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后习题探索高阶思维的形成路径
2021-03-25刘茂勇
刘茂勇
摘 要 统编教材精读课文的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紧扣语文要素,直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一个重要平台。要想用好课后习题,须根据布卢姆认知过程维度的六个类目,发掘其中的高阶思维因素,从学会分析、学会评价、学会创造入手,并深入探索高阶思维的形成路径,最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后习题 高阶思维 路径建构
日常听课中,会发现有些语文教师把课后习题放在课后由学生完成,这样做显然忽视了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导致其最终沦为“鸡肋”。我们有必要从布卢姆的认知过程分类角度出发,探寻课后习题中高阶思维的训练点。学界通常认为记忆、理解、运用这三类认知类目更多与低阶思维有关,而分析、评价、创造这三类认知类目更多涉及到高阶思维。据此,笔者列举出这两种思维所涉及的部分课后习题,详见表1。
通过比较,可见课文朗读、背诵、解词、仿写等习题,仅靠记忆、浅层理解、简单运用等低阶思维即可完成,难度不大;而进行分析比较、做评价、小练笔等习题,则属于一种高度结构化的训练,学生要借助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技能才能完成,相对而言有一定难度。因而,我们需要着眼于“学会分析、学会评价、学会创造”这些高阶思维能力,并深入其中,探索高阶思维的形成路径。虽然这三种能力在认知过程中时常互相作用,但为了更清晰、准确地了解它们的建构路径,本文将分别予以阐述。
一、学会分析:建构由内容分解到信息整合的路径
分析是指“把学习内容还原,分解成各构成部分,然后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各部分与整体架构之间的关系”[1]。调查发现,在日常教学中,针对“分析”这一重要能力而进行理性的思考与探讨并不多,“分析”常常以一种碎片化的解读或繁琐的理解呈现,学生既不能透彻地理解,也无法掌握科学的分析路径。学会分析的建构路径包括分解信息、探究内在联系以及信息整合。下面以四年级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课后习题为例,进行分析、探究。
1.内容分解
首先看该课课后提出的问题:
找出第10-14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说西门豹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
这一问题实际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解。首先是将所提出的主问题分解为两部分:西门豹的言行与西门豹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然后再针对主问题中的前一问进行分解,即将第10-14自然段中西門豹的言行分别列出,再将主问题中的后一问进行分解,找出西门豹每一个言行背后的潜在目的。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将这一主问题作为学生理解第10-14自然段的驱动性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段落,采用圈画、批注、填表格等方式,将相关语句逐一找出,详见表2。
2.信息整合
对问题的分解,直观可见,学生只需依靠存取、列举文中的语言就行,而对内容整合就相对较复杂。内容的整合包含两点:一是这些言行与“西门豹惩治官绅和巫婆的办法好在哪里”之间的联系,二是西门豹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在整合时,借助上述图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样就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是这一问题的核心,为了弄明白这一问题,需要启发学生思考西门豹前后言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西门豹治巫婆与官绅的每一步之间又有什么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学生对课文内容深层次的思考,这一问题的答案最终水落石出。当学生在向大家介绍这一分析结果时,可以采用由整体到部分的方式介绍,即“我发现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整体感知)→西门豹是这样做的(分解感知)”这一路径,这样的分析能培养学生从整体把握问题而又能够“言之有据”的论证能力。
二、学会评价:建构由文本评价到认知过程评价的路径
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原则或标准进行评判,语文教学中包括对文本的评价和对认知过程的评价。对文本的评价,属于认知过程,而对认知过程的评价,则属于元认知过程,它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学习者可以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评价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2]。以往的教学实践,我们把关注点过分集中于文本评价,而会忽略认知过程评价,导致学生自我反思意识的缺失,因此有必要由文本评价向认知过程评价发展,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下面以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一课课后第4题为例,探寻由文本评价到认知过程评价的路径。
1.文本评价
课后有这样一道习题:
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编者设计这道题的初衷并不是让学生评价两种观念的对错,而是引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然后组织材料,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介绍自己观点时,只要依据课文,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那对武松的评价到底有哪些观点?详见表3。
通过抓住人物的心理、动作等内容,仔细分析人物的性格,这样对武松就有一个更为客观、全面的评价。当然,课后习题中只给出了这两种评价,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说一说对人物的其他评价。对学生提出的一些特别新颖的评价,教师也要鼓励,如果提出的观点不合理,也要让全班同学参与到评价之中,对这些有争议的观点做一个正确的回应。通过全员参与评价,学生的思维有深度,分析问题也就更加全面。
2.认知过程评价
评价不应止于文本自身,而应延伸到对学习者自身学习过程所做的评价,这种评价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从实践来看,这种评价确实有一定的难度,难在它需要调动多种认知经验去进行,因而需要在长期的学习中反复训练,促进学生养成自我批判的习惯。
还是以刚才对武松的评价为例,当学生得出结论后,可以预设以下几个问题:“我这种思考方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式吗?”“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等,此时引导学生纵向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无问题,横向与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进行对比,取长补短。有些学生经过“元认知”后,进一步意识到,评价一个人物如果仅限于一个片段,未免不够准确、全面,因而有学生认为,需要读一读《水浒传》,深入了解武松这一人物,这样对人物的评价会更加客观。从对文本内容的评价到对认知过程的评价,虽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只要坚持训练,就一定能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习方式。
三、学会创造:建构由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的路径
创造是“将一些元素或部件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样式或结构”[3]。创造的过程实际上包含三个阶段,即“始于发散思维阶段,此时,学生在努力理解任务,并考虑多种可能的解答(即生成)。接着是聚合思维阶段,此时学生设计出解答方法并将它转化为行动计划(即计划)。最后学生执行计划,同时建构解答(即产生)”[4]。语文学习中的创造主要集中于语言运用,课后习题中的“小练笔”,既是学生语言运用的“练兵场”,也是学生进行习作的前期能力储备,它是学生综合性能力的体现,能集中体现高阶思维的训练成果。下面以六年级上册第22课《月光曲》课后的“小练笔”为例阐述。
1.发散思维
《月光曲》一课课后提出如下要求:
听一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以往基本上是学生看了习题要求后,自由发挥,教师并不做过多指导,导致有些学生写出的内容杂乱无章,比较随意。在“小练笔”教学时,需要发散思维,扩大信息来源,获取创造所需的相关知识。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这次“小练笔”的任务,即“听音乐、联想和想象、写下来”;其次是选择喜爱的音乐仔细欣赏,联想和聯象其中的画面,注意这些画面的变化过程,思考音乐与画面之间的关系;最后聚焦于对“产生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构思,并通过书面文字表达出来。其中“展开联想和想象”最能体现思维的发散,因为在联想和想象时,要从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层面思考,体现思维的独创性。
2.聚合思维
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后,还需要聚合思维,寻找写话的思路与方法,这样才能循“法”而写,写出章法。借鉴式写作是阅读教学中传统的以读促写的方式,借助课后的另一道习题“反复朗读第九自然段,了解其写作的思路与方法,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再背诵下来”为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提供样式,帮助学生聚合写作思维,详见表4。
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表格学习支架,闭上眼睛默默回想音乐旋律,小声哼唱,感受自己脑海中想象到的画面,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及时记录下来,这样就建构了一个由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的训练路径。虽然这种借鉴有一定的模仿性,但其本质是一种联系自身情境的创造,这种创造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这样的实践路径,有利于学生在今后进行类似训练时,有“路”可循,创造而不“乱”造。
由于分析、理解、评价这三方面能力时常会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而又彼此促进,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当然,高阶思维形成的方法和路径也不止于此,我们可以进一步从思维的广度、深度等多维度去探寻更有针对性的策略,让课后习题成为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新引擎。
参考文献
[1][3] 祝新华.促进学习的语文评估:基本理念与策略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98.
[2]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87.
[4] 安德森,等,著.学习、教学和评价的分类学[M].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75.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