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后无复流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3-26李风帅
李风帅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随着PCI 治疗技术的逐渐完善,该疾病的治愈率也随之增高,但经临床实践研究发现[1],约有40%的患者在该技术治疗后有无复流的情况出现,无复流会造成该疾病患者发生进行性的左室腔重塑和扩大、心源性猝死、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对介入治疗效果造成了较大的负性影响[2]。故为了降低此情况的发生几率,或对于已经发生此情况的患者,需及时给予抗凝治疗[3]。现为了探究何种药物治疗该情况效果更佳,特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8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现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本院接受PCI 后无复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抗凝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 例。对照组中女16 例,男18 例;年龄45~79 岁,平均年龄(62.09±5.64)岁;合并疾病类型:冠心病家族史9 例,合并糖尿病者5 例,合并高血压者18 例,合并吸烟史者20 例。观察组中女15 例,男19 例;年龄46~80 岁,平均年龄(62.15±5.95)岁;合并疾病类型:冠心病家族史8 例,合并糖尿病者6 例,合并高血压者17 例,合并吸烟史者19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合并症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目的、治疗方法均被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2010 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分会颁布的该疾病诊断标准;②>30 min 的持续性胸痛,且经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给药后症状未得以减轻;③肌钙蛋白I 或T 阳性,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是正常范围最大值的2 倍以上;④心电图显示有>2 个的相邻导联ST 段抬高,肢体导联>0.1 mV,胸前导联>0.2 mV,有左束支传导阻滞出现且非陈旧性,有左束支传导阻滞怀疑发生,心电图变化过程为动态演变;⑤影像学提示有非陈旧性的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或心肌活力丧失;⑥患者患病后12 h 内就诊;⑦PCI后无复流,即治疗后中断的血流再次有血流恢复,但无有效灌注的心肌组织,经造影检查发现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降低,且无严重的血栓形成、痉挛、夹层、残余狭窄等导致的冠状动脉向血流降低的诱因。
1.2.2 排除标准 ①对本研究涉及用药过敏者;②以往有接受替罗非班治疗但出现血小板水平降低者;③哺乳期和妊娠妇女者;④近期接受抗凝剂治疗者;⑤其他因素造成的出血或活动性出血者;⑥有慢性血液透析、急性心包炎、出血性视网膜疾病史者;⑦近期发生过内脏出血、大手术、10 min 以上的心肺复苏、创伤、短暂性脑缺血或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颅内恶性肿瘤、脑出血病史者;⑧有血小板降低或异常史,明确的凝血障碍者。
1.3 方法 术前给予5000 U 肝素(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409)静脉推注,口服300 mg 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以及300 mg 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9]。如患者伴有较重的血栓负荷,通过血栓抽吸导管将血栓吸出。对照组在冠状动脉内推注3 min、200 μg 的硝酸甘油(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569);观察组在冠状动脉内推注5 min、10 μg/kg 的替罗非班注射液(Iroko Cardio Australia Pty Ltd.,注册证号H20090786),后再以0.15 μg/(kg·min)的剂量给予连续36 h 的静脉泵入,给药期间密切监测患者是否有泌尿道出血、呼吸道出血、胃肠道出血发生,并对血小板计数进行监测。所有患者在冠状动脉内给药10 min 后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安排2 名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综合判断。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以及PCI 手术结束后24 h 抽取静脉血,每次采血量均为3 ml,将静脉血放入含枸橼酸盐抗凝剂的试管中,以1000 r/min 速度进行10 min离心处理,提取上层血浆,在室温条件下测定血小板GP,测定试剂由法国Biocytex 公司提供,仪器为流式细胞仪,且所有操作均在采血后1 h 内完成。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IMI 血流分级、血小板活化情况(GPⅢa、GPⅡb/Ⅲa、GPⅠb 血小板活化)及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IMI 血流分级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TIMI 血流分级分别为(1.58±0.37)级和(1.57±0.36)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TIMI 血流分级分别为(1.84±0.39)级和(2.14±0.42)级,两组患者的TIMI 血流分级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TIMI 血流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GPⅢa、GPⅡb/Ⅲa、GPⅠb 血小板活化分别为(69.48±3.24)×103/血小板、(68.11±3.18)×103/血小板以及(38.76±1.99)×103/血小板,与观察组的(69.66±3.25)×103/血小板、(68.13±3.17)×103/血小板以及(38.75±1.98)×103/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GPⅢa、GPⅡb/Ⅲa、GPⅠb 血小板活化分别为(67.59±3.19)×103/血小板、(65.79±3.15)×103/血小板以及(36.44±1.80)×103/血小 板,观察组患者的GPⅢa、GPⅡb/Ⅲa、GPⅠb 血小板活化分别为(37.29±3.11)×103/血小板、(35.66±2.88)×103/血小板以及(26.11±1.77)×103/血小板;两组患者的GPⅢa、GPⅡb/Ⅲa、GPⅠb 血小板活化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GPⅢa、GPⅡb/Ⅲa、GPⅠb 血小板活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比较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7.43±4.33)%和(57.18±4.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冠心病的多种不良心脏事件中,急性心肌梗死属于最严重的一种,极易造成心律失常以及心脏骤停,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由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造成的血栓出现而诱发的[4]。该疾病一旦发生,冠状动脉内无血液流通,造成心肌出现持久、严重的缺血,患者心功能、神经功能等多种功能严重受损,且此类受损多属于不可逆的[5]。故对于梗死的冠状动脉进行持续、充分、早期的开通至关重要,有助于心肌灌注的恢复[6]。目前,PCI 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对心肌灌注的恢复有显著效果,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约40%的患者会在治疗后出现无复流的情况,且有研究发现,无复流者远期预后较差,故对此情况的预防尤为重要。现为探究何种方式能预防、改善此情况的发生,特做此研究。
本研究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IMI 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IMI 血流分级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TIMI 血流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PⅢa、GPⅡb/Ⅲa、GPⅠb 血小板活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PⅢa、GPⅡb/Ⅲa、GPⅠb 血小板活化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GPⅢa、GPⅡb/Ⅲa、GPⅠb 血小板活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导致无复流发生的因素较为复杂,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为血小板粘附聚集,而在血小板的粘附聚集作用中,血小板表面的GPⅡb/Ⅲa 受体其直接影响,故应以此为出发点制定治疗方案。替罗非班属于临床应用率较高的血小板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药物,具有用药安全性较高、生物半衰期短、特异性高等优势,且在国外已有相关研究表明,该药物对PCI 治疗效果有易化作用。将其应用于该疾病PCI 术治疗,对相关血管的血流、冠脉远端微循环栓塞、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以及冠脉血栓负荷的改善有显著作用,对梗死相关部位起到再灌注的效果。但经本研究发现,该药物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无效果,仅对血流分级以及血小板活化程度有效。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心肌梗死PCI 后无复流患者行替罗非班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程度得以显著降低,血流分级显著提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