规整,平底。 北壁有一壁龛。 墓圹开口距地表约0.70 米,口长2.40米,宽0.80~1 米,深约1.20 米。 壁龛面阔0.17 米,高0.20 米,进深0.13 米。墓圹填土为灰褐色土,夹杂有黄色土,土质较硬,结构致密,包含有少量的炉渣、石块。 (图12)

墓底发现有棺钉, 推测葬具为木棺, 尺寸不详。 发现人骨1 具,保存较好,仰身直肢,面向上,头朝北。 性别、年龄未作鉴定。

随葬品共24 件,包括铜钱23 枚及瓷罐1 件,铜钱皆出于填土。

瓷罐 1 件。 标本M7:2,红胎。 口微侈,窄折沿,圆唇,微束颈,窄弧肩,肩部对置窄泥条状双系,深直腹,平底,圈足斜削一周。圈足上粘有3 个砂钉。内、外壁有轮旋痕,内壁施茶色釉,外壁施至下腹,釉面黯淡无光。口径7.6 厘米,高13.6 厘米,底径5 厘米。 (图10-5,封三-4)

图12 M7 平、剖面图

铜钱 23 枚。 4 枚钱文不清。 元丰通宝3 枚。标本M7:1-1,完整。钱文篆书。钱径2.821 厘米,郭厚0.101 厘米,郭宽0.342 厘米,穿径0.579 厘米,重6.33 克。(图13-1)标本M7:1-10,完整。钱文篆书。 钱径2.444 厘米,郭厚0.094 厘米,郭宽0.301厘米,穿径0.632 厘米,重2.35 克。 (图13-2)圣宋元宝1 枚。 标本M7:1-2,完整。 钱文篆书。 钱径2.947 厘米,郭厚0.142 厘米,郭宽0.407 厘米,穿径0.685 厘米,重5.97 克。 (图13-3)乾元重宝1枚。 标本M7:1-4,完整。 钱文楷书。 钱径2.379 厘米,郭厚0.1 厘米,郭宽0.149 厘米,穿径0.576 厘米,重2.37 克。(图13-4)元祐通宝3 枚。标本M7:1-5,完整。钱文行书。钱径2.467 厘米,郭宽0.348厘米,穿径0.608 厘米,重2.49 克。 (图13-5)标本M7:1-13,完整。 钱文行书。 钱径2.376 厘米,郭厚0.103 厘米,郭宽0.236 厘米,穿径0.546 厘米,重2.93 克。 (图13-6)景德元宝2 枚。 标本M7:1-6,完整。 钱文楷书。 钱径2.448 厘米,郭厚0.103 厘米,郭宽0.266 厘米,穿径0.624 厘米,重2.76 克。(图13-7)标本M7:1-9,完整。 钱文楷书。 钱径2.494 厘米,郭厚0.108 厘米,郭宽0.295 厘米,穿径0.61 厘米, 重3.22 克。 (图13-8) 淳化元宝1枚。 标本M7:1-7,完整。 钱文行书。 钱径2.349 厘米,郭厚0.116 厘米,郭宽0.256 厘米,穿径0.545厘米,重3.24 克。 (图13-9)景祐元宝1 枚。 标本M7:1-8,完整。 钱文篆书。 钱径2.533 厘米,郭厚0.091 厘米,郭宽0.301 厘米,穿径0.708 厘米,重2.39 克。 (图13-10)天圣元宝1 枚。 标本M7:1-12,完整。 钱文楷书。 钱径2.502 厘米,郭厚0.109 厘米,郭宽0.268 厘米,穿径0.712 厘米,重2.65 克。(图13-11)皇宋通宝2 枚。 标本M7:1-14,完整。 钱文篆书。 钱径2.445 厘米, 郭厚0.102 厘米, 郭宽0.227 厘米,穿径0.745 厘米,重2.85 克。 (图13-12)嘉祐元宝2 枚。标本M7:1-15,完整。钱文楷书。钱径2.375 厘米,郭厚0.119 厘米,郭宽0.255 厘米,穿径0.698 厘米,重3.1 克。 (图13-13)熙宁元宝1 枚。 标本M7:1-16,完整。 钱文篆书。 钱径2.354厘米, 郭厚0.113 厘米, 郭宽0.259 厘米, 穿径0.599 厘米,重2.92 克。(图13-14)开元通宝1 枚。标本M7:1-21,残。钱文隶书。钱径2.48 厘米,郭厚0.01 厘米, 郭宽0.146 厘米, 穿径0.589 厘米,重1.78 克。 (图13-15)

M49 M49 位于2018LLWT0910 中部偏西,方向349°。原开口层位被农业活动扰乱,现开口于③层下,向下打破H10、④层。该墓为竖穴土坑墓,平面为倒梯形,直壁,平底,北壁有一壁龛。 口长1.72 米,北宽0.77 米,南宽0.56 米,残深0.58 米。壁龛面阔0.20 米,高0.20 米,进深0.20 米。 墓圹填土为灰褐色杂土,土质较软,结构较疏松,包含有炉渣、红烧土颗粒等。 (图14)

墓底发现有棺钉, 推测葬具为木棺, 尺寸不详。 发现人骨1 具,仰身直肢,头向北,面向上。 年龄、性别尚未鉴定。

随葬品有瓷罐、玉扣。

瓷罐 1 件。 标本M49:1,红褐胎。 直口,方圆唇,矮领,鼓腹,下腹斜收,圈足内隐。 内、外壁有轮旋痕。 除外底,通体施化妆土,其上罩一层透明釉。 口径7.4 厘米,高15.4 厘米,底径7.4 厘米。(图10-6,封三-5)

玉扣 1 件。标本M49:2,近球状,上有环状扣眼。黄褐色,有黑色纹路,无纹饰。雕琢精细。长1.6厘米,扣直径1 厘米。 (图10-4)

三、结语

图13 M7 出土铜钱

(一)墓葬形制与年代

此次发掘的墓葬, 可分为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土坑砖室墓两类,部分墓葬有壁龛,少数土坑墓棺底有垫砖;宋金墓葬墓向没有规律,明墓墓向多近于正北;除极个别墓外,墓中随葬品数量较少,多为一两件瓷器;有合葬墓,多数为单人葬,也有少量的二次葬, 除保存不好者外, 葬式多为仰身直肢,宋金墓墓主多头向南,明墓墓主多头向北;根据墓中发现的铁质棺钉,推测葬具多为木棺。整体来讲,墓葬形制简单,规模较小,随葬品较少。

M42 出土瓷碗(M42:12)唇部特征与偃师杏园唐墓[4]所出D 型碗(李郃墓M2443:7)相近,但尺寸略小,整体形态与荥阳鲁庄墓地M57出土瓷碗(M57:3)形制相近[5]。陶罐(M42:1)的唇部特征与荥阳鲁庄墓地M57 出土陶罐(M57:4)形制相近。 据研究,花釉瓷罐的器形演变有一定的规律,从早到晚大体上由较高的鼓腹演变为矮胖的圆腹,口沿由直口变为突唇,再变为外卷沿,口径也有逐渐变大的趋势[6]。 此墓所出花釉罐(M42:2)与禹州郭超岸墓(公元810 年)、禹州新峰墓地M199[7]所出之花釉罐器形相近,唯体形较小。荥阳鲁庄M57 的年代为唐代中期, 结合M42 所出乾元重宝及地层关系,初步推测M42 的年代为中晚唐,可能为公元840 年以后的唐墓。

M45 出土的白釉瓷罐(M45:1),在平顶山叶县文集及鲁山杨南遗址也见有类似的器物(2008T2105H691:2、T2407②:07), 其器形与三门峡庙底沟宋墓M54 所出瓜棱罐相近[8],且三门峡庙底沟宋墓多见仅随葬一件白釉瓜棱罐的情况,结合地层关系, 初步推测M45 的年代为宋金时期,且不早于北宋中期。 M66、M69 出土黑釉瓷罐(M66:2、M69:1)与郑州高新区贾庄金墓Ⅱ式黑釉罐(M22:2)器形特征相近[9],白釉盘(M66:1、M66:3)、青釉盏托(M66:6)与鲁山杨南遗址第二期B 型白釉 盘(H106:02)[10]117、A 型 青 釉 盏 托(G81:08)器形相近[10]210,青釉盘(M69:2)与鲁山杨南遗址C 型Ⅰ式青釉盘(T2310②:8)器形相近[10]207,据此初步推测M66、M69 的年代为金代晚期。

M6、M7、M49 均为带头龛的竖穴土坑墓,随葬品以瓷罐与铜钱的组合为主,铜钱多为宋钱。筒腹双耳罐是明嘉靖中叶到崇祯时期墓葬随葬品中最为典型的器物,出土数量较多,为无耳或者颈部双耳、四耳,造型发展的整体趋势是时代越晚颈部越长,器身越直且瘦长[11]。 M6 出土瓷罐(M6:4)的造型还具有元代黑釉罐的特征,瓷碟(M6:1)与铜川阿来明墓出土瓷碟(阿M6:2)造型相近[12],铜川阿来M6 的年代为明代早期,据此初步推测M6 的年代为明代早期。 M7 出土瓷罐(M7:2)与洛阳道北二路明墓[13]及南阳明墓所出瓷罐(HM1137:28、M316:1)[14]67形制相近,唯釉色不同。M49 所出瓷罐(M49:1)与南阳明墓所出瓷罐(M392:2)[14]54形制相近。 参考南阳明代纪年墓的年代,可知M7 的年代当在1590 年以后,M49 的年代应在1560 年左右,故二墓的年代应为明代中晚期。

(二)初步认识与收获

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文化遗存丰富, 除本简报公布的墓葬资料外,此次发掘,还发现了东周及汉代的墓葬以及汉代冶铁遗存。 该遗址冶铸活动的年代大体在两汉时期,可能延续至西晋,至迟到唐代已经出现大面积的破坏活动,并已出现墓葬,至宋金以后则更为普遍[15]。 遗址内古墓葬数量多、时间跨度大,能反映出鲁山当地的一些葬俗。

图14 M49 平、剖图

墓葬所反映出的葬俗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墓葬结构。 壁龛在宋金、明清墓葬中均可见到,甚至在近现代墓中仍可见到。 2.随葬品。 宋金墓随葬品以瓷罐、瓷盘的组合较为多见,这种随葬品组合在早期明墓(M6)中仍可见到,晚期明墓则多仅随葬瓷罐,这一葬俗又为清墓所继承。 另外, 瓷罐在墓中的位置相对固定,多置于头龛内,其次则置于墓主头部,这一葬俗也流传至近现代。据研究,明代仍有大量的唐宋旧钱在流通使用, 这一点无论是从文献记载还是从出土实物都能得到证实, 明墓出土前朝的旧钱颇多,尤以宋钱数量最多[16]。 鲁山望城岗遗址的明墓亦多随葬宋钱, 这种葬俗在部分清代早期墓中仍可见到。 此外,鲁山望城岗遗址明墓的随葬品特征与河南郑州、洛阳、南阳[11]、鹤壁等地明墓一致,可知明代河南地区的葬俗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由上可知, 瓷罐是鲁山望城岗遗址宋至明清墓葬中最具代表性的随葬品, 其中又以双系罐多见,根据对当地现代葬俗的调查与了解,直至近现代,当地仍流行随葬罐类器物,只是有的将瓷罐改为了玻璃罐(玻璃罐头罐),这应是葬俗延续与演变的结果。 罐作为一种在鲁山地区使用近千年的随葬品,其发展脉络十分清晰,对墓葬年代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颇值得我们注意。 另外,晚唐时期,河南地区墓葬随葬的塔式罐或双系罐、带盖罐等,有类似谷仓罐的功用[6],山西盂县出土了五件嘉庆元年黑釉罐, 罐上墨书 “黍罐”“麦罐”“菽罐”“稻罐”“粱罐”等,清楚地说明了这些罐是用来盛放五谷的,且盂县现在仍有随葬五谷的葬俗[17]。 虽然鲁山望城岗遗址墓葬中随葬瓷罐无铭文,且数量多为一两件,但也很可能是墓中的“谷仓罐”。

另外,不同年代墓葬所出的瓷器品种不同,宋金墓葬见有白瓷、青瓷和黑瓷,以白瓷和青瓷为主,明清墓葬则多见黑瓷、褐釉瓷。 瓷器种类的变化可能与河南地区窑口产品的转变有关,也可能是不同时代葬俗影响所致。 鲁山地区有着悠久的烧瓷历史,自唐代的鲁山段店窑,宋元的白象店窑,至明代的桃花店、缸窑、罐窑等遗址,直至清代的梁洼窑,窑火绵延千年不熄,不仅为当地人民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而且其产品品种与当地葬俗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 鲁山墓葬所出瓷器,与当地窑产品的种类与特征吻合。在对鲁山段店窑的调查中,见有M42 所出花釉罐[18-19],与望城岗遗址相距较近的杨南遗址、叶县文集遗址, 遗址内出土的大部分器物可能也来自鲁山段店窑[10]261[20]。 据此推测,鲁山望城岗遗址古代墓葬所出瓷器,其窑口也可能为河南窑,且多为鲁山段店窑, 这也符合此时期民间制瓷窑场主要向周边地区行销产品的规律[21]。

总之,此次发掘的这批古代墓葬,在时代、葬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是一处使用时间较长的墓地,且不排除部分墓葬为家族墓的可能性,在研究鲁山地区古代葬俗的演变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附记: 本次考古发掘的领队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周立刚, 参与发掘的人员有孙凯、 王瑞雪、赵刘阳、李鹏飞、李占州,北京科技大学张周瑜、乔尚孝、罗天艺、苗孟荞、张天艺,以及志愿者李鑫、陆祉妤和高敏,鲁山县文物管理所魏显恩、王自刚等。 器物修复为杨素勇,绘图为孙广贺。

执笔:刘亚玲 王瑞雪 孙凯

猜你喜欢

鲁山外壁墓葬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外壁快速电铸成型技术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厚玻璃杯预热更容易炸裂
万福矿井副井井筒掘砌技术探讨
露天放电影 收获快乐多
鲁山:鲁中绿巅
烧水时烧水壶外壁为何会“出汗”
浅析尧文化在平顶山境内的流传关于鲁山“尧文化”的探析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
唐宋墓葬里的“四神”和天关、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