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学校体育》2021年第3~6期 部分栏目选题

2020-03-31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专项技能建议

最佳投稿时间:

第3期:2021年1月7日—22日

第4期:2021年2月7日—22日

第5期:2021年3月7日—22日

第6期:2021年4月7日—22日

注:本刊接收专题来稿的同时接收自然来稿。

一、教学研究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其中对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中提出“学校体育课程注重大中小幼相衔接,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高中阶段体育课程进一步发展学生运动专长,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

第3期(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撰稿建议:结合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现状与实践,谈学生熟练掌握某项(或多项)运动技能的路径,体育学科范畴的健康观体现在哪些方面,体育教育教学中如何引导形成健康观。也可谈一谈基于课内、课外体育课程建设,如何构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保障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以及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的评价手段有哪些?

第3期(高中阶段):探讨进一步发展高中学生运动专项教学策略

撰稿建议:结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的实施现状与实践,谈高中阶段实施专项化对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健全人格的操作思路及方法。结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谈如何落实高中学生专项化教学;也可谈基于某一具体运动专项模块的序列化、结构化教学的构建与实施,对进一步发展学生运动专长的价值。

第4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的关系

撰稿建议:结合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您认为在小学、初中和高中3个学段中“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三者是否具有同样的价值和地位?请您以某学段为例,谈一谈在教学实践中,“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的分配比例是怎样的,其原因是什么?

第5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实施

撰稿建议:结合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实践,谈如何兼顾“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3个内容对教学的要求,开展体育教育教学。

第6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模式建构

撰稿建议:结合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基于各学段现行课程标准,谈在国家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何构建“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模式(应根据具体的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实践,凝练能借鉴、宜推广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教研

第3期:集体备课

撰稿建议:1.如何开展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有哪些注意事项。2.集体备课保证全员参与、全员提升的机制与制度。

第4期:师徒结对

撰稿建议:1.体育教师“师徒结对”的创新活动形式。2.体育教师“师徒结对”的有效制度与保障机制。3.“师徒结对”如何与体育名师工作室建设相关联。

第5~6期:同课异构促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撰稿建议:1.如何合理定位“同课异构”(如价值与作用等)?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如何发挥“同课异构”的正确导向作用。2.结合具体案例谈谈不同教师如何通过“同课异构”促进自身成长。

三、教学实践

第3期:巧用身体发展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

撰稿建议:在体育教学中,为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通过学生身体进行单人、多人以及器械进行柔韧性练习。请针对全身的柔韧性发展介绍具体做法,以突出有效性、创新性的方法为主。

第4期:篮球运动战术教学策略

第5期:排球运动战术教学策略

第6期:乒乓球或羽毛球运动战术教学策略

撰写建议(针对第4~6期):体育课程一体化明确提出了学、练、赛的衔接机制,而运动战术的教学既是体育学科的必学内容,又是学练赛衔接的重要一环,它考察的是学生对自己和对手的认知,对比赛的認知、观察、思考和判断,从而做出有效的抉择,因此运动战术的学习具有独特且重要的教学价值。您在运动战术的教学实践中使用了哪些教学策略和具体方法?教学效果如何?请结合教学案例和教学片段进行阐述。

四、训练竞赛

第3~4期:校园“常赛”的机制与实施

撰稿建议:基于“教会、勤练”教学背景下,校园开展“常赛”的具体方案与组织方法。

第5~6期:参加校外比赛的组织与管理

撰稿建议:总结组织参加校级以上体育赛事的方法,包括学生体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安全出行、饮食、住宿、比赛期间的管理分工、赛前技术指导、临场技战术指导、运动员心理调控等。

五、幼教与职教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精神,进一步推动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切实提高幼儿园体育游戏和集体教学活动质量,全面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幼儿身体素质,促进运动机能协调发展。

第3期:篮球类幼儿游戏

撰稿建议:以篮球为游戏“道具”进行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游戏要面向人人,能真正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突出游戏性、趣味性和健身性。

第4~5期:器材类幼儿游戏

撰稿建议:以幼儿园常见体育器械为游戏“道具”,如海绵棒、沙包、呼啦圈、羊角球等,游戏要面向人人,能突出一物多玩,游戏要具有探究性、趣味性和健身性。

第6期:自然类幼儿游戏

撰稿建议:依托幼儿园户外自然环境、资源和设施,如大树、土坡、沙坑等,设计面向人人的自主玩耍游戏方案,游戏可以从环境创设、游戏情节设置角度撰写。

撰稿要求:1.自选角度,撰写游戏案例,建议字数控制在1000字以内,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游戏要求有图片佐证,要适合整班幼儿一起参与游戏(20名幼儿以上)。每个游戏可精选配图2~3张,配图时需征得幼儿家长肖像权授予。

六、一线话题

1.阳光操场

栏目主题:因地制宜,全员参与。

撰稿建议:1.大课间体育活动系列。学校集中开展的跑操、自编操等的组织形式、操作方法与管理策略;室外分班开展的体育活动内容、组织方法与评价形式;室内安排的大课间活动内容、组织与评价等。2.校内体育竞赛系列。达标运动会、足球运动会、跳绳运动会、左手运动会、亲子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生肖运动会、体育嘉年华、体育节、校园吉尼斯、小小童奥会等。3.校内其他活动系列。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体育兴趣小组、课外体育活动课、亲子活动、小胖墩儿训练营、家长委员会组织的校内竞赛等。

注意事项:1.在呈现活动内容与组织方法的基础上,要有评价分析与实施建议,突出特点、特色等。2.要表述清楚具体的活动内容与组织方法,要突出全员参与,具有实用性、普适性。即:操作简便,易推广与普及。3.要有评价分析与实施建议。即:针对本校的活动内容与组织方法,从优点优势、问题与改进等方面进行自评,并为其他学校的设计、实施与推广提供具体建议。4.各校要体现各自的特点,体现出创新性,展现出校园体育文化特色。

2.各抒己见

撰稿建议:针对近2年已经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的文章,在实践过程中对比发现更好的方法提出改进建议,抑或深度剖析提出反面质疑观点。

3.“名师风采”(新设子栏目)

栏目主旨:体育教师,一个平凡的岗位,一个普通的教师群体。他们,爱岗敬业、勇于探索,在骄阳下,在风雨中,为立德树人贡献着智慧与力量,并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师德高尚、教有专长、育体育心、事迹感人的体育名师。本栏目旨在为体育名师提供展示的平台,通过分享个人成长历程,树立体育名师品牌,引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并激发体育教师积极投入学校体育事业。

栏目主题:名师成长之路——分享心路历程,讲述成长故事。

呈现内容要求:1.教育理念;2.成长之路;3.风采展示(个人照片2~3张备用,同时可拍摄5~8分钟视频并以二维码形式呈现)。

投稿对象:各省(直辖市)中小学体育名教师。

注:具有以下条件的作者才可投稿:1.具备良好的师风师德,在全国或者一定区域具有积极的影响力;2.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或获得特级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的教师。

4.教师心声(新设子栏目)

栏目主旨:唯有真情动人心,融合作者的真诚、真情,具有鲜活生命力的真诚故事,将强烈引发读者的心理好奇和情感共鸣。2021年《教师心声》栏目旨在通过故事述说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感悟,以亲和的讲故事形式探索教研之道。

第3期:体育教師担任班主任发生的故事。

第4期: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与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如进退场、出勤率、内容设计、运 动负荷调控实施、考核评价,以及室内大课间体育活动等的有效管理故事)。

第5期:全员运动会参赛人员编排组织过程中的故事。

第6期:与“特殊”学生群体相处的故事(如自闭症、抑郁症、肥胖学生、视听障碍等特殊学生群体)。

猜你喜欢

专项技能建议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FOOD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