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内容改革的实践与发展趋向

2021-03-25卢雨辰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考试内容学业试题

卢雨辰

摘   要

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是本轮高考综合改革的重点之一,其中考试内容改革是改革的关键环节。结合化学学科天津卷,分析了考试内容改革方面的挑战与困境,介绍了在调整试卷的考查内容、内容改革的实施路径、创设试题的素材情境、規划试题的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实践。为巩固改革成果,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内容改革需要进一步优化试题情境创设,合理调整考试内容,发挥考试评价功能,联动考试、招生改革,助推高中育人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

学业水平  等级性考试  考试内容改革

为了适应新时代对年轻一代成长和发展的新需求,破解“唯分数”“一考定终身”等过于单一化、一刀切的问题,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频布,正式开启了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天津继上海、浙江之后,成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之一,2020年迎来改革后首次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下文简称“等级考”)[1]。等级考在选考科目方面赋予了学生高度的自主选择权,化学作为选考科目之一,是学生根据自身特长与报考要求自主进行选择的科目。

本文以化学学科天津卷为例,探讨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内容改革所遭遇的挑战与困境,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发展。

一、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内容改革的挑战及困境

1.科目任选如何避免学生的功利选择

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设计的初衷就是增强学生学习的选择自主性,促进个性化发展。等级考的“6选3”模式共有20种组合的选择,扩大了学生选择的权利,但我们仍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学生选科是否是真正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是否存在趋易避难的功利化选择倾向[2]。

笔者对1106名高二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对于“你选择化学作为等级性考试科目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13.02%的学生没有特别的倾向性,15.91%的学生是因为大学选考专业对科目的要求,39.42%的学生是因为自身对化学学科感兴趣,8.68%的学生是因为个人学科特长,22.97%的学生是因为化学成绩相对较好。但仍须考虑到学生对自己特长和喜欢的判断,有可能只是依据高一期中、期末一次或几次考试的成绩来判断,并且此阶段所学习的内容仅仅是合格性考试所要求的必修内容,纳入等级性考试内容范围的选择性必修尚未开展教学,仅凭当时的成绩来确定自己的擅长科目未免有些“为时过早”。由于不同科目之间存在天然的差异,科目的选择容易受到社会评价的影响,如果科目的评价是“难学”“难懂”,则容易导致能力和素养相对较弱的学生不选择该科目,并导致中等或偏上的学生在等级赋分时不能取得相对高分,进而导致更多学生放弃选择该科目。

2.内容调整如何减少教学考试间冲突

目前,高中教育正处于高考综合改革、课程改革同步推进的改革叠加期。对于2017级及2018级学生而言,高中化学正处于“新高考、新方案、新课标、旧教材”的过渡阶段,教学是以《四省市2017级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依据,与以往相比,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内容要求做出了适度调整,并增加了选择性必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此模块并未纳入之前的考试内容范围,对某区26名化学教师进行调研,约80%的教师多年未开展此选修的教学,并且新版教材尚未正式公布,教学仍是使用原人教版教材,多种原因导致教师对此模块教学相对陌生、缺乏经验。因此,考试内容改革必须考虑使用老教材参加新高考的教学实际,合理设置考查的深度与广度,调节教学与考试之间的张力,使二者同向同行,形成良性的循环。

此外,考试内容的改革与大学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也须考虑和重视,如何与本科人才培养标准有更多互动,实现高中与大学教学之间的衔接,如何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都是改革所亟须回应的。

3.平稳变革如何契合社会的共同预期

在改革之初,家长、学生、社会无疑都对新高考改革充满了期待,希望考试内容改革能够淡化“分分必较”,体现核心素养。考试不应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相矛盾,而应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走改造、改良、改革考试的策略,不失为明智之举[3]。新课标在整合三维目标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出了学业成就表现的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对学生完成课程内容所应达到的素养水平的一种表现性描述,用以检验和衡量化学学习的程度和水平[4]。尽管新课标指出水平4是化学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然而学业质量水平的表述较多采用了“能”“说明”“根据”“依据”等词汇对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进行刻画,不同质量水平之间的界定还很模糊,尚缺乏充分的考试数据的解释与支持,不利于保证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的稳定性和规范性。

因此,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坚持高考改革的正确方向,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变革,避免出现改革的美好预期与实际效果的各行其道亦是实践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内容改革的实践

1.以课程标准为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之后,新课标正式取代了考试大纲成为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重要依据。等级考命题需要依据新课标,对考试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并结合教情、学情的实际情况将新课标的学业要求落实、落细、落地。

在考查内容方面,2020年化学学科天津卷以基础知识为重点,全面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常见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等主干知识,涵盖了必修课程内容的五个主题以及选择性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考虑到新课标学业要求的增减与调整以及天津市的教学实际,对于新增的“物质结构与性质”选择性必修模块并未单独作为一道主观题呈现,而是融合在第13题元素化学试题中,试题以Fe、Co、Ni三种同族金属元素性质的考查为主线,将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与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晶体结构等主干知识有机联系,承载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综合考查。对于有机化学部分试题,遵循新课标的要求,第3题弱化了对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的认识要求,第9题以化合物3-甲基苯乙炔为试题背景考查从结构特点、官能团的视角认识有机物。总的来说,考试内容的调整紧扣新课标的调整,所有重要的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在此次考试均予以涵盖,引导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不偏废任一主题与模块,同时也强调融会贯通。

2.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内容改革的实践指南

考试内容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回答“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考试中心于2019年12月正式发布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用“立德樹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核心功能回应了“为什么考”,用“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内容回应了“考什么”,用“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回应了“怎么考”,为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5]。

通过对2020年化学学科天津卷所考查内容的梳理可以发现,在必备知识方面,化学语言与概念约占6.75%,物质转化与应用约占13.5%,反应变化与规律约占30%,物质结构与性质约占23.75%,实验原理与方法约占26%。在关键能力方面,整体侧重于对分析与推测能力以及理解与辨析能力的考查。在学科素养方面,受限于纸笔考试的局限性,较多考查了“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与“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此外,对于“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考查则依托于实验探究情境和化学史情境,如试卷第2题以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事例为背景,引导学生建立起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同时树立民族自豪感。第12题则以钴的配合性质探究为试题素材,研究配合物之间相互转化,试题内容涉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配合物的化学键、配离子的稳定性等知识。在考查要求上,试卷从以往单纯的对双基的考查,转变为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角度对学生的能力与素养进行测评,如试卷第16题以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制备的H2用于还原CO2合成有机物实现碳捕获和利用为主线设计考题,考查学生利用题给有关信息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并以数据图表将可逆反应的平衡及移动、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及运用、反应条件选择等主干知识适度融合,让同一主题内知识及不同主题间知识有机联系,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性应用。试卷整体体现出重视新课标所要求基础知识的覆盖程度的特点,并利用试题素材和结构化、网络化的知识设计综合性问题,探索命题“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迈进,力求知识、能力、价值的多维度、全方位考查。

3.以真实问题情境为考查学生的有效载体

新课标提倡素养导向,并不是对实验版课标中“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否定与对立,而是对其的延续与发展,重视素养不可能否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因为知识是培养素养的基础。相较于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学科素养的评价难以直接实现,一是目前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对难度系数、区分度、标准差等可观测指标较容易进行评价,对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价值观层面的测量相对不易,二是目前只能以纸笔测试方式进行考查,题型与阅卷有其实际限度,三是学科素养提倡运用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应对未来生活中的问题。以真实情境为基本素材,可通过改变情境的结构化程度、要素数量及其关系创设各种复杂程度的试题[6]。因此,依托真实的问题情境测评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应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重要方向。

在2020年的化学学科天津卷中,试题更加注重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发现或辨别出化学在解决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重视让学生发现化学可以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提供解决途径,让学生在遇见问题的时候能有更多开放性思考。例如,试卷第1题以疫情防控期间普遍使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情境,关注化学的社会功能的同时考查考生对常见无机化合物性质和用途的理解和运用。试卷第15题实验题以测定CuSO4溶液的浓度为情境,围绕基础的化学分析实验展开,学生入题的门槛低,理解情境和提取作答所需信息没有太多困难。试题选择学生熟悉的化学实验流程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作答积极性,也是对学生认真学习实验的一种回应,并且能够更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发展水平。试题也可作为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所涉及的实验原理为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引导教学更加关注新课标对实验的重视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对于化学的认识更加具体化,学习知识不再只是生硬的背诵、记忆,而是对情境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推断,需要在理解、应用的基础上内化,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世界或学术探究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4.以难度调整为实现平稳改革的关键环节

试卷的难度调整若与教学实际相差较多,势必导致学生的功利性选择倾向加强,如果试题难度过低,则会容易导致高分同分学生增多;如果试题难度过高,则会让学生感觉化学难学,出现“逃离化学”的现象,二者均会使等级赋分出现困难。学生的功利性选择可能会弱化个人兴趣,对学科生态平衡造成破坏甚至干扰高校未来选才方向[7]。

6门选考科目之间也需要实现难度的均衡。根据调研结果,对于6门学科试卷是否要有相近的难度,50.36%的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考试性质相同,6个学科之间的难度应该均衡,28.57%的教师认为比较有必要,需要适度看齐。由此可知,绝大多数的教师均认为合理的难度才能使选考群体大致稳定,有利于赋分的公平与合理。此外,实施等级考之后,化学变为分场考试、独立成卷,考试时间适当增加,赋分每一等级的分差为3分,原有选择题为6分一题,分值略显偏高。

考虑到以上等因素,化学学科天津卷对试卷结构做出了改变,调整了不同题型的数量和配比以适应等级考的赋分要求。对于选择题,由原来的6道题增加为12道,并且每题分值由6分降至3分。尽管增加了试题的数量,但减少较为综合性的选择题,聚焦于相对独立模块知识的考查,降低了选择题的整体难度。对于主观题,考虑到学生的有效作答时间增加不多,并未在本次改革中增加主观题数量,而是优化命题素材的遴选,加强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密切相关问题的情境创设,适当调整每一试题内的各个设问难度梯度,在创新试题呈现方式的同时,增加基础性试题,减少较高难度的综合性、创新性试题,确保试题难度范围能够覆盖全体考生的能力与素养范围,并对所有学业水平的考生都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更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作答表现。

三、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改革的发展趋向

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在促进育人方式变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要解决的任务是复杂与多样的。仅就学业水平考试等级考而言,目前的考试内容改革还只是初步探索,仍需要更为持久和广泛的探索和研究。因此,认真思考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又能促进高中育人方式转变的考试内容改革是当务之急。

1.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发挥考试评价的育人功能

立德树人是高考的核心功能之一,其在考试中的落实方式、力度和效果直接关系到教育评价导向的方向性。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对学业水平考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考试内容改革需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准确传递核心价值观念,无疑情境是实现这一核心要求的有效载体。因此,对于化学学科学业水平等级考而言,需要在试题素材的选择和问题情境的创设方面,弘扬我国古代化学的工艺成就,呈现我国化学科学工作者的重大研究突破和前沿成果,紧密契合学生的品德养成,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

2.合理調整考试内容,助力高中课程与教学改革

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对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学正从“能力导向”转变为“素养导向”,考试命题也必须与之同向同行,从“能力立意”转变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8],全面提升试题质量,遴选文献素材,创新情境设计方式,还原化学学科知识产生和应用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将已学知识和题目所给信息紧密联系起来,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化学的应用价值,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科的核心素养,最终达到积极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助力高中课程与教学变革的目标。

3.科学控制试题难度,有效发挥考试的区分功能

对于大规模、高利害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拔区分是其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和使命,需要合理设置考试内容深度、广度和难度,并维持一定的稳定性契合社会的合理预期。相较于原有的文理分科模式,等级性考试的选择性必然会导致选考群体的组成发生变化。因此,试卷的难度结构设计必须提前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合理规划,需要在考试命题之初了解选考群体的能力和素养的水平,以及不同能力和素养层次的学生所占比重,据此设计试卷的难度结构。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命题技术、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探索科学命题路径,尤其是题库技术、分数等值方法等,利用教育测量学相关理论与大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的考生能力和素养水平分布,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控制试题难度,实现更为准确的测量和区分,为科学选拔人才服务。

4.考试招生有机衔接,协同稳步推进新高考改革

任何一项改革的实行,都要各个方面的协同配合才能有效实施。离开了录取制度改革,考试改革所发挥的作用将十分有限。出于对录取分数的考虑,部分高校对报考专业的选科放宽了限制,在学生的所选科目中,只要有一科满足高校专业的科目要求,即可以报考该专业。导致学生“趋利避害”选择感觉相对容易的科目。与此同时,为了防止选考群体的流失,试卷不得不降低真实难度,弱化考试的鉴别区分功能,有可能导致难以让高校的理、工、农等学科选拔到具有相关专业潜质的人才,给后续的教学带来很多困难。因此,考试改革与招生录取改革需要有机衔接,引导学生把国家需要、高校需求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结合起来,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适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让学生报考到适合自身的大学和专业,避免盲目从众选考。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6-04-28)[2020-9-15].http://gk.tj.gov.cn/gkml/000125014/201604/t20160429_6806.shtml.

[2] 孟林林,刘世清.我国新高考政策的价值困境与政策建议[J].教学与管理,2020(01):77-79.

[3] 孙建明,王后雄,王祖浩,等.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教育考试策略研究[J].中国考试,2017(08):26-31.

[4] 王后雄.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4):87-95.

[5] 单旭峰.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化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45-52.

[6]杨向东.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8(10):39-51.

[7] 杨君,张宇超.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实施过程的困境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9(13):77-79.

[8] 李勇,赵静宇,史辰羲.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J].中国考试,2019(12):7-12.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考试内容学业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我国成人高考内容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论能力测评导向的高校考试改革
浅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试内容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