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口腔医学教学改革探索

2021-03-27贾彦敏张新娟宿世震陈丹丹

中文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证书口腔

李 丽 贾彦敏 张新娟 宿世震 陈丹丹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烟台 264199)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教育,随之而来的高考的不断改革和高校持续扩招,使高职院线吸收更多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这些水平差异很大的学生来到学校后,对知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广大的高职院校,对这些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是想出来各种方法。2019年1月国务院下发《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就是要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学生在拿到毕业证的同时获得各种对其职业技能进行认定的等级证书的培养模式[1]。

口腔医学是各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其职业理念一向说比较先进的,紧跟国家的教育政策走。同时,由于口腔专业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毕业一年之后才能参加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考试,考试成功后再等两年才能参加全国的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都通过后才能作为一名口腔医生独立接诊。这整个过程是漫长的,通过率全国不到50%,剩下的这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但苦于拿不到执业资格而不能作为一名直接参与到口腔诊疗过程中。鉴于这种情况,口腔专业也急需实施“1+X”证书制度,对教学过程进行适当改革。

一、口腔医学专业对“1+X”证书制度的探索

口腔专业作为一个医学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会学习大量的医学知识,凭借这些医学类知识,还在校期间可以自考本的报名考试。如果时间安排合理,毕业时在拿到专科毕业证的同时也可以拿到成人本科毕业证。执业药师也是一类急缺人才,在执业药师考试报名条件中明确规定口腔专业毕业生可以参加职业药师考试,我们在拿到毕业证以后,在择业期内也可以考个药师证,多给自己一个职业选择机会。第三个选择是,我们在校期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考个初级会计师,毕业以后也可以从事会计类的工作。第四个选择是可是考教师资格证,如果是喜欢小孩子的同学可以考个幼师证,毕业去幼儿园工作的话,由于本身的医学特长,可以跟小朋友们进行口腔医学宣教,告诉小朋友们为什么要刷牙,为什么每天要至少刷两次牙,让小朋友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这样也会深受家长和小朋友的喜爱。第五个选择是,可以考个营养师证,以后可以进入比较高级的酒店、正规的幼儿园或者是被私人聘请。

二、“1+X”证书制度下口腔专业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2],而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的人才、企业需要的人才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实施“1+X”证书制度的新型职业教育培养理念,将毕业证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融合,并把它融合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融入课程设置体系中,实现融会贯通,促进培养高质量人才。而要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和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创新团队[3]。优秀的创新教学团队至少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团队成员具有合理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2.团队成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3.团队资源共享共建,形成命运共同体[4]。

三、“1+X”证书制度要求编写适合口腔专业的校本 教材

目前市面上比较好的口腔专业教材有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两本本科教材,而适用于高职院校的专科教材只有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一套,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且技术、材料、治疗方案偏老旧,难以适合现在的岗位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以教育部制定大纲为基础,根据考证需要编写适合我们使用的校本教材。

四、“1+X”证书制度在口腔专业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1.目标定位不准确

在实施“1+X”证书制度前,多数高职院校实施的是“双证”制度[5],“1+X”证书制度的实施本意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潜能,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6],当前对试点院校调研发现,多数职业院校不能对“1+X”中的“X”准确定位,还是以“双证”制度实施,只是单纯的让学生多考证书,不能完全体现出“1+X”证书制度的优势[7]。

2.报考条件不合理

“1+X”证书制度的初衷是将校内职业教育与校外职业培训二者融合起来,但职业等级考试在制定报考条件时往往设置了职称限制或者执业年限限制,伤害了学生主动报考的积极性,这对“1+X”证书制度的推广是十分不利的[8]。

3.课证相互绝缘

目前,口腔专业的专业课与等级证书之间相互绝缘,没有很好地融合,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等级证书。特别是最后一年要去医院实习,再加上医院的严格管理,学生没有时间将等级证书里的内容实践,导致考试通过率较低,影响学生学习和考试的积极性。

4.缺乏好的教育教学团队的支撑

职业教育着重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掌握较强的实践技能。而我们职业院校的老师多数是刚毕业的研究生,缺乏一定的实践经历,而且对企业和社会需求了解不深,“双师型”能力不强,培养的学生也容易与企业与社会脱节[9]。而一只高水平的创新团队中,团队结构比例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团队合作意识差,均会导致团队创新力不强、特长优势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不利于整个团队的长期协调发展。

5.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一个团队要想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下去,必须要有一个适行的有效激励保障体制。但目前没有一个与职业教育伴行的激励保障体制,使团队内部的凝聚力不强,创造力也大打折扣。新人面临的问题是经验不足,而口腔专业的带头人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往往被医院和高端诊所的优厚待遇吸引,从而导致职业院校内口腔专业带头人缺乏。没有一个良好的领路人,团队的实战经验大打折扣,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多走很多弯路。整个团队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影响。

6.考核的标准不科学

“1+X”证书制度在考核过程中涉及诸多部门,高校及其监管机构、企业。第三方机构等,人员分工尚不明确,有重叠部分导致鉴定成本较高。在鉴定过程中有存在时间差异、地区差异等缺乏统一的鉴定标准,相应的费用也存在较大差异。又因为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参考,在进行等级鉴定前,学生、老师和学校对鉴定结果没有准确的预期,对我们的培养体系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五、“1+X”证书制度口腔人才培养途径

1.国家层级框架的建设

一个制度的顺利实施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在这个框架内制定合理的“1+X”证书制度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体系[10]。其次,在这个框架下实现产教融合、校企融合,让学生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这样培养的学生才具有社会竞争力,同时有利于“1+X”证书制度的推广。

2.课证通融制度的健全

实现课证通融的有效手段是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将获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转化为学分,这样不会影响学生的正常毕业。同时,也可以将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获得的学分来兑换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学生在校期间用统一的学分来评价整个学习过程,节约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助于学生和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多元化发展。学分制的实施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任,自住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口腔专业“1+X”证书设定统一的考核标准

我们强调“1”与“X”同样重要,就要把职业技能等级考试设定统一的、完整的考核标准,以保证证书本身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同时要求相关部门放宽对证书报考条件的限制,但在考核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执行,做到宽进严出,以保证真实反映学生的水平,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

4.完善口腔专业“1+X”证书配套体制建设

国家根据专业需求设立动态的人才体系培养标准,可以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方便学生了解相关信息,实现网上报名、网上考试、网上发证,体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办事效率。同时也要设立监管机构,保证标准的统一。

“1+X”证书制度立足现在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不仅是教育制度,也是就业制度[11],是国家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我们应鼓励学生多考证书,让自己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证书口腔
WJCI 收录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收录证书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