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40年之关键词

2021-03-27王水泉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梳理

王水泉

1981年9月,应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迫切要求,教育部与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创办的我国学校体育领域第一本专门期刊《学校体育》(1992年8月更名为《中国学校体育》)正式创刊。翻阅杂志,统计发文数量可知,至今《中国学校体育》已发行330余期,发文数量超过23 700余篇,仅目录就超过660页。对数量如此庞大的文献进行梳理,无论如何都会挂一漏万。究竟采用怎样的梳理方式?我犹豫再三认为,围绕一些关键词梳理,或许是较为合适的方式。

一、肩负使命、砥砺前行

杂志的定位及编辑部一代代“学体人”的坚守可用这2个关键词概括。

编辑部的创刊10周年的卷首语中如此回顾创刊的背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浪潮,有力推动了我国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然而,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学校体育事业,却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与明星体育两股思潮的冲击下,左摇右晃,步履艰难。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为了中国学校体育事业,几十万学校体育工作者渴望能有一份自己的刊物来反映他们的意志和希望,使他们能及时了解党和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指示、要求,为他们提供一块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切磋业务,进修提高的园地”。[1]更具体的创刊过程,据熊斗寅先生回忆,那一年的盛夏,教育部体育卫生艺术司朱丰诚先生和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的曲宗湖先生与他聊到当时我国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时提到,“我国体育教师缺乏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也没有一个宣传教育政策的阵地,同时,我们了解到,至少苏联、日本、德国和法国都有专门提供教师阅读的专业杂志。因此,我们一致认为,创本一本学校体育杂志迫在眉睫”。[2]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他们开始为创刊事宜四处奔走,最终得到了原北京体育学院副校长赵斌的支持,杂志挂靠在了学院。1981年初,在北京体院办公楼的顶层,杂志编辑部正式成立,同年9月创刊号发刊。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前主编赖天德将杂志定位浓缩为“鼓与呼”三个字。为谁“鼓”,为谁“呼”?“鼓”什么,“呼”什么?如何“鼓”,如何“呼”?赖天德用“三个服务”“三个依靠”“三个为主”“三个负责”“三个坚持”对之予以了概括。“三个服务”指办刊方向,包括,“一是做好为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服务;二是做好学校体育的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服务;三是做好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特别是基层体育教师服务。”“三个依靠”指杂志的生存根基,包括,“首先,充分依靠学校体育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将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大决策、战略部署、政策法规、中心工作等,尽可能地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宣传出去。这一依靠大大提高了杂志的权威性。其次,充分依靠学校体育的学术团体和体育教研员,这一依靠大大提高了杂志的学术水平。最后,充分依靠学校体育的知名专家与一大批骨干体育教师,这一依靠使杂志大大加强了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了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三个为主”指宣传内容方面,包括,“一是大中小学,以中小学为主;二是理论与实践,以实践为主;三是国内与国外,以国内为主”。“三个负责”指编辑作风方面,包括,“一是对读者负责;二是对作者负责;三是对每一篇稿件负责”。还有“三个坚持”是指,“一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二是对待不同学术观点,坚持贯彻‘双百方针;三是坚持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反映读者的声音,为读者排忧解难”[3]。

二、面面俱到、与时俱进、主次分明

期刊栏目的设置与变迁,可用这3个关键词概括。

1981年的创刊号,由几篇分量极重的贺文开篇,之后几个栏目分别是“调查研究”“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幼儿体育”“基础理论讲座”“体育与卫生”“场地器材”“杂谈”“国外学校体育”。较长一段时间里,除“调查研究”之外的几个栏目被作为了杂志的固定栏目。后来增加的主要栏目如,“优秀体育教师”(1983年第1期增设,1984年第5期改为“教师天地”)“代表队训练”(1982年第2期增设,1987年第1期改为“课余训练”)“农村学校体育”(1987年第4期增设)等。1982年第1期开始,根据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及一线教师的呼声,杂志不定期会推出一些新的专栏,如“关于修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若干问题”(1982年第1期)“游泳专栏”(1982年第4期)“落实一小时体育活动”(1982年第5期),“体质研究”“亚运纵横”(1990年第3期至第6期),“奥运纵横”(1992年第3期),“奥运知识”(2001年第1期)等。栏目设置的较大调整出现在2000年之后,原有栏目进一步细化、精炼化的同时,还顺应网络时代增设了“一线话题”“特别关注”“网研集锦”等栏目。概括而言,杂志创刊之初栏目内容设置已基本上涵盖了整体学校体育工作,后来的几次调整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加突出栏目的鲜明性。

除上述不定期出现的一些栏目之外,每期的“卷首语”“言论管理”或“消息报道”“特别关注”栏目亦清晰呈现了杂志与时俱进的特征。如,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在一定时间的积淀后,1988年第1期开始杂志连续刊载了题为“整体改革势在必行”“必须突出学校体育改革的个性”“深化改革必须在‘实字上下功夫”“改革勿忘打基础”“深化改革的关键”“深化改革的当务之急”等卷首语。20世纪90年代,我国众多领域均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1994年第5期以“面对市場经济的抉择”为卷首语对之进行了回应。校园伤害事故的应对,逐渐成为阻碍学校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的棘手问题,对此,2016年第3期以“让达摩克里斯之剑成为学生健康的守护神”为卷首语,并在“特别关注”栏目围绕学校体育运动伤害的相关问题做了专门讨论。2019年底,随着云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中考体育再次推向风口浪尖,2020年第2期的“卷首语”和“特别关注”栏目专门对此进行了回应。近年来,杂志与时俱进讨论的话题还有“体育走班制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冰雪运动进校园”“体教融合”等。

“与时俱进”还体现在网络时代到来后,杂志及时推出的一些特色栏目上。2001年4月增设的“一线话题”栏目,最初采用的是通过电子邮件与话题主持人交流的方式,后来使用的则是沟通更加便利,参与者更加广泛的博客、qq群、微信群、论坛的方式。为顺应这种变化,2014年第1期,杂志在“一线话题”的基础上又专门增设了“网研集锦”栏目。借助各种网络研讨平台,参与者之间的空间距离已不再是问题,研讨内容更接地气,更加深入且连续,更能博取众家之长,可看作是杂志将“双百方针”与时俱进的贯彻。此外,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体育教学中游戏的运用,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公开课异化现象的反思,如何看课、评课,如何认识中考体育,如何看待体育伤害事故,如何看待体育教学中的“精讲”,如何看待“课课练”,如何安排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如何设计放松活动等话题均体现了这一特征。最近几年,由高校学者引领一线教师组成“案例研析”团队,对单元教学构建、运动技能构成、深度学习等话题进行的长时间、多角度讨论,更充分地发挥了网络研讨的可持续性和深入性优势。

“主次分明”则是指,作者、读者群体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栏目内容所占比重以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为主;理论与实践方面,以实践为主;国内与国外,以国内为主。关于这一点,赖天德概括杂志定位的“三个为主”[3]时也曾提及。翻开杂志每期目录可知,体育教学内容在所有栏目中所占比重最大,2000年之后出现过的“教研之窗”“理论与研究”“理论探索”“教师·教研”“教学研究”“教学实践”“课程探索”等栏目,要么是原有“体育教学”栏目的细化,要么是以体育教学方面的内容为主。体育教师相关栏目也一直是杂志的传统栏目,刊载过的文章有较强的理论思辨性,但比重较小,更多为中小学一线教师实践经验总结、分享性质的文章。境外学校体育相关栏目(原“国外学校体育”及后来的“海外学校体育”“海外传真”)也是一个长期保留栏目,该栏目的定位可用“他山之石”概括,栏目设置的根本意图在于为本土学校体育发展提供借鉴。

三、前瞻引领、众家争鸣、专题专论

以当下的一些提法为参照,在早年的文章中较容易发现杂志的前瞻特征。“中考体育”“高考体育”“立德树人”“体教融合”“一体化”等都是最近几年我国学校体育领域的热点、重点话题。翻阅过往杂志,会发现这些话题几十年前就已被提及。1981年创刊号“调查研究”栏目刊载的教育部体育司调查组的《关于上海市崇明中学在录取新生时实行体育加试的调查报告》[4],完全可以看作我国中考体育的前奏。同年第10期李德章先生的《改善高考办法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兼论教育理论、政策与教育实践的关系》[5],则从高考体检的不足、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阻碍、教育的本义(全面发展)等方面论证了高考中增加体育考核内容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做法”及其“好处”。此文可谓对高考体育必要性及可行性的早期论述。1982年第5期洪柏先生的《高考加試体育势在必行》亦属此类文章。与近年来“立德树人”的提法有关的文章,如1981年第10期孙华先生的《体育教育与思想品质》,1982年第4期童英可先生的《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教学中》,1983年第3期李世庆先生的《体育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此后这类文章也时常见到。与现在“体教融合”的提法有关的文章,如1986年第2期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邹时炎先生的《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视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同年第4期苏竞存先生的《学校体育怎样为提高我国运动水平作贡献》,及1988年第2期卢元镇先生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转折——竞技运动与教育的结合》。与今天“一体化”的提法相关的文章,如1985年第1期李丁一等先生的《学校体育应走育、护、养一体化道路》。

杂志的引领作用则体现在多个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历经10余年的理论构建,1992年,“学校体育学”终于成为了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在10余年的理论构建过程中,《学校体育》杂志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言论管理”栏目及时宣传了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动向,“体育教学”栏目中理论探索类文章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探索为何要上体育课,如何上好体育课提供了参考。“基础理论讲座”栏目在那段学校体育理论文献匮乏的年代,更是在充实中小学体育教师理论基础的同时,也为高校体育理论工作者提供了授课素材。另外,不知有多少中小学体育教师业余训练水平的成长得益于“代表队训练”(后来的“课余训练”“训练竞赛”)栏目。读者对国际先进学校体育思想及实践经验的了解,有很多来自最初“国外学校体育”栏目的文章,如“终身体育”“快乐体育”“小集团学习”“运动教育”“选择制”“8秒钟跑”等。一些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说、观点亦是最早见诸该杂志,如“领会教学法”。在教研能力、科研能力提升方面,杂志同样具有引领作用,如1996年第6期增设的“科研辅导”专栏,专门传授学校体育科研方法,2008年第1期又进一步开设“新时期教师如何提升科研能力”的系列讲座。1999年第1期开设的“现代教育思想简介”栏目对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学说进行解读,有助于学校体育工作者视野更加开阔地认识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出台后,2002年第3期开始连载的研制小组核心成员的“课程标准简介”系列文章,则对新课标做了全方位解读。2008年全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系列文章”,则引领学校体育工作者加深了该理论视角下对体育教学问题的认识。最近几年,对“学科核心素养”“中考(高考)体育”“体育走班制教学”“一体化”等热点话题,杂志均以权威学者连载或专题的形式予以了回应。

杂志发表的大量理论性文章,具有前瞻引领特征的同时,还具有百家争鸣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那场旷日持久的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或本质之争,在我国学校体育史上非常值得纪念,而杂志完全称得上这场论证中的主战场。1985年到1989年间,可检索到的相关文章有30余篇,尤其是这场论证高潮期的1987年、1988年,这方面的文章更是多达25篇。所刊载文章的作者涵盖了那场争论的绝大部分主要人物。如,包昌明、曲宗湖、袁旦、刘绍曾、杨时勉、曹湘君、潘志伟、陈融、林笑峰、毛振明等。在这些文章中,能够看到以增强体质为主还是以培养三基为主抑或二者并重,单目标还是多目标,个别效益与整体效益,生物体育观还是人文体育观,真义体育与非真义体育等不同说法、观点之间的争论。还有,有关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生理负荷(运动负荷)问题,从杂志创刊之时就是一个热点论题,且争论至今,专门讨论该问题的文章能检索到90余篇。另外,20世纪90年代中期那场以毛振明先生与卢元镇先生为主的关于“为什么要教滑步推铅球”的争论,同样鲜明地呈现了杂志百家争鸣的特征。2009年第3期的“草根争鸣”栏目中,一线体育教师对他们所关心问题的争论,同样呈现了这一特征。

对某种学说或某个热点话题的专题文章或连载文章,亦起到了引领学校体育工作者系统而深入地看待相关问题的作用。上面提到的如何认识学校体育以及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如何处理体育教学中生理负荷等问题的讨论属于此类。如,1996年逐期刊载的专题研讨话题有“课余体育训练與竞赛”“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有关体育教学大纲问题”“有关体育教材问题”“有关升学考试体育问题”“快乐体育问题”等。2000年之后,这样的系列文章更是刊发频繁。如,2002年第1期开始,“体育教学”栏目“专题文章”版块连续刊载的讨论不同项目及游戏教学的文章。2010年之后“教学研究”栏目更是以选题征稿的方式强化了这一特色。近年来杂志屡屡刊载学校体育领域权威专家系列文章同样是这一特色的体现。

四、立足基层、教师为本

在杂志创刊10周年、20周年、30周年的征文中,一线体育教师的文章中多将杂志称为“良师益友”“成为优秀教师的‘捷径”“学校体育工作者的食粮”“职业伴侣、工作助手”等。能获得这些赞誉,离不开编辑部始终坚持“做好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特别是基层体育教师服务”[1]的办刊方向。实际上,杂志创刊伊始对于栏目的设置就已经清晰地呈现出这一办刊方向。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场地器材”(现“装备与器材”)栏目,不知帮助多少学校解决了场地布置不合理和器材短缺的难题;“体育游戏”栏目不知让多少一线体育教师的课堂生动起来。2000年后增设的“一线话题”栏目,让一线体育教师有了表达心声、分享经验的专属领地。曾经的“优秀体育教师”“教师天地”“教师园地”(现“教师教研”)栏目,帮助一线体育教师找到了奋斗的标杆,提升了职业自信,明晰了成长路径。图文并茂的“人物林”“校园写真”栏目则令人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学校体育的成长与变迁、憧憬与希望。记忆尤为深刻的是,2006年第10期刊载的林强的《我心中最美的体育场》一文。文中他拍摄的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乌依乡林川小学的学生在自制土器材上玩耍的画面,在简陋与辛酸的背后,亦能读出真情与诗意、快乐与希望。

杂志对一些事关一线体育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的持续、反复讨论,更是深刻呈现了其“立足基层、教师为本”的特色。体育教师相对其他学科教师待遇偏低曾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典型问题,对此,1996年第2期杂志将“怎样看待体育教师与学科教师同工同酬问题”作为征文话题,同年第4期夏连平等教师在“大家谈”栏目参与了讨论;1998年第4期刊载了郁俊围绕该问题对江苏省高校进行调查与讨论的文章;同年第6期还刊载了解海、郑恩成2位教师与编辑部沟通该问题的信件;1999年又分几期从领导重视、法规依据、岗位职责等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讨论;2012年第12期党林秀等教师在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量及待遇”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发表的《关于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量及待遇的调研》同样属于此类话题的延续。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国家相关部门及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编辑部一代代“学体人”的辛勤耕耘。杂志可谓改革开放后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人,40年来中国学校体育理论研究水平什么样、实践状况什么样,杂志就什么样。想要回眸、反思40年来中国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留下的遗憾,杂志称得上是全面、详实、系统的素材。

祝中国学校体育发展越来越好,《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熊斗寅.与《中国学校体育》的情缘——庆祝杂志创刊三十周年[J].中国学校体育,2011(7):14-15.

[2]《学校体育》编辑部. 艰苦创业 团结奋进[J].学校体育,1991(5):1.

[3]李小伟.中国学校体育30年所经历的那些事儿学术期刊发展篇——为学校体育鼓与呼[J].中国学校体育,2011(6):8-12.

[4]教育部体育司调查组.关于上海市崇明中学在录取新生时实行体育加试的调查报告[J].学校体育,1981(9):17-20.

[5]李德章.改善高考办法 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兼论教育理论、政策与教育实践的关系[J].学校体育,1981(10):6-9.

猜你喜欢

梳理
事业单位管理类档案归档问题探究
当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之后
浅析《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主要问题
一部由点及面、纲举目张的语言学流派专著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自主学习 发展能力
基于活动经验的序列化知识教学策略例谈
改性涤纶在梳理过程中静电的控制
企业文化不能没有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