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友好型莴笋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2021-03-27贾铭肖飞张世洪

长江蔬菜 2021年5期
关键词:莴笋中耕苗期

贾铭 肖飞 张世洪

导读:莴笋属菊科一二年生蔬菜, 根据几年来污染防控、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规范探索,总结出十堰库区莴笋友好型高产栽培技术。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灾害频繁,十年九旱。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了保证一江清水送北京,从2008 年开始,开展沿丹江口南水北调水源库区农业生态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历经几年,总结了一套适宜汉水流域的莴笋高产栽培技术。

1 种子及其处理

1.1 品种选择

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优质品种。 秋季栽培应选择苗期耐高温的中、晚熟品种,如成都二白皮、耐热二白皮等。 越冬栽培应选用耐低温、抗寒、耐抽薹的品种,如成都莴笋、冬春抗寒莴笋,或抽薹迟的品种,如耐寒特大二白皮、特耐寒二青皮等[1]。

1.2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符合GB 16715.5 规定。种子质量达到: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80%,含水量≤7%。

1.3 种子催芽

秋季栽培种子采取低温催芽。 方法一,用凉水浸种 5~6 h,搓洗 2~3 次,去掉黏液杂质后,用湿布袋包裹,放在地下室或阴凉处催芽,不能泡在水中,温度控制在15~18℃,见散光催芽;每天用凉水淘洗1~2 次,3~4 天就可出芽。 方法二,用凉水浸种 5~6 h,在5~10℃冰箱中处理12~24 h,然后在地下室或阴凉处催芽, 每天用凉水淘洗 1~2 次,3~4 天就可出芽。

2 选地、选茬与栽培环境条件

2.1 选地

应选择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农田。 土壤板结的地块,会导致根系发育不良,笋茎瘦小并且木质化,形成小老苗[2]。

2.2 选茬

以上茬为非菊科和非绿叶菜类作物为宜。

2.3 环境条件

日照充足,光强中等,周围没有建筑物或其他物体遮挡阳光,保证阳光充足。

3 水质、肥料与农药

3.1 灌溉水质

农田灌溉用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 规定。

3.2 农药肥料使用要求

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 和NY/T 1276 的规定。 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 的规定。

4 播前准备

4.1 苗床准备

选地势高燥 、排水良好的地块作苗床,播前5~7 天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 4~5 t 或复合肥 50 kg作基肥[3]。在整地前施入,深翻,整平整细,盖上塑料薄膜等待播种。

4.2 营养土

因地制宜选用肥沃田园土与充分腐熟过筛的农家肥,按肥土比4∶6 配制营养土,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孔隙度约 60%、pH 值 6~7[4]为宜。 选土壤肥沃、疏松,灌排方便的地块,按东西方向作成宽1.7 m 左右、长 8~10 m 的平畦,畦外形成宽 40 cm、深25 cm 的排水沟, 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播种床上,厚度1 cm。

4.3 遮荫防雨

在畦埂外南北两侧排水沟处,每隔1 m 左右插小竹竿1 根,作成高70~100 cm 的小拱棚,盖上薄膜,四侧下方留30~40 cm 高的空隙,薄膜上盖遮阳网。 8:00~9:00 盖遮阳网,16:00~17:00 揭开,阴天不盖[5]。

在图2中,同时给出了高斯拟合曲线。高斯拟合是利用Origin软件进行拟合,拟合光谱线型满足下列关系式:

5 播种

5.1 播期

①早秋 7 月中下旬至8 月上旬播种育苗,8月中下旬定植,10 月中下旬收获。

②延秋 8 月中下旬播种,9 月中旬定植,12 月至次年1 月收获。

③越冬 10 月下旬播种,12 月上旬定植,次年3~4 月收获。

5.2 播种量

每 667 m2用种量 30~45 g。

5.3 育苗方式

在播种畦内浇足底水,待水渗后,把种子掺上少量细湿沙,分2~3 次均匀撒在播种畦上,然后覆盖 0.2~0.3 cm 过筛细土, 移栽每 667 m2需要育苗用地 10~15 m2。

6 田间管理

6.1 苗期管理

莴笋出苗后,当子叶展开出现真叶时,及时间苗,去掉病苗、弱苗,同时拔草。 间苗要分次进行,第一次间距 (1.5~2.0)cm×(1.5~2.0)cm,4~7 天后进行第二次,间距(3~4)cm×(3~4)cm,间苗后盖住土壤缝隙。 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时间在8:00以前,17:00 以后,幼苗长大后,可逐步撤除遮阳网和薄膜,在暴雨来临时盖上薄膜。

6.2 整地作畦

6.3 定植

①定植标准 秋季栽培:苗龄25~30 天,幼苗4~5 片叶时定植。 冬季栽培:苗龄 30~40 天,幼苗 5叶时定植。

②定植密度 早熟品种,667 m2定植8 000~8 500 株,行株距 30 cm×25 cm;晚熟品种,667 m2定植4 500~6 000 株,株行距 30 cm×40 cm。 定植应在晴天15:00 以后或阴天全天,栽苗时应选择具4~5片叶的茁壮、节间短、不徒长、符合本品种特性的幼苗,应栽浅些,不能盖住心叶,栽后立即浇定根水。

6.4 大田管理

主要是补苗、中耕及肥水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水, 应查苗补苗,3~4 天浅中耕 1 次, 促使根系发达。 缓苗后要随水追1 次缓苗肥,深中耕1 次,当长至8~10 片叶开始团棵时应随水追1 次提苗肥 (要浇透),继续中耕,除草,适当蹲苗。 莲座叶充分展开,即将封垄,茎部开始肥大时就应结束蹲苗,干旱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16~17 片叶时结合浇水追施壮苗肥,这一次肥水要掌握时机,勿早勿晚,后每10 余天随水追1 次催笋肥直至采收, 每667 m2每次用尿素10 kg。 雨后应注意防涝及时排水。

7 防治病虫害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加强栽培管理,将病叶、残枝败叶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

7.1 莴笋霜霉病

发病始期,用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 每隔 7~10 天喷 1 次, 连喷 2~3次。 春秋高湿季节易发病,苗期施用欧甘牌叶面肥(有效钙含量≥90%,有效态硼≥18%,铁+锰+铜+锌+硼+钼≥2%;15 g 装或 200 mL 装,用量 45 g/667 m2或 600~800 倍液喷施于植物叶面上),每 7~10 天 1次,增强植株自身抗病性。

7.2 莴笋病毒病

选用无病虫害壮苗栽培。

发病初期,用40%病毒灵水剂500 倍液或20%病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雾[5],每隔7~10 天喷 1 次, 共喷 1~2 次。 苗期施用欧甘牌叶面肥,每7~10 天 1 次,增强植株自身抗病性。

7.3 蚜虫

发病初期, 用1.8%齐螨素粉剂3 000 倍液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各喷雾1 次。 特别是苗期开始用0.3%绿晶(印楝素)乳油100~133 g/667 m2喷防,可起到良好的防治和趋避效果。采用黄板诱蚜和银灰色条膜避蚜。

8 采收、贮运

8.1 采收

根据市场需求, 当莴笋心叶与外叶平口时采收,去除根部、老叶、黄叶,分批分级包装上市。

8.2 贮运

途中要轻装轻运, 运输车辆要有通风条件,长距离运输夏季要有降温措施,有防雨设备;防止贮运途中被有害物质污染或被雨淋等情况发生。

猜你喜欢

莴笋中耕苗期
大葱苗期耐低磷品种的筛选
Parahellenia,a new genus segregated from Hellenia (Costaceae) based on phylogenetic and morphological evidence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莴笋开胃增食欲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春季吃莴笋可降血糖降血脂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