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普视频在技术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2021-03-27王正之

中文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经济学科普思政

王正之

(南京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一、引言

课程思政是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体系有机融合,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最终实现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现有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主要采用了课堂宣讲模式,由专业课程教师采用多媒体和叙述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主讲教师对课程思政内容不熟悉,课前准备较为欠缺等因素,导致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形式不精彩、讲述数据不严谨、思政观点较片面等问题,使得思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发掘课程思政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做到学生爱学、乐学成为课程思政建设中重要的问题。

网络视频是现在较为流行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手机端和电脑端中也有多种视频软件,众多视频内容受到学生的欢迎,成为学生课余时间一种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利用网络视频形式开展科普教育是当前知识传播的一种手段,其热度也逐渐增加,众多政府机构和专家学者也开设账号,上传相关视频。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科普视频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可以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一方面,可以解决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教学过程中收集材料的问题,视频上传者在制作视频过程中会收集大量的材料,制作精良的视频不仅数据内容翔实、逻辑清晰,有些图片和视频片段也较难收集,因此,可以节省专业课教师大量备课时间。另一方面,视频形式对学生更加具有吸引力,学生通过日常休闲娱乐过程中采用的方式开展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内容图文并茂也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2]。

技术经济学是南京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从技术与经济的基础知识入手,着重讲述新能源技术以及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希望学生掌握经济评价方法、风险分析方法、能源有效利用评价方法,以及新能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后评价、技术经济预测等方面的内容。在技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充分采用科普视频特别是财经类视频开展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教学,本文以该课程为实例,介绍科普视频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二、课程思政元素

利用科普视频开展课程思政教学首先需要明确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针对技术经济学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3,4]。

1.爱国主义教育

将国家基本情况、地理历史、文化传统等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地理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在技术经济学发展历程中介绍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提升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

2.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将思想理论成果融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对国家的深远影响,明晓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从而让学生对制度产生自信。例如在经济效果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比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经济效果的追求,强调社会主义制度是以社会整体发展为目标,彰显制度的优势,培养学生对制度的自信心。

3.科学精神教育

把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与课程知识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对待问题需要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实事求是、不断探索。以在盈亏平衡分析教学中采用思科公司为例,让学生探索思科公司面临困境时采用的方面,了解公司突破常识的决策中蕴含的科学性。

4.生态文明教育

将新能源产业所包含的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专业教学中,不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例如在生命周期评价教学中,通过介绍塑料制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污染物的排放,让学生了解工业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生态保护意识。

5.大学生社会教育

把社会公民教育穿插进专业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提醒学生保护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防范电信诈骗,预防犯罪等。例如在教授资金时间价值中通过计算网络不良贷款的利息,让学生了解网络不良贷款的威胁,提升学生保护自身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目前,视频网站上有众多科普视频,其内容包罗万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视频素材是非常关键的。整个教学过程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1.设定目标

在课程教学时需要根据专业知识点设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适度选取有关联的思政主题,分析该思政主题与教学目标的关联性,总结相应的思政教育目标。

2.选择视频

根据提炼的课程思政主题,在众多视频网站中搜索和主题相关的科普视频,选择视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证视频的主题与课程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点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合适内容可以考虑更换思政主题。选择视频时应当优先选择视频思想积极向上、内容逻辑清晰、语言描述通顺、图文画面精美的视频,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科普视频长度在10分钟以内为宜,如时间过短思政内容可能介绍得不够清晰,时间过长可能会占用过多课堂时间,导致课堂重心偏移,若考虑视频在课间休息过程中播放,可以稍微拉长时间。

3.教学实施

在教学过程开展之前需要根据选择的视频,总结其中知识点和课程思政内容,设计视频播放之前的引导词,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观看视频。视频播放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及时纠正不当行为。视频播放结束后与学生就视频内容和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利用浅显的话语对视频内容进行总结并介绍其中的专业知识点和课程思政内容,通过沟通交流考察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相关内容。

4.课后反馈

在课程结束之后,对学生进行随机访问,调查学生对本次视频内容的满意程度,根据学生建议对教学过程进行改进。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对视频上传者的其他视频或者同类型视频进行观看,培养学生观看科普视频的兴趣,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将课堂中的思政教育延续至课堂教学之外,形成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四、应用实例

以技术经济学中教学实例介绍如何采用科普视频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以经济评价中的基本要素中的税收一节为例,税收基本概念较为简单,主要是指国家为了满足社会需要根据法律对公司和个人强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殊分配方式。该部分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了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和税收的种类,通过多项数据和说明让学生掌握相关内容。

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主要通过播放文一教授关于税收与政府关系的相关视频,使学生对税收的概念和重要作用有了进一步了解,也思考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扮演了怎么样的角色。根据视频内容,学生了解到在宏观经济学中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仅限于税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我国,政府除了税收之外需要引导产业发展,主导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开展,正是由于政府的作用才能有现在中国的高度发展。学生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对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产生自信,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怀,也让学生对技术经济学中相关内容的局限性有所了解,鼓励学生保持科学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课后通过对学生开展调研可知,有部分学生即使缺乏上课听讲意愿,但是对每堂课的视频内容有所印象,可以通过相关视频回想起教学内容。同时,学生课后也会自发观看与教学内容相似的科普视频,提升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思想政治水平。

在最后技术经济学课程考核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对税收这一部分知识了解较为全面,有很多同学也能在课堂教学之外认同本章节的课程思政内容,说明达到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结语

课程思政教育是专业课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利用科普视频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技术经学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教学元素可以包含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科学精神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大学生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利用科普视频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可以包含设定目标、选择视频、教学实施、课后反馈等多个部分。以技术经济学教学实例说明采用科普视频可以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可以发挥较为长远的思政影响。

猜你喜欢

经济学科普思政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科普达人养成记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经济学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