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中国学校体育》

2019-01-11赖天德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杂志体育

一、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一)政策法规的建立、健全与不断完善

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为学校体育工作联合下达的文件,是最高级别、最权威的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特别值得提的几项重要的学校体育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系列国家标准》、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学生体质健康调查。

(二)建设了一支强大的体育师资队伍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教育学院的体育系)。解放前专业体育教师人数少之又少,大多是退伍军人。现在我国建设了一支拥有70多万(中小学60万左右),受过专业教育的体育教师队伍。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都还奇缺,民办教师和兼职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今体育教师基本上都是专职的,都要持证上岗,定期考核和参加培训。此外,还建设了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体育教研员队伍。

(三)构建了丰富多彩的学校体育内容体系

构建了以体育课程教学为中心,以落实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为保证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全校性运动会与小型多样的群众性体育竞赛、阳光体育活动、冬季长跑、校园足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一校一品与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内容体系。

(四)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体育课程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了多轮次体育课程改革,前几次改革,是体育教学大纲不断探索如何提高大纲的指导性与适应性,不断提高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性的过程,为后面轮次的课程改革,制定新的课程标准积累了经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具有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了课程的性质、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建立了体育学习评价多元化的体系、打破了年级的界限。把基础教育划分为4个水平安排课程内容等特点。

2.体育教学改革

在课程实施中,逐步明确了如下几种关系:(1)积极探索如何处理好增强学生体质与学习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辩证关系。逐步明确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不仅是课程的四大目标之一,而且还是实现课程其他目标的载体。(2)积极探索如何处理好“学会”与“会学”的关系。在“学会”中学习和掌握学习方法,提高体育学习能力。(3)积极探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努力处理好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辩证关系。逐步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和爱护学生,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4)积极探索如何处理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培养学生刻苦学习、锤炼意志的辩证关系。逐步明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简单地迎合,不要片面强调教学内容的选择,因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受现行课程标准、教学条件、个体差异的多方制约;主要应当从深化组织教法改革入手,从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培养特长入手。不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没有一点儿运动特长的学生,是难以建立起终身体育兴趣的。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体育、锻炼身体“责任感”的教育(不仅是个人的需要,更是婚姻、家庭和社会的需要,是强国强种的需要),要鼓励学生自觉培养刻苦锻炼的精神,锤炼勇敢顽强的意志。(5)积极探索如何处理好体育学习评价中多元与重点的辩证关系(评价主体的多元: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评价内容的多元: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方式的多元:有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评价是为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服务的,在不同的學习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同,评价的主体、内容、形式都应当有不同的侧重。这在单元教学的开始阶段与结束阶段尤为明显。

(五)青少年学生体质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关心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前30年青少年学生的体质(身高、体重、体能素质)得到了显著的增强。然而,众所周知,近20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导致青少年体能素质,主要是速度、力量和耐力,持续下降。这个问题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中,都出现过。因为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人的体力活动大大地减少,可供青少年学生选择的课余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日新月异。体育活动已不再是他们课外生活的首选(一般都排在第3位之后)。这一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对此不知下达了多少文件,采取了多少政策措施。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多年来的共同努力下,直到2018年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能素质持续下降的现象得到遏制,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终于得到了“稳步回升”(张一民根据32个调研组对2015—2017年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的126080、221053、220330学生的体质调研材料统计,所得出的结论),应当说这是值得一提的大事。

二、初识《中国学校体育》

1960年我于北京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前身)毕业后就留校任教。我原本是学田径的,1972年由于工作需要改教了乒乓球。非科班出身,“教鞭”分外沉重,一切都得从头学起。十年寒窗,十年辛苦,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好容易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赞许,并在乒乓球理论界有了一席之地。然而,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这时,学校领导决定要调我到《学校体育》(现《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编辑部去工作。

记得在1981年的早春时节,刚刚开学不久,球类教研室的领导找我谈话,说是由国家体委和教育部联合主办,由我院承办的一本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的《学校体育》杂志,正在筹办中,组织上准备调我去,问我有没有意见。这突如其来的谈话,弄得我不知所措。因为我热爱教师的工作,热爱我的学生,我打心底里不愿去,可我也知道“服从工作需要”的道理。于是我说,如果是征求我个人的意见,不去。如果是组织上的决定,服从。教研室领导觉得我说话实在,也就直截了当地说,学校党委已经研究过了,认为我比较合适,决定调我去。如果我确实舍不得教师的工作,调去后还可以兼上几节课。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1981年3月23日我去报到时,没有想到,这样重要的一份全国性刊物,编辑部竟然设在办公楼顶层走廊里的一角,工作条件之艰苦,当时可以说是全校之最。但编辑部的同志们似乎都全然不顾,大家都坚信:创业的艰辛是暂时的,杂志的前途是光明的。

三、伴我成长的《中国学校体育》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从1981年创刊至今,已经整整走过了38个年头。这38年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38年,《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留下了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足迹,记录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在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丰功伟绩,同时也陪伴了我的成长,陪伴了我后半生的人生历程。

对《学校体育》的编辑工作,一开始我真有点儿不知天高地厚,觉得自己是学体育的,工作的性质没有脱离自己的专业;上大学时还当过学生总会宣传部副部长,负责全院黑板报的组稿、编辑和出版;毕业后,做过教学管理,当过教师,编过教材。如今让我当编辑,不就是改改稿嘛,岂不是“小菜一碟”。可是到了编辑部之后,殊不知,“学校体育”对我来说竟是一块完全陌生的天地。我不知道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不知道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不知道学校体育的行政法规,不知道学校体育的改革动向,不知道学校体育教师是怎么工作的、他们都在想什么、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更不知道学校体育界都有哪些著名的专家、学者,他们的学术观点是什么,总之是两眼一抹黑。当编辑我碰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审稿,拿到一篇稿件,既不知道前人在这方面都有什么研究成果,又缺乏必须掌握的教育学、学校体育学的理论知识,更不了解基层体育教师的需要,所以,很难取舍。即便是加工修改,也还有一套我根本不了解的编辑规矩。我对自己知识的贫乏和夜郎自大的心理感到羞愧。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资深老编审王占春先生是我的忘年之交,当时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当一名学术期刊的编辑,仅文字好是远远不够的,不仅需要熟悉编辑业务,还要了解学校体育的改革实践,更要有学校教育与学校体育深厚的理论功底。只有站在學校体育改革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最前沿,才能把握学校体育发展的脉搏,了解基层体育教师的需要,驾驭杂志的编辑方向。”我想我已经做了编辑,就要按王老先生的教导去做,不能当一名“文字匠”,应当走一条编辑和学者相结合的道路。为此,我主动放弃了兼课的差使,全身心地投入到杂志的编辑工作中。

一切又再从头开始,我如饥似渴地重新学习教育理论、体育理论、编辑学和学校体育学等知识;请教学校体育的专家、学者和老编辑;到基层中小学去,看体育教师怎样上课、组织指导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队训练;与教师们一起搞教研,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积极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术活动。就这样,我一头扎了进去,慢慢地发现这里别有洞天,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五彩缤纷的崭新天地。《学校体育》的编辑工作开拓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阅历,提升了我的人生价值。

四、回顾《中国学校体育》

我清楚地记得,《学校体育》创刊号于1981年9月问世,当时的刊名由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亲笔题字,红红的,在金黄色的封面上,映印着一个口含银哨的体育教师头像,煞是好看。我们就像对待初生婴儿一样,爱不释手地捧着它,翻阅着国家体委、教育部、团中央的领导及学校体育界的著名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对杂志创刊的祝福与希望,心里甜滋滋的。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把刊物办好,为促进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杂志的读者越来越多,我们的路也越走越宽。1985年《学校体育》编辑部从原北京体育学院科研处独立出来,成立了《学校体育》杂志社,作为一个处级单位,由教学副院长直接领导。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体卫处的大力支持下,很快就建立了全国性的社外编辑与通讯员网络,定期召开会议。由国家体委、国家教委、体育学院的有关领导与一些德高望重的学校体育专家组成的编委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专门听取编辑部的工作汇报,部署新一年的工作。国家体委原副主任何振梁和国家教委原副主任邹时炎,都是杂志编委会的名誉主任,他们多次拨冗前来参加会议,直接指导我们的工作。1985年,在庆祝第一个教师节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宋任穷、薄一波、李鹏等都为本刊教师节专辑亲笔题词。1987年杂志由64页增至80页,并改为彩色封面。1992年与1996年杂志都被评为体育中文核心期刊。1992年7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杂志正式更名为《中国学校体育》。1993年杂志增加了双色图片插页,1999年又增加了彩色插页。2006年,由双月刊改成了月刊,并全部改为彩印。2003年《中国学校体育》改由教育部主管,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与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办。随即编辑部也移至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

五、《中国学校体育》的价值

《中国学样体育》杂志及时宣传党和政府有关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杂志与教育行政部门取得了密切的联系,以最快的速度刊登党中央、国务院与教育部、体卫艺司颁发的有关学校体育卫生的方针、政策、法规、改革等文件;报道有关的会议和组织的活动;积极宣传各地贯彻落实党和政府下达的有关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与改革动态及经验;广泛宣传报道各种学术团体组织主办的各种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术发展;站在学校体育改革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前沿,抓住有关热点问题、不同学术观点问题、似是而非问题,开展讨论与争鸣,引领改革与研究的健康发展;了解基层体育教师的需求,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为他们的正当要求呼吁,对某些不合理的要求耐心解释、引导,积极传播正能量,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在改革的浪潮中诞生,在改革的浪潮中发展,始终站在改革的最前沿,想广大体育教师之所想,急广大体育教师之所急,越办“中国味”越浓,越办越贴近广大体育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实际,因而被他们称之为:“这是我们体育教师自己的刊物。”国家新闻出版署曾表扬我们杂志:“刊风正、文风正、编辑作风正。”

六、不解之缘

我是1998年退休的,但一直被编辑部返聘到2017年,前前后后在编辑部工作了36年。《中国学样体育》杂志把我培养成了一名学者型的编辑。1987年我当上了副总编辑、1989年任总编辑,1994年被评聘为编审。

我曾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撰写卷首、文章和特约评论员文章百余篇,撰写的学术论文《当代学校体育发展趋势》《论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改革》《论学校体育的本质与目标》《试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特色》等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经常应邀赴全国各地讲学。

在社会工作方面,历任北京体育大学学术委员,中国体育记协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专家。

是《中国学校体育》造就了我,没有《中国学校体育》,就没有我的后半生。

几十年来,我与中国学校体育和《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我曾为学校体育和《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进步与发展而欢欣鼓舞;我也曾为中国学校体育和《中国学校体育》杂志遇到的困难与挫折而伤心流泪;我曾为广大体育教师那种不畏艰辛、默默奉献的精神而挥毫泼墨;我也曾为某些中小学体育教师,特别是民办体育教师所受到的不公正对待而著文呐喊!中国学校体育和《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已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我虽已到耄耋之年,但仍让我魂牵梦萦。

这份情缘,越结越深。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祝愿《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为全面深化中国学校体育改革,建立健全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学校体育新体系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赖天德,1989年任《中国学校体育》总编辑。为《中国学校体育》等杂志撰写卷首、特约评论员、专题文章等百余篇。撰写了《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论学校体育的本质与目标》《试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特色》《试论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改革》等极具影响力的学术文章。出版了《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科学文集、《中国学校体育改革评述》。曾任北京体育大学学术委员,中国体育记协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等职务。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杂志体育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杂志收纳碗
我们的“体育梦”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杂志收纳碗
欢迎到邮局订阅2010年杂志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