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

2021-03-27

中文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物资卫生

王 琳

(江苏省扬州市中医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2)

骤然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人民群众健康受损的事件统称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在群体中传播原因不明的疾病、群体性食物中毒、严重传染病形成的疫情等[1]。在社会、经济、科技等多领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可能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因素也越来越多,各种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频率较以往有明显的增加,针对此类事件进行的应急管理工作备受瞩目[2]。医院最主要的责任便是救死扶伤,在应急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有着不可推卸的重责。但事实上,在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以下简称“卫生应急”)方面,仍有许多医院存在管理质量差,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导致实际应急管理工作难以顺利、高效率地进行[3]。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医院正视到卫生应急的重要性,并致力于提升相关工作质量,与以往相比卫生应急管理水平相对提高,但受到各种因素限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尚存较多不足。下文中综述了当前卫生应急方面医院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措施。

一、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实施应急管理的现状

1.医院已基本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

目前,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进行相应的体系建设,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自上而下、层级分明、分工明确,体系内的工作人员基本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基本能够避免实际工作中各环节的纰漏问题。同时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医院也专门成立了相关部门与组织负责预警、救治受伤民众、发布事件有关信息、上报事件情况、应急处理事件等工作,整体工作比较规范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基本能够做到及时响应、统一调度[4]。

2.医院已初步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系统的建设

目前,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越来越频发的现象,医院已经制定了专门的检测预警系统,能够实时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事件等开展网络报道,同时,也针对门诊部门对相关疾病的检测能力进行优化提升,使得卫生应急管理中,医院的决策能力与指挥能力显著提高[5]。与以往相比,医院在预测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的能力明显提高,有助于及早对医院感染或其他疫情进行有效控制。

3.医院已通过多途径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宣教

目前,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除从自身角度出发进行管理体系建设外,还通过网络、报刊、广播、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加强了对人民群众的宣教,内容涉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预防、发生后正确避险方式、自救以及救人方式等,例如“防震减灾”“抗洪减灾”等,定期组织专业人士前往社区、广场等地方进行定点宣传,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卫生应急的认识水平和在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自护能力[6]。

二、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实施应急管理面临的困境

1.工作人员在卫生应急方面存在认知不足问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大的特点在于“发生突然”“影响严重”等,各种事件的发生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在真正发生前,很难切实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医院卫生应急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常存在重视不足和认识不足的问题,有关部门日常工作处于松懈状态,无法准确、及时地落实预警、救治、上报、应急处理等工作,最终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扩大,因此,应急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责任心均有待加强[7]。

2.医院在卫生应急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

卫生应急从根本上讲,其性质属于公益类,所有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均不会获得经济收益,而所有工作开展所需的人员、物资均需要医院承担。但事实上,各医院的重心仍旧集中在院内收治病患救治工作上,在卫生应急方面资金投入比例较低,很多时候是无法满足实际卫生应急管理工作需求的[8]。在缺少足够工作基金的情况下,医院储备应急物资的数量也会相对较少,当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时,将导致医院无力承担应有的预防、控制 职责。

3.医院在卫生应急方面的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管理团队中人员配置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当前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服务质量标准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团队工作人员中,有部分存在知识面狭窄、实战经验不足等问题,导致在实际开展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时,质量难以保障。

4.医院卫生应急队伍缺少专业的装备

医院与医院之间存在级别差异,在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方面,与省级医院比较,更多低级别医院的卫生应急管理团队持有的装备、物资等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相对更少,无法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所需。此外,还有许多医院针对卫生应急准备的物资储备未做到分类、规范 放置。

三、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实施应急管理的改进措施

1.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和对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视程度

基于全面提升医院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质量的目标,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在医院中需要建设责任职能部门以及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确保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各环节的责任得到明确的划分,落实到个人身上,使有关部门有足够的责任意识与危机意识。在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时,院内各部门能够接受领导统一指挥与调度,通力协作,提升卫生应急管理 效率。

2.完善卫生应急团队人员配置

人力资源充足、人员专业素质高是进一步确保卫生应急管理工作顺利落实,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要求医院面对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合理组建应急管理团队,有针对性地组建专家组,确保团队人员知识储备充足,并具有充分的实践经验,确保卫生应急队伍的专业能力水平过硬。此外,当团队建立完成之后,还需要结合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展现状,对团队类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确保其能将经验能融合进实际。

3.增加在卫生应急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

卫生应急管理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和物资储备,首先,医院需要围绕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以院内各部门物资系统为基础,构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确保在卫生公共事件突然发生时有充足的物资保障;其次,医院需要基于保障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物资储备充足的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流程,确保物资储备能够满足应急处理所需;最后,在医院财政支出方面,需要结合医院经营现状合理增加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方面的资金投入比例,例如储备物资的采购以及日常应急演练活动等。

4.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宣教

充分利用消防日、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等,通过宣传单、新闻报道、自媒体、公众号等途径加强卫生应急内容的宣教,要求进一步扩大知识普及范围,通过反复性、趣味性的宣传,引起公众足够多的重视,并潜移默化地教会大家一些自救技巧、自我保护措施。一方面可以提升人民群众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自保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人们面对危险时的惊慌失措,为救援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5.建设推广信息化卫生应急管理

当前社会发展中,信息化管理在各领域中的作用得到突出表现,包括提高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等。则关于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医院也应该充分借助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力量,实施信息化管理,例如,针对应急管理团队中工作人员建立专门的信息库,准确掌握各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方向和水平;针对卫生应急管理物资储备建立专门的信息化数据库,准确掌握物资消耗情况,避免浪费情况 发生。

结语

这些年科技、经济等各领域的飞速发展,使得各种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因素增多。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积极了解医院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现状,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有效的措施予以改进,是提高医院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可以帮助处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心的人民群众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物资卫生
被偷的救援物资
卫生与健康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救援物资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PKPM物资管理系统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