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
2021-03-25李雨菡
李雨菡
琵琶是十分具有古代色彩的一种乐器,而通过琵琶演奏出来的乐曲也给人一种具有历史感的体验。在琵琶曲中有一首广为流传的乐曲,那就是《十面埋伏》。这是根据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而谱写出来的乐章。历年来,越来越多的演奏者找寻适当地演奏指法,渴望通过演奏诉说中国故事,传达中国的爱国情感。下面对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进行探究。
一个优秀的演奏者必然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当通过适宜的指法将优秀的作品弹奏出来,不仅能够让听众感受到乐曲的美感,还可以在乐曲当中让人感知到属于乐曲背后的故事,能够让听众深切的体会到每一个音符后面所想要传达的情感。
琵琶曲《十面埋伏》背后的历史故事及其出处
琵琶曲《十面埋伏》讲述的是大家众所周知的楚汉相争垓下之战。这场战役是在汉高帝时代由韩信和项羽指挥领导的汉联军和楚军两方军队而发生的战争故事,因为战争是发生在曾经被叫做垓下的一个地方,所以由此产生了这场战役的名字。在楚汉双方的鸿沟协议达成之后,项羽和刘邦各自带兵离去,然而张良和陈平则建议刘邦,楚軍如今身心俱疲,军粮也是即将消耗殆尽,这个时候如果达成这个协议无非就是为自己的日后养虎遗患。刘邦斟酌再三,认为确实是这样的,于是撕毁了双方的协定,由此产生了这场楚汉决战。而当时的项羽并没有想到,签订了协议的刘邦会再次出动汉军,因此在面对敌方的突然袭击楚军毫无准防备,在面对腹背受敌、前后夹击的状态下,项羽带领的楚军损失惨重,不得已垓下撤军了。不久,汉军再次对项羽进行围攻,但最终不敌三面受击,终是败下阵来。后来项羽入敌军杀了几名将士,因心中不愿过江,于是就产生了大家心中了然的结局,项羽乌江自刎了。
琵琶曲《十面埋伏》则是运用音乐的形式将这段气势磅礴而又跌宕起伏的历史场景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这首琵琶曲从战争的初始准备开始渐渐描述,在整个乐曲当中将这个激动人心的战争场景以及战争故事娓娓道来,将战争时兵器相击、马嘶人喊的激烈战况以及汉军埋伏时的伏兵重重,还有楚军三面受敌时的惊心动魄和楚军思乡念国的黯然神伤都一一通过听觉的音乐旋律展现在人们眼前。琵琶曲《十面埋伏》就是在出自于此,以这样的历史故事为背景再加以结合起承转合的音乐旋律,从此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著名(琵琶名曲传世佳作)创作。
琵琶曲《十面埋伏》全曲赏析
琵琶曲《十面埋伏》中大部分的文曲是偏向于宣泄情感,整个节奏也是较为舒缓的,而它的武曲则是气势磅礴,节奏也是复杂且鲜明的。整个曲子从开始到结束给人留下的感觉就是,会让你体会到故事发展的跌宕起伏,当描绘出楚汉相争的战场画面的时候,会让你在旋律中感受到胜者的喜悦以及败者的无奈。《十面埋伏》的整个前半部分都是较为激烈的音乐曲调,将战争的发展进行以一段段充满气势的旋律讲述出来。后半段在描述楚军战败以及项羽乌江自刎的时候,曲调由之前的激烈渐渐转为抒情,将楚军惨败后的失落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整首琵琶曲前后半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面的激烈与后面的凄凉让整个曲子更加具有层次感,在人们的历久弹唱中,这首《十面埋伏》也成为了琵琶武曲当中最为经典的一大创作。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
按照传统的琵琶曲分类,大家一般会将琵琶曲分为“文曲”和“武曲”。因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曲风曲调,也是通过不一样的表现手法来展现一首琵琶曲的旋律。“文曲”的曲调一般是较为舒缓的,一般喜欢用揉弦或是拉弦。而“武曲”的曲调主要是跌宕起伏,气势磅礴的,弹奏的时候多习惯用扫弦或是绞弦这样具有力度的手法。琵琶曲《十面埋伏》则是属于武曲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作品。若是想要分析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演奏技巧,就必然需要将整个乐曲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个部分讲述的是汉军与楚军对战的准备阶段。第二个部分讲述的是双方军队大战的激烈场面。第三个阶段则讲述的是楚军战败后的悲惨凄凉。以下则是通过三个大部分对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演奏技巧进行简单地分析。
琵琶曲《十面埋伏》第一部分的指法以及情感分析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一些特定的弹奏手法展现汉军和楚军交战之前的准备场景。这第一大部分主要分为了四个小段落。首先映入大家耳朵的是一段“扫弦”,紧接着通过结合一种“拂轮”的弹奏手法来引出下一小段落。让听众从演奏的技巧上感受到将士们在准备战斗时的忙碌和紧张。紧随而来的是一种“拉弦”的手法,然后以“泛音”的演奏技巧将战前准备的紧张气氛与即将迎来战争的激烈气氛烘托出来。一种“急扫”的演奏手法需要将演奏者的小臂夹紧,然后大臂则保持正相反的放松状态,主要的动力要集中在演奏者的手腕上。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弹奏技巧,可以将战争准备前的状态一紧一松的描绘出来。在后面一小段的演奏中,演奏者需要通过“指轮”的一种指法将整个第一部分归于安静的气氛。这个部分的弹奏是为了让听众在之前的时刻紧张心境中,寻找到内心的一丝丝平静与舒缓。最后演奏者再用“长轮”的指法使得整个乐曲不失优雅与美感。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个演奏的技巧,才让《十面埋伏》这首琵琶曲成为了打动人听觉、视觉的不朽佳作。
琵琶曲《十面埋伏》第二部分的指法以及情感分析
这首《十面埋伏》的第二部分是整个琵琶曲的重中之重,也是整个历史事件发展的高潮。这个部分通过赋有气势的旋律将双方军队相争的画面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首先,演奏者可以通过一种叫做“拆分”的指法进行开场,将双方军队整齐划一的队伍以富有空间感的指法演奏出来。紧接着演奏者可以再次运用第一部分提到过的“泛音”这种指法,将一副身藏暗处埋伏敌人的安静表现出来。期间可以结合“滚奏”这一形式将寂静却又令人紧张的心境带给听众。这一部分还包括了一些文曲的演奏技巧,像是运用“揉弦”的指法,可以很好的将汉军歌唱楚歌时,楚军将士思乡念国的悲凉场景尽显眼前。同时,要结合好“绞弦”的技巧才能更加的打动听众。紧随而来的演奏技巧无疑就是强力度的“扫弦”了。只有通过这种大力度的手法才能将战场中人仰马翻、浴血奋战的场景展现出来,更是能通过这种有力量的音乐旋律展现出双方战士都是抱有为国决战的坚定信念。大家通过《十面埋伏》背后的历史故事都知道战役的结果是楚军惨败,所以在这一部分的演奏中就要暗藏伏笔,将故事的结局通过一种“揉弦”的手法慢慢深入听众的心理。“揉弦”的出现就意味着由激烈也逐渐转向寂静了,而这份寂静正因为楚军的惨败才显现的格外凄凉。这一段的跌宕起伏,通过复杂多样的演奏技巧而更加具有层次化的展现出来了。既有战场之上的浴血杀敌之勇,也有楚军残伤不能保卫家国之痛,这种一强一弱、一烈一静都需要通过不停的指法转化来展现。通过这样紧密相连的演奏技巧,让《十面埋伏》这首琵琶曲成为了深入人心的佳作。
对琵琶曲《十面埋伏》第三部分的指法以及情感进行分析
最后的这一部分是通过舒缓的旋律来表达一种轻快的结局。以少许的“长轮”结合适当地“扫弦”将汉军大胜后的喜悦和放松的心情,还有楚军大败以后的凄凉以及项羽乌江自刎的凄惨展现出来。最后,通过“刹弦”的指法结束全曲的演奏,将一切戛然而止,既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也让听众身临其境、意犹未尽。最后一部分虽然相较于之前的手法较为简单,但是这却是整个《十面埋伏》的结束部分,对整首琵琶曲的演奏都起着重要的点睛之笔的作用。
结束语
琵琶曲《十面埋伏》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首广为流传的佳作,不仅仅是因为其背后的历史故事能够扣人心弦,也不仅仅是因为乐曲本身具有不可忽视的优越性,在现代琵琶大师刘德海老师的改编和优秀演奏技巧的演奏下,越来越多的优秀演奏者具有技巧的演奏中,让更多人感受到了藏在音符里和琵琶弦里的爱国情感层次感更加分明饱满。掌握了这首琵琶曲的弹奏技巧,能够将本来优秀的作品以最大的魅力展现给更多的听众,让中国音乐和中国情感打动更多人的心。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