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传统文化反例“度”的求解
2021-03-25姚玉琴卞小利
姚玉琴 卞小利
摘 要 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传统文化教学反例要立足品德学科的育人功能,因此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传统文化教学反例要把握“选择度”“数量度”“分析度”,从“效度”“信度”“限度”三个方面展开策略探寻,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传统文化的生长性。
关键词 儿童心理机制 传统文化 教学反例“度”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反例是指在教学实践中为促进儿童道德成长,传承、创新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设计的一系列假丑恶教育内容,让儿童直面多元的社会现实,跳出正面事例搭建的“象牙塔”,进行全面的道德教育,实现文化的价值引领。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常常回避“反例”的简单化教育阻碍了儿童正确的道德认知,而运用过度的“反例”则会让儿童的道德认知产生偏差,形成错误的认知,从心理上排斥社会生活,更有甚者会导致道德冷漠。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日常教学中要正确把握教学反例运用的“度”。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传统文化反例“度”的把握
张传心、戚万学等一些专家认为,对反面事例的运用要注意掌握分寸,只能在保护好儿童的前提下进行使用。教学反例“度”的把握直接影响教学反例运用的效果,也影响着道德教育的效果。
1.选择度——体现“四把标尺”,适切运用
教学反例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并不是所有假丑恶的反面事例都可以拿来使用,体现正面教育价值是传统文化教学反例选择的首要条件。儿童是社会人,社会性发展源于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反例是生活的再现,让儿童正确认知自己所处的这个社会,将所学辩证地运用于自己的道德实践。因此选择度要体现四把标尺,即着眼于儿童的现实生活,把握活动对象的行为特征,触发儿童的内心感悟,体现正面教育的价值。
2.数量度——依据“两项目标”,适性开发
事物总是存在对立面。通过课堂观察发现,传统文化教学几乎每一节课都在使用教学反例。教学反例“量”的把握,要依据能否达到教学目标、能否引领儿童道德发展两项目标,立足实际情况进行适性开发。“正面亮剑”主题如果采用正例能够达成活动目标,可以不用反例;反面警示、坚决遏制行为的活动主题就需要使用反例;正反熔融的活动主题宜将反例和正例结合起来,让儿童辩证认知自己所处的环境。反例要立足儿童的思维特点,做到形象生动具体,让儿童透过具体实际经验进行理性剖析,从而获得正向价值。
3.分析度——立足“三个取向”,适情分析
教学反例运用是为教学及儿童的道德发展服务的,而不是一味地批判。关键要遵循儿童的能力特征,从问题意识、内在价值、能力发展等三个方面对反例进行深度分析。一是从反例中发现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社会与时代性发展;二是充分挖掘反例的内在价值,并根据相应的价值引导儿童进行自我建构;三是对反例进行甄别,是判断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相结合的过程,应理性地对待反例。这么做可以不断增强儿童意志力,促进儿童能力发展。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传统文化反例“度”的运用策略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人应该在认识人的复杂性的基礎上,尽可能教会儿童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成长[1]。教学反例设计源于儿童道德发展的需要,强烈的学习动机促使儿童对教学反例进行多角度的体验、判断、选择,从中可以通晓儿道德情绪,磨炼儿童道德意志,形成儿童道德人格等。下面针对教学反例的效度、信度、限度做进一步的策略探究。
1.效度:适时发掘教学反例,体味蕴涵的道德教育价值
教学反例的效度,是指反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引导儿童道德发展、丰富儿童道德认知、促进儿童道德成长、健全儿童人格等方面的有效性程度,即教学“反例”的价值功能与实际效果。
(1)选择与借鉴功能——建立在儿童已有认知的基础上
教学反例通过善恶选择使儿童成为道德主体,经道德主体选择的道德理想要遵从儿童内心最真实的需要,建立在儿童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主动对教学反例做出选择和加工,并通过正反知识经验的充分作用建构新的认知。
每个道德主体都有理解世界的本能倾向与内在潜能。在反例教学中,应激活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意味着儿童在知觉时总会按照一定的形式把经验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促使儿童道德主体认知结构的重组与超越,在自主选择中习得道德认知与行为。
(2)导向与激励功用——建构儿童知识经验的关联与迁移
卡迪尔认为,每一种生物体都是一个单子式的存在物:它们有自己的世界,因为它有着自己的经验[2]。教学反例应充分了解每个经验和生活背景不同的道德主体,引导他们发现正、反知识经验的关联和冲突,认识到社会上存在的诸多敏感性、现实性的丑与恶,提高儿童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儿童面对反例会不由自主地和心中应然的道德认知进行比对,因此我们应创设与知识使用的相关联情境,帮助他们厘清、理顺正反知识经验间的冲突,并在不断碰撞中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提醒与警示作用——激活唤醒儿童潜在的学习动机
正面事例带给儿童的震撼远不如反面事例来得强烈,聚焦社会热点、抨击丑恶现象的教学反例往往毫不遮掩地暴露,并不断地进行正强化,使儿童的内心受到震撼,产生提醒与警示作用。
苏格拉底认为,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人的知识和道德都包含在这种循环的问答活动中。正是依靠这种基本的能力——对自己和他人作出应对的能力,人成为一个“有责任的”存在物,成为一个道德主体[3]。如教导儿童诚实,可以结合当今社会由于不诚实造成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损失的反例,积极提供互动性的学习环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反复启发引导追问,把社会道德规范的需要转化为儿童内在的学习需要,从而实现外在行为与内在精神的融合。
2.信度:适机建构教学反例,体现源自生活的社会化需求
教学反例的信度是指教学“反例”在促进儿童道德内化、品德提升中的可靠程度,即在德育课堂上的使用是否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否彰显了“正面教育”的价值取向。
(1)重视不同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研究表明:儿童的感官知觉、记忆、经验、想像和理性都是被一个共同的纽带联结在一起的,在不同阶段,即使面对同一种类型的活动,他们的心理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导致他们的行为也不尽相同。
人的成长依赖于他生活的环境。走向人的理智和道德生活的最初步骤,就是对直接环境进行某种心理适应的探索与践行。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教学反例的“分析度”在了解儿童当前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适应度,调控与把握适合的学习材料,儿童心理对学习材料的知觉是赋予学习材料一定形式的基础并以组织的方式来进行建构,使儿童具有了一定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促使儿童道德内化。
(2)搭构源于儿童生活的反例形式
人类文化并不是从它构成的质料中,而是从它的形式、它的建筑结构中获得自身的特有品性及理智和道德价值的[4]。而这种形式可以用生活化事件来表达,它是重要的道德教育资源和道德教育方式,对儿童的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和价值,可以形成儿童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
人能以最贫乏、最稀少的材料建造他们的符号世界,至关重要的事情不在于个别的材料,而在于建筑形式的功能效用。如《做诚实守信的人》,出示儿童在医院和爷爷说谎的反例,让全班孩子进行道德辨析,明晰善意的谎言不代表不诚实,而是一种处世的方式,一种道德上的美好。源于儿童现实生活的反例,建构了儿童乐于接收的反例形式,很容易提升儿童的生活智慧,彰显正面教育。
3.限度:适宜张弛的教学反例,直面道德主体的品德心理
教学反例的限度指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究竟该选择运用多少反例合适,选择什么样的幅度,能多大程度上辅助教学、多大范围内改进教学。
(1)心理限度:控制在儿童耐压能力的“阈限值”内
儿童心理承受能力是一定的课堂组织对课堂上的儿童所释放的信息在对方心理上表现出来的一种可以接受的状态。儿童认识能力、应激能力、耐压能力越强,心理承受能力也越强。
传统文化教学反例要符合儿童的道德认知能力,在外在形式上要让儿童可以接受,控制在儿童耐压能力的“阈限值”内,散发的信息与儿童的心理需求协调融合,正好达到三种能力的平衡点,从而产生一种和谐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识。因此教学反例的选择要更加契合儿童心理承受限度,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阈值”,选择契合儿童心理需求且与儿童认识能力、应激能力、耐压能力匹配的传统教学反例,让儿童内心真正产生道德需要。
(2)认知限度:与儿童原有观念的可辨别程度相吻合
道德认知即“道德再认”,是指由于当前的道德范例的刺激作用,主体通过再认旧有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范例,从而形成道德新知的过程[5]。因此可以通过道德推理和判断来提高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
水平。
教者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派生出不同的反例内容和反例组织形式,前提是这些反例与儿童原有观念系统的可辨别程度相吻合。反例作为课堂的刺激物,应充分考虑儿童认知结构的利用性、辨别性与稳定性的程度与限度,从而实现对反例辨认,从中获取稳定的、清晰的道德新知。我们不能随便呈现“反例”后,便进行认知上的道德审视,应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動形式对道德新知进行自身的内部调整,达成新旧知识的调和,实现儿童从“原有观念”到“应有认知”的转化与达成。
(3)情感限度:把握调和儿童道德情感释放的程度
儿童道德情感是基于一定的儿童道德认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一种生动的情绪体验。一旦儿童的情感得到调动,就会不顾一切理性的约束,进行完全肯定吸收或者全面否定排斥。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情感目标。传统文化教学反例要把握调和儿童道德情感释放的程度。在设计道德反例的时候,要基于鲜活的现实世界体现道德知识的主题形式,在价值性、有效性、可行性上把握分寸,在理智情感的指引下创设“情感场”,发展积极而适度的道德情感,重新审视与发现“传统反例”的道德观、价值观,从而达到内在情感移情,调节外在行为。
基于儿童心理机制的传统文化教学反例“度”的把握及运用策略让反例隐含着诸多的道德成分与价值,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去研究。通过“度”的把握让反例的“假丑恶”收获正例呈现的“真善美”,使个体在反例“度”的正确指引下获得社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明刚.教师如何立德树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4.
[2][3][4] 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41,61.
[5] 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44.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