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2021-03-27

中文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创造力美的想象

刘 钰

(青岛市市南区少年宫,山东 青岛 266001)

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人才竞争的社会,而人最有价值的才能是创造性,新时代教育着眼于儿童智能开发的同时,尤其重视创新精神与创造力的培养。我国素质教育将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为重点。主动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最有价值的才能,现代教育的一切方法应为培养具备创造能力的人才服务,在所有学科中,美术最能发挥和培养人的创造性,其中绘画创作在培养学生独创精神、思想表达、情感体验和发展综合素养与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

美育,即美感教育、审美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视觉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突出的特点是形象性和感染性,无论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中的美都具有十分生动鲜明的形象,而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在传授美术知识和技法的基础上,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独创精神的培养上。通过绘画创作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学生在绘画创作的同时也就激发和培养了审美、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多种能力。

一、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美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一样重要,一个对美不会欣赏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创造出美的事物来。美无处不在,但每个人的认识和感知是不同的,比如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绚丽多彩的雨后彩虹、壮丽险峻的山峰、枝繁叶茂的大树等,拥有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学生总能发现和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与生俱来拥有这种欣赏美的能力。审美是整体思维和细节思维的结合。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的教育,而绘画创作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方面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绘画创作过程本身是在不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过程。因为学生在丰富它视觉经验的时候,大脑是有储存功能的。在绘画创作中,我们要随时随地将美的理念和知识讲给学生,与他们一起探讨,引导他们将所观察到的美的事物用画笔表现出来。从一朵小花的颜色、一座楼房的造型、波澜起伏的大海,从浅到深、从近到远、从简到繁、从局部细节到整体、从线条排列到色彩搭配,带学生听风吹过树梢的声音、听车流呼啸的声音,感受不同时刻与情境中的声音美与节奏美,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学生的心灵世界,丰富学生的艺术感觉,鼓励学生将自己所看、所思、所想迁移到他们的绘画创作中。通过绘画创作这一媒介培养学生形成美的认识与评价,逐渐学会用绘画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力和对美的领悟力。释放他们的审美想象、开阔他们的生活视野。

二、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一词对于学生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但做到真实的观察不是容易的事,这里面有个观察与思考的问题,只是观察不思考等于没有观察,观察的过程是比较和概括总结的过程,教学生把握住这一关键,观察方能体现其价值。同时,观察也是学习与创作的前提,在学生尚未形成健全的逻辑思维体系的时候,通过绘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它非常有助于帮助学生从更宽的角度、更多的细节去分析世界、评价世界。教师在绘画创作中应该在引导学生正确观察方法的前提下,允许学生有充分表达的自由,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方法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

在《我的老师》主题创作中,笔者首先要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外貌和形象特点,几分钟后,学生争先恐后起来:老师的脸是长方形的、老师的眼睛很大、双眼皮儿、老师的嘴唇向上翘、厚厚的,和我妈妈很像、老师的耳朵是小小的、还有的同学看到老师的头发是长长的垂垂的很柔软,学生们真的是很仔细地看了,其实“看”贵在发现,能发现则学会了观察。在此基础上笔者又提出可以用多种色彩来描绘老师。学生们兴致勃勃,争相画起来,从它们完成的每一幅作品中,都可以看出学生们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有的同学希望老师漂亮,强调画上长长的睫毛,而有的同学则真实严谨地把老师一丝不苟的画下来,甚至连脸上的几个小雀斑、青春痘也毫不留情的一一点下来,虽然五官比例都有些变形,却很可爱,学生们在夸张的同时又保留老师的特点。体现了他们独特的视角和绘画风格,生动而富有独创精神。

三、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最富于想象和幻想,从小培养其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极为重要的。黑格尔说:“想象是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本领”,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古今中外艺术家取得的伟大成果都是从想象开始的。因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们未来的发明创造性活动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而绘画创造是最能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途径之一。艺术的乐趣在于创造,而创造的价值在于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在《未来的车》主题绘画中,学生们通过记忆和观察争先恐后说出:小轿车、火车、卡车、火车、救护车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汽车造型和功能会越来越先进。每个同学都是小设计师,设计一下未来汽车的样子,学生们各抒己见,纷纷拿起画笔插上想象的翅膀绘制着自己心目中未来车的形象,有的同学画的车很酷,车身是透明的,车里的零件看得清清楚楚,而且既可以充电又可以利用太阳能,环保又节能;有的是全自动无人驾驶,可以变形的海陆两用车,不仅外观漂亮,当陆地交通堵塞时,车子可以变成“鱼”形在海里行驶;还有的学生在现在原有汽车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让自己设计的车开到宇宙中在太空里穿梭,想象力的奇特,构思的大胆、表现手法的自由、尽情宣泄的线条和色彩处处体现了学生们独特的视角和创造力。在他们的画笔下,动物会说话、车船能走路、草木会传情,世界万物都是有情感的,在绘画创作中体验艺术的无穷乐趣。

四、热爱生活,到生活中寻觅自然美、艺术美、增强对美的感力

学生的想象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但首先要意识美,对周围世界许多美的特征做出反应。他们对五彩斑斓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他们画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事物,当我们带领着学生到公园和海边活动时,一路上总会留意经过身边的每样东西,商店的招牌,行驶的车辆,红绿灯,路边的花朵,沙滩上美丽的海星,尽情地评论着它们的色彩,图案和结构变化,分享着自己的感受和激情。大多数学生从涂鸦开始就喜欢画画,他们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用画笔在纸上、墙上各种能画的地方画出线条、图形、颜色,绘画是学生们表达对世界的感受、认识与评价的一种方法,他们在画画时总是非常快乐,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对自己创造的形象自言自语,他们画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各种题材。

学校门前有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美术课上让学生们来到树下仔细观察,谈一谈对大树的感受。回答是:“好大啊,感觉非常有力量,好像是小鸟的家,树枝像粗壮的手臂往外伸展一样”,带着新鲜的感觉回到教室,每个人围绕着这棵大树画出了一个个大树的故事,有的同学画的《校园新貌》,画出了从树缝里看到的校门、校园和教室里的情景;《昆虫世界》把整棵大树表现成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生物王国,蜘蛛正在制造着一张巨大的网等候着猎物,蜻蜓忙碌于奔波,蚂蚁在筑巢,七星瓢虫、甲壳虫、知了等,各种昆虫密密麻麻,姿态各异;《游戏》则画出了学生们在树下快乐嬉戏的情景;《老树的故事》则成了动物的天下。尽管他们笔下的造型比例并不准确,但每一幅作品想象之丰富,构思之大胆是成年人所不及的。

学生的想象力和他们的实际生活是分不开的,冬天的雪人、新年的鞭炮、大自然的景色、壮丽的建筑、喜欢的动物和人等,绘画使他们更多地接触和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开阔视野,热爱世界,热爱生活。同时,在绘画创作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妙和变化无穷,增强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使学生们关注更多生活中的细节,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视角去感受、去表达。

五、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绘画的内容,抽象的线条、色彩与图形,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造,让学生们自己去观察,去理解、去表达自己的生活,鼓励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和独创精神。学生的知识能量有限,但是被激发的想象力则是无限的,绘画创作中不应该以画的像作为衡量和评价的标准,创意思维本该是天马行空,学生们通过绘画创作,可以表达内心对世界、对未来的想象,展示自己独特的视角、情感与审美。

很多学生现场绘画执笔,可是大人们在周围不时参与指点,有的甚至亲自上阵,学生们则不时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结果是“大人的脑袋,学生们”那一幅幅体现了成人想法的作品得到了成人的赞誉,缺失掉了最可贵的童心,阻碍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学生们都有一个广阔的想象天地,有一个艺术领域的“自由王国”,他们的画常常会给大家带来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他们的作品不像专业画家那么重视绘画技巧,更多的是表达心情,作为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们心理、年龄特点启发学生自己动手,大胆刻画,肯定和鼓励他们稚拙夸张而生动的造型。

总之绘画过程时是学生们观察、分析、理解、概括的过程,是对描绘对象的体会和研究,手、眼、脑的并用使得学生的智力和个性都得到了锻炼,大胆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现出来,就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造力和独创精神的人才,不管学生以后从事什么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一生之中都具有很好的艺术修养,敏锐的观察力,高层次的欣赏能力,不同方式的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享受作为一个欣赏者和创作者的乐趣。

猜你喜欢

创造力美的想象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好美的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