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分析

2021-03-27莫正刚

中文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艺术类研究生思政

莫正刚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艺术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我国艺术文化领域输送了大量的理论、创作、表演高层次艺术人才,繁荣了文化市场。而艺术类高校研究生作为艺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顶端,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同时,也为文化事业发展注入了发展的动力。基于这样的发展现状,加强对艺术类高校研究生的教育研究工作十分必要。

一、新时代对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提出的新要求

1.加强文化自信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是我国劳动人民和先辈从长期的生产经验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其中融入了优秀的价值文化和观念,可以为当下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发展提供指引。基于中国灿烂文化的宝贵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文化自信,有力地弘扬了文化自信。艺术类高校培养的主要是优秀的艺术工作者,而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树立文化自信,将中国的优秀文化继承并发扬出去,使更多的艺术从业者了解中国文化,并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将其借鉴融入艺术作品和表演形式中,从而提升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1]。

2.加强德育教育

立德树人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德育教育是整个培养过程都必须重视的工作。新时代对艺术类高校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不仅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自觉接受德育教育,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此促进其在科学研究、艺术实践等方面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好地为国家改革创新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3.加强学术道德教育

当前有部分艺术类高校研究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产生了功利主义倾向,为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更应该加强学术道德的教育,引导研究生在创作与实践中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伦理、坚守学术诚信。要能够沉下心来,从经典中汲取知识和营养,积累本领、储备知识,做好知识储备,为将来的人才培养和艺术创作提供能量,为实现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而发奋努力。

4.加强法律教育

当前我国艺术院校的大部分研究生思想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个体意识较强,专业技能掌握较好,思辨能力强,思维极其活跃,而协同意识、纪律意识相对薄弱。艺术类研究生将会从事表演创作等方面工作,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没接受过相关法律教育,将会为以后事业的发展埋下安全隐患。所以新时代背景下艺术类高校研究生必须加强法律教育,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和知识,从而规避今后发展道路上存在的风险。

二、当前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1.仍需提升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

意识是指导行为的重要条件,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对于艺术类高校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来说也是如此,只有从思想上重视思想教育工作,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研究生的思想产生影响。相关的领导虽然已经意识到思政教育工作对学生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许多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已经提上日程,但教育资源倾斜力度依然不够[2]。

2.思政教师队伍有待完善

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艺术类研究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效果,但是当前我国很多艺术类高校将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育教育进行了严格的区分,为专业课教师提供了很多深造和培训的机会,提升了他们的专业能力,但是在思政教师方面却没有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从而降低了思政教师的教育水平。部分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缺少学习能力,在工作和学习中缺少主动性,不能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也很少主动争取深造的机会,从而使自己的能力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使得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瓶颈,从而影响了对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效果。

3.思政教育体系有待完善

思政教育是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只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才能保障研究生可以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应当建立自研究生入学直至毕业,整个培养周期内的思政系统教育体系,同时,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有效衔接,真正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完整的思政教育。

4.重视理论的学习,忽视了实践

高校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然后将良好的品质贯彻到日常的行动中,从而用行动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价值所在。虽然部分艺术类高校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思政教育,使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和想法,但是没有为其提供实践和锻炼的平台,学生没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的结合,无法判断出学生是否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效地落实了。实践向来是检验真知的途径,所以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忽视了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将会使学生不能更加全面地学习思政教育内容[3]。

5.思政教育内容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内容也是跟随时代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但是目前很多艺术类高校的思政教育内容更新速度慢,而且没有紧贴时代发展的脚步,现有的思政教育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降低了学生的兴趣。

三、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1.转变艺术类研究生思政教育理念

上面我们分析到艺术类高校在对研究生的培养中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从而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基于这样的发展现状,艺术类高校必须转变思政教育理念,重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首先,高校管理人员和领导发挥带头作用,加大对艺术类研究生思政教育方面的教育资源倾斜,为艺术类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其次,其他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得到思想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最后,学生更应该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和未来职业发展要求主动接受思政教育。转变思政教育理念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高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必须形成一股合力,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与时俱进,拓展思政教育内容

思政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保障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接受良好思政教育的基础,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思政教育内容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为此,高校应该与时俱进,拓展思政教育内容,将鲜活的、富有时代感的内容补充到思政教育体系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一批优秀的高校思政教育人才队伍

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人员是影响研究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艺术类高校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弥补当前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人员素质水平低的问题。首先,高校应该积极地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有途径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思政教育。比如高校可以与不同的优秀院校进行合作,开展“走出去”和“引进来”培训方式,为教师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不断地借鉴优秀的教学方式,弥补自己的不足。其次,高校应该建立评价和奖励机制,对于在日常教育工作和学习中取得优异表现的人员应该给予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更好地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最后,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地加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从而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4]。

4.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灿烂的文化和优秀的思想品质,所以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带领学生走出去,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思政教育。传统的思政教育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学生往往是对其失去了兴趣,为此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实践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这个主阵地,由思政教师带队参观博物馆,让学生了解中国红色文化,铸就红色基因。博物馆中还向我们呈现出了社会变迁的历史,高校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讲解社会发展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报国热情。高校也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温暖下乡”活动,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社区、农村,为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付诸行动。

结语

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对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所以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思政工作者们必须转变工作观念,要采取多种途径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其与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不断探索、创新艺术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举措,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 “三全”育人目标,从而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培养现代化的人才,促进文化行业的繁荣。

猜你喜欢

艺术类研究生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艺术类专访心得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