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刀加手法调整寰枢关节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

2021-03-27闫彭彭

光明中医 2021年23期
关键词:寰枢面肌面神经

闫彭彭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及电子信息化、网络化工作的普及,颈椎运动频率、时间和强度空前增多,再加上不良的坐卧站姿、感受风寒或情绪紧张,对颈椎尤其是寰枢、寰枕关节,负荷成倍增加,易引起椎枕肌损伤,使肌肉痉挛、短缩和肌张力升高,颈椎两侧动力学平衡被打破,造成颈椎关节失稳,出现轴向一侧向移位、旋转,刺激、牵拉、挤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引起痉挛、狭窄或位置移动,从而压迫牵拉面神经,引起面肌痉挛。

1 病因病机

面肌痉挛主要是以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地不自主抽搐为特点,多局限于单侧,又称半面痉挛、面肌抽搐,是一种常见的缓慢进展的周围性神经疾病。发病早期多为眼轮匝肌间歇性抽搐,后逐渐扩散至一侧面部其他面肌,以口角肌肉抽搐最为明显,严重时可累及同侧颈阔肌。紧张、劳累、自主运动时抽搐加重,入睡后恢复正常,一般为单侧,两侧面肌均有痉挛者很少见[1]。少数患者病程晚期可伴有患侧面肌轻度瘫痪,查体无其他神经系统病变。中年以后起病、女性较多,近些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

面肌痉挛是临床上常见的疑难杂症之一,中医文献中并未对此病进行专门记载。但根据其症状,可将其纳入“筋急”“痉证”“风证”等范畴[2]。认为是由风寒之邪侵袭少阳、阳明,经气不畅,经脉收引;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经脉失养;或肾经亏损,水不涵木,风阳上扰所致[3]。西医将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80%以上为原发性,是由桥小脑区血管压迫面神经根部引发;其余为继发性,由肿瘤、炎症、面神经炎后遗症等引起。

国内外报道显示,多数面肌痉挛患者在头部有错位血管压迫面神经根,行显微外科手术减压后可获得治愈。磁共振断层血管造影显示,80%~90%的面肌痉挛患者的面神经出脑桥区(root exit zone,REZ)受血管压迫。而压迫面神经的责任血管中,以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AICA)和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为主[4],小脑上动脉(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SCA)次之。SCA发自基底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交界处,位置较高,行走最为恒定,不易受到外界牵拉刺激移位。而AICA和PICA相对变异较大,容易受牵拉移位压迫面神经[5]。此外,迷路上动脉及其他变位的大动脉,如椎动脉、基底动脉也可能压迫面神经,导致面肌痉挛。

血管压迫面神经的原因除了先天发育异常外,颈椎关节的紊乱和退变是其最重要的因素。颈椎是脊柱中最灵活的区域,在颈椎运动的过程中,50%以上的颈椎运动由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完成,剩下不到50%的颈椎运动均匀分布于颈椎3~7,寰枢关节、寰枕关节是头部运动的基础,他们之间位置的正常、稳定对椎动脉至关重要[6]。

中年以后,尤其女性更年期后,由于内分泌变化引起人体结构变化,脑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老性萎缩,颅内血管和面神经距离变小,同时血管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加上颈椎退变,寰枢椎不同程度偏移、旋转,牵拉椎动脉,影响上段AICA、PICA,甚至SCA等动脉位置,血管出现受压、移位、迂曲、梗阻、扩张、畸形或粥样硬化等情况,挤压面神经根部,刺激面神经,出现面肌痉挛。年轻人脑部结构相对稳定,血管柔软有弹性,很少发生扭曲变形移位,也很少干扰面神经,因而发病较少。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及电子信息化、网络化工作的普及,颈椎运动频率、时间和强度空前增多,颈椎关节得不到有效的休息,再加上不良的坐卧站姿势、感受风寒或情绪紧张,对颈椎尤其是寰枢、寰枕关节,负荷成倍增加,易引起椎枕肌损伤,使肌肉痉挛、短缩和肌张力升高,颈椎两侧动力学平衡被打破,颈椎关节更容易出现退变、失稳,导致关节轴向一侧向移位、旋转,刺激、牵拉、挤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管出现受压、移位、迂曲、梗阻、扩张、畸形或粥样硬化,压迫牵拉面神经,出现面肌痉挛。这也是近年来面肌痉挛日趋年轻化的主要原因。

面肌痉挛疾病早期,局部肌肉韧带有一定代偿功能,寰枢椎关节偏移旋转不严重,稍有移位,亦可很快自我复位,对椎动脉、基底动脉牵拉挤压较轻;血管的延展性、弹性也好,面神经受压迫不明显,症状无或较轻。随着时间增加,年龄增大,人为的过度使用,肌肉韧带痉挛变性、弹性降低,失去代偿能力,身体无法自我复位,寰枢椎关节偏移旋转严重,对椎动脉、基底动脉牵拉加重[6],面神经受压日益明显,症状逐渐严重。

2 治疗方法

2.1 现代医学治疗现代医学一般采取对症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肉毒素局部注射和微血管减压术等治疗方法。①药物治疗。包括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和地西泮等。多种镇静剂、抗癫痫药物,对某些患者可以减轻症状。不良反应有头晕、走路不稳、摇晃,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和复视,长期服用会有肝肾功能损害。②肉毒素注射治疗。肉毒素注射作用于神经末梢,干扰运动神经末梢传递神经信号,使肌纤维不能收缩,而达到缓解面部异常抽动的目的。常用药物为注射用A型肉毒素,主要应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拒绝手术、手术失败或术后复发、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过敏者。注射肉毒素虽可以缓解面部抽搐症状,但不良反应会导致整个面部麻痹,即面瘫,其代谢周期是3~6个月,需重复注射才有远期效果。而反复多次注射,面部大量毒素累积,会导致面瘫和面部变形,且无法恢复[7]。③手术治疗。微血管减压术是在显微镜下将压迫血管与面神经隔垫开,有效率90%以上,复发率3%~10%。适用于药物或肉毒素治疗疗效差、症状较为严重和手术意愿强烈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8]。

2.2 中医药治疗临床上患者长期服药依从性差,不良作用大,且没有特效药物,常用中医外治疗法。常见的有体针、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火针疗法、针刀、手法复位等。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治疗刺激量较小,疗效不明显[2]。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火针疗法近期效果可以,症状缓解相对较快,但其未从根本上缓解血管对神经的压迫,远期疗效差,效果不持久。

针刀配合手法复位调整寰枢关节,①可以调整纠正寰枢关节紊乱,减轻对椎动脉的牵拉,降低对面神经刺激。②可以提高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量,增加对桥小脑区各神经的营养供应,减缓大脑萎缩和血管退变[9]。针刀松筋,手法正骨,筋柔骨正,不但近期效果快,远期疗效也很持久。

2.2.1 针刀治疗定点:颈五点。C2棘突压痛点(1点)。松解头后大直肌和头下斜肌起点。C1横突压痛点(2点)。松解头下斜肌止点及头上斜肌起点。头下项线中点与乳突连线中内1/3交界处和中外1/3交界处(2点)。松解头后小直肌止点、头后大直肌与头上斜肌止点。操作方法:①C2棘突点。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口与皮面垂直,刺入皮下,直达C2棘突顶端,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后将刀锋调至棘突外上方,调转刀口线45°,使其与头下斜肌纤维方向垂直,切开1~2刀即可。②C1横突点。颈侧方进刀,在乳突下部,进刀前摸准骨突。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以右手指压住横突尖部,沿手指平行刺入,直达骨面。调整刀锋到横突尖端,切开外侧和外下缘各1刀,稍作剥离即可,切勿向内侧上下斜刺,以免损伤椎动脉。③下项线点。此为头后大直肌与头上斜肌附着点。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进皮肤-皮下组织-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头后小直肌-枕骨面。在骨膜外纵行切割,横行剥离,必要时调转针刀90°,切割1~2刀[10]。

2.2.2 手法治疗操作方法:采用肘抱下颌旋转复位法(以棘突左偏为例)。患者坐位,医者站立于患者身后,胸部抵住患者背部,勿使其倾斜。医者拇指抵住往左偏之患椎棘突,令患者低头30°,医者右手肘部自患者前方托其下颌,手掌伸向左耳后部,抱住患者枕后部,并徐徐将患者下颌转向右侧,当达到最大限度时,再以轻巧之力继续向右上方顿挫提旋,左手拇指同时将左偏之棘突向对侧推压,此时即可闻及复位声响,术毕[6]。手法复位应注意:定性准确,手法轻柔,严防用力过猛,切忌追求颈响声;旋转度数适中,不可过大;坐位疗效好,体弱者可卧位。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须认识到,如手法不当,亦可出现意外,轻者给患者增加痛苦,重者可致残,甚至危及生命,应当引起重视。

3 医案分析

李某,女,52岁。左侧面部跳动不适2年余,加重半个月。患者于2年前劳累后出现左侧眼周间歇性抽搐,未引起重视,后逐渐扩散到整个左侧面部,尤其眼角、嘴角肌肉抽搐明显。每遇精神紧张、疲劳后加剧,入睡后抽搐减少,伴有颈部肌肉僵硬,视力时有模糊干涩。X片开口位显示:寰枢关节紊乱,枢椎棘突左偏,舌淡苔白,脉弦细数。诊断:面肌痉挛。治疗:颈5点。4号针刀,刀体垂直于进针点骨面,待刺到骨面后切割松解1~2刀,旋转90°,横切1~2刀。切割时刀锋始终在骨面操作,严防伤及脊髓、神经、血管。针刀完毕后,行手法复位。治疗1周一次。1次治疗后患者自觉左侧面部肌肉较前放松,面部发紧减轻,但仍有左侧面部肌肉抽搐。2次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无面部发紧,眼角嘴角肌肉抽动幅度明显减弱,颈部肌肉柔软,视物清晰。3次治疗后,患者自觉无明显症状。嘱咐其注意颈椎姿势,避风寒,少劳累。半年后随访患者面肌痉挛未再发作。

兰某,男,56岁。右侧面肌痉挛1年,加重1个月。1年前受凉后出现右侧面部肌肉痉挛,热敷休息后减轻,时时发作,劳累、饥饿、情绪波动、工作压力大时明显。近1个月工作繁忙,面肌痉挛症状加重,时有头懵,舌淡苔白,脉弦。查体:颈部肌肉僵硬,压痛明显,左侧背部肌肉较右侧发达。X片示:颈椎侧弯,颈2棘突偏向右侧,寰齿间隙右窄左宽,胸椎侧弯。诊断:面肌痉挛。治疗:颈5点+肘抱下颌旋转复位法。百会放血,牵引纠正胸椎侧弯。治疗1周一次。2次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嘱咐其平时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坐立姿势,拉伸背部肌肉。3个月后回访,平素如常人,情绪紧张时眼角稍有抽动。

4 总结

中医治疗强调治病必求于本,面肌痉挛的治疗不但要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更要治病求本解除血管对面神经的压迫,从根本上消除面肌痉挛的病理学基础,这样才可以获得良好的远期疗效。针刀加手法调整寰枢关节,具有创伤小、疗效好,费用低的优点,在不开刀、不手术的情况下减除或减轻血管对面神经的压迫刺激,从而达到治疗面肌痉挛的目的,尤其适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面肌痉挛。

另外患者的日常护理也非常重要,病情复发和加重不仅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再次治疗也会更加困难。平日里,患者须避免劳累、情绪激动或紧张,控制血压,软化血管,减缓动脉硬化进展。注意保暖,做好面部颈部防寒。作息规律、清淡饮食、适当锻炼、禁烟禁酒、保持精神愉快。如出现疾病早期征象时,要及时进行自我调理,如热敷患处皮肤,对面部进行按摩,做面部运动。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寰枢面肌面神经
寰枢关节的解剖与功能研究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面肌痉挛最常见的问题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面肌痉挛,试试微血管减压术
X线断层融合摄影在Halo架固定结合枕颈融合治疗寰枢关节脱位术后评价中的价值
针灸为主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