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不良数学问题的特征、应用及教学逻辑
2021-03-25刘海龙徐辉傅海伦T
刘海龙 徐辉 傅海伦T
摘 要
在数学素养逐渐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与测评核心目标的背景下,辨析了结构不良数学问题的特征,给出了结构不良数学问题在近年高考全国卷的表现,并结合结构不良数学问题的素养测评效能评析,进而提出解决结构不良数学问题的教学策略和建议。在数学测评中合理设计运用结构不良问题,能够诱导出反映学生数学知能水平的关键行为表现,是数学教学和测评实现素养导向的可行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考 结构不良问题 问题解决模式 数学核心素养
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了“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在高中课程标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考考查的数学学科素养——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索和数学文化[1],完善了中学数学教育评价体系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在课程标准与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引下,高考命题以素养为导向[2],创新运用了多种新题型,结构不良问题是其中重要的一类[3]。
一、结构不良数学问题的特征
对于特定的学习者而言,结构良好问题与结构不良问题是属性相互对立的两类问题,前者是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解决问题的模式(算子)三者都清晰明确的问题,而后者则是上述三种要素至少有一个没有明确界定的问题[4]。
有关结构良好的问题,常见于我们的学科课程之中,例如求解一元二次方程x2-x-1=0。这个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解决问题的模式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都是明确的,学生只要掌握必需的知识,运用一定的操作程序即可求得正确的答案,问题解决过程和答案都是稳定的。而有关结构不良问题,常源于实际生活,而且学生在未来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多数是结构不良的,例如“病毒的传播机制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分析、微分方程、概率、统计等知识技能,在大量的医学和社会学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病毒传播的数学模型假设,在解释和运用模型过程中,评估所建构的模型对实际情况的估计和推断的准确性[5],并不断对模型进行调整,以求得到对未来病毒传播的更加准确的预判。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的特征见表1。
对于解决结构不良的数学问题,需要重构问题给出的信息,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表征和分析,探寻问题解决的路径,树立评价意识,要随时对解题路径的设计规划、解题操作、最终效果进行评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一名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者,也是一个问题解决的操作者。应用场景多元、思考方式多元、解决方法多元、结论多元、评价多元,决定了合理运用结构不良问题,对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模式的学习、认知与元认知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性才能的培养都是十分有利的。特别是在大规模数学考试中运用的结构不良问题,能发挥出许多结构良好问题所不具备的优势,更为深入地评价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判断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应对未来的生活和挑战的数学素养。
二、结构不良数学问题在高考全国卷中的应用
在数学考试测评中设计和运用的结构不良问题,首先,综合考虑考试与测量评价目标的要求。问题必须在课程标准、考试评价体系所确定的框架内设计开发,以测量评价学生数学能力为目的,在知识、技能、素养、价值观等各维度均有明确的测量目标,对于数学教学具有启示和导向的价值。其次,创设的问题需要贴近学生的社会认知,与学生的学科知能素养水平相符,能让多数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或部分完成试题,并可以通过考生的作答来判断和鉴别考生在数学知识、技能、素养上的差异。为使结构不良问题在数学考试中起到较好的测评效用,问题的规模不能太大,要控制问题发散的程度,可在问题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问题解决模式这三个要素中,局部加入不确定性,使问题呈现结构不良的属性,以满足在有限时间内实现对学生数学水平考查的要求。
1.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不明晰的结构不良数学问题
结构不良问题可以采取条件开放或结论开放的形式构建,为问题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呈现不确定性。例如,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第17题:
试题设计了三个开放性的可选择的条件,导致问题的结论同样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初步确定问题解决的方案,那就是先从问题已固化的条件出发,进一步挖掘信息,初步化归条件,然后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观察已知条件与待选条件之间是否存在有利的联结,进而解出三角形,或者判定三角形不存在。这种方案的选择大概率源于学生平日注重提升解题效率、尋求最优化的解题方法的训练,因为大多数学生潜意识里会认为,不同的条件可能会对应不同的计算难度和计算量,通过解出三角形得到有解的结论会要比判定三角形无解来说更为有利。
正弦、余弦定理的运用模式和化归,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首先,已固化的条件sinA= sinB是两个角的关系,而未固化的条件中则有两个边边关系、一个边角关系可选择,所以,通过运用正弦定理将两个角的关系转化为边边关系a= b,是学生容易想到的操作。得到这个关系后,最容易观察到的就是可以结合条件③c=b,得到a=c= b,从而初步判断此三角形是B=120°,A=C=30°的等腰三角形。而此后可以通过判断sinA≠ sinB与题设矛盾而得到三角形不存在的结论,也会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后续解三角形过程中发现方程无解,才得以证明三角形并不存在。实际上,问题结合条件③后,只给出了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的比例以及底角,假如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存在的话,将会是无数个相似的三角形,也并不能求出的c值。
当然,此问题的解决模式远远不止上述几种,但实际上各种模式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体现了不同学生的思维特征和习惯的差异,涉及的计算量和思维含量相近,不论选择什么路径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都是公平的。
这道典型的结构不良试题,立意于素养导向,立足于对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方程思想和化归思想的运用,实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统一。试题通过构造不明晰的问题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增强但又合理限制了试题的开放性,为学生的作答提供了充分的反应空间,体现了探究性和问题解决模式的自主建构,是传统的结构良好的问题较难实现的。考生不仅仅要解决问题,还要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路径,预设各种可能性并思考应对的方法,并随着问题解决的推进,时刻评估解题操作成功的可能性。
2.问题解决模式不明晰的结构不良数学问题
高考试题在创制时,问题的初始状态虽然以学生熟悉的内容为基础,但常立足于知识交汇,体现数学思维的创新。当知识的联结和解题模式超出学生既有的经验时,解决问题的操作模式就会变得模糊和不确定,需要学生创造性地建构解题路径,探寻解题的方法。例如,2020全国新课标I卷(理科)第12题:
若2a+log2a=4b+2log4b,则